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患者在面對創傷和隨之而來的手術處理時,其心態與成人不同,需要家長的科學指導和安撫。
我每天都與年輕的病人打交道,不同的孩子對侵入性手術的反應以及他們是否合作,與父母的心態和言傳身教有很大關係,這在急診醫學的特殊環境中表現得更為明顯。
以下是給 "不可能永遠不摔倒 "的寶寶的父母的幾點建議:
1、在處理緊急情況時,父母要保持冷靜,安撫孩子以緩解其緊張情緒,並向大孩子解釋發生了甚麼以及將採取甚麼措施以緩解其焦慮。
2.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家長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來取得孩子對手術處理的配合;
1)對於0-2歲的孩子:家長可以與醫生溝通,瞭解接下來的手術過程,並向孩子簡單解釋將做甚麼,以取得孩子的配合;在手術過程中
2)對於2-5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疼痛有恐懼感,對手術的必要性瞭解不深。因此,家長應允許醫生直接與孩子溝通,用 "兒童 "的語言進行解釋,以獲得孩子的信任。他們一般都很想知道要做甚麼,手術要花多長時間,這將減少他們的焦慮。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講一個故事或播放一個卡通視頻,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 對於6-11歲的兒童: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正在學習 "討價還價"。有必要讓他們瞭解手術的目的和程序。更值得注意的是,可以採用 "獎勵 "來誘導他們合作。雖然他們是較大的孩子,但不應該忽視手術期間必要的分心。在這個年齡段,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孩子對自己身體形象的認識,以及意外暴露部位開始出現疤痕,尤其是在被其他孩子取笑之後。父母應注意安撫和適當的啟蒙教育,留意孩子在學校的行為反應。
4) 對於12-18歲的患者: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比較理性,可以像成人一樣對待。然而,兒童可能對 "權威"(父母和醫生)有牴觸情緒,所以把他們當作成年人對待,並與他們達成 "協議",將更容易獲得他們的合作。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更關心隱私問題,沒有父母在場可能會更舒服。在這個年齡段,兒童可能會非常關注甚至是不明顯的疤痕,並可能出現負面情緒,如抑鬱症。父母應該配合醫生的預防性疤痕治療,如果可能的話,與孩子討論合理的遮蓋疤痕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