目前進行DBS植入術的醫院都是依靠核磁共振和立體定向技術對患者進行電極植入這一關鍵環節,這兩個定位完成後,在電生理指導下進行盲穿,植入電極,但生理監測不允許電極中的血管分佈,但生理監測不允許血管分佈。在這種情況下,當電極被植入時,經過周圍的血管可能會有被刺穿的風險,這就是大家所說的顱內出血的術中風險之一。
該院依託生物工程醫學影像研究中心開發的最新技術--多模態融合手X規劃軟件(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這一前沿技術解決了DBS手術中電極植入路徑中無法瞭解腦表面和腦內血管分佈而導致的顱內出血問題。
這項技術是在高端核磁共振設備的基礎上,依靠其特殊的程序設計完成的特殊血管成像技術,重要的是這種成像可以整合到手術日定位核磁共振中,與手術定位系統融合。這意味著腦血管、靶核、電極通路都可以在術前定位軟件中顯示。如果常規計算的電極植入路徑圖在與腦血管圖融合後發現路徑中有血管,可以重新調整電極植入路徑,從而避免電極植入時不慎損傷血管,給出安全、準確的植入路徑。雖然高端MRI一般可以進行血管成像(MRA),但需要注射造影劑。然而,由生物工程醫學影像研究中心開發的特殊參數設計,可以實現三維血管成像。
帕金森病治療中心已經應用這項研究,儘可能地避免病人在手術中出現顱內出血的風險,同時也客觀地評估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經系統損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