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去婦科就診時,有調經的,有求子的,有諮詢避孕的,都會有這樣一個經歷,就是醫生會建議你測基礎體溫。你會疑惑為甚麼目的不同卻都要測基礎體溫呢?
甚麼是基礎體溫?
基礎體溫(Basal Body Temperature, BBT)又稱靜息體溫,是指人經過6―8小時的睡眠以後,比如在早晨自然睡醒後,體溫尚未受到運動飲食或情緒變化影響時所測出的體溫。基礎體溫通常是人體一晝夜中的最低體溫。
人民衛生出版社的《生理學》中這樣描述基礎體溫:人體處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靜,不受肌肉活動、精神緊張、食物及環境溫度等因素影響時的狀態叫做“基礎狀態”,基礎狀態下的體溫,就叫做“基礎體溫”,通常在早晨起床前測定。女性的基礎體溫隨月經週期而變動,在卵泡期內體溫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後升高0.3-0.6℃。
怎樣測定基礎體溫呢?
1、置備一支體溫計,掌握讀表方法,務求精確。目前常用的女性基礎體溫計一般不使用含水銀的體溫計,大多數採用更安全的電子體溫計,使用測量精度為±0.05℃,分辨率為0.01的電子體溫計,準確的電子體溫計由液晶屏直接顯示測量結果,一目瞭然數字式反映所測溫度,更加靈敏而清晰,無需費力觀察水銀體溫計上細微的刻度,也保障了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2、每晚臨睡前將體溫計水銀柱甩至35℃以下,如果是電子體溫計則變成初始值,放在醒來後伸手可及的地方。
3、每天清晨醒後,立即將體溫計放在舌下5分鐘後拿出來讀數,並記錄在紙上。
4、測量體溫前嚴禁起床,大小便、進食、說話等。
5、應記錄有無影響基礎體溫的諸多因素,如感冒、失眠、飲酒、服藥、情緒等。遇有感冒、發熱、腹瀉、失眠、飲酒、使用電熱毯、飲酒過度、晚睡晚起等情況,往往容易影響基礎體溫的準確度,在測量後需同時注意要特別標記說明。
6、月經來潮時用xxxxx表示,同房日用O標示。
7、把測量結果記錄在基礎體溫表上,也可記錄在紙上,最好記錄在專門的基礎體溫管理工具,能更方便、直觀的查看基礎體溫曲線,一目瞭然的看出低溫期和高溫期。
8、測量基礎體溫的方法雖然簡單經濟,但要求嚴格,還需要長期堅持。一般需要連續測量3個以上月經週期才能說明問題。
基礎體溫的原理是甚麼呢?
正常育齡婦女基礎體溫與月經週期一樣,呈週期性變化,這種體溫變化與排卵有關。
女性月經週期以月經見紅第一天為週期的開始,週期的長短因人而異,約為21-35天不等,平均約為28天,其中又以排卵日為分隔,分為排卵前的卵泡期,與排卵後的黃體期。卵泡期長短不一定,但黃體期固定約為14天上下兩天。排卵後次日,因卵巢形成黃體,分泌孕激素會使體溫上升攝氏0.3℃-0.5℃左右,而使體溫呈現高低兩相變化。高溫期約持續12-16天(平均14天)。
1、若無懷孕,黃體萎縮停止分泌孕激素,體溫下降,回到基本線,月經來潮。
2、若是已經懷孕,因黃體受到胚胎分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支持,轉變為妊娠黃體,繼續分泌孕激素,體溫持續高溫。
3、若卵巢功能不良,沒有排卵也沒有黃體形成,體溫將持續低溫。
通過基礎體溫可以確定懷孕嗎?
基礎體溫通常會隨著排卵而升高,月經週期的前半期,體溫波動在36.3℃-36.5℃之間,排卵後轉入月經週期的後半期,體溫較前半期升高,波動在36.8℃-37.1℃之間,體溫上升表示已排卵,約持續兩個禮拜的高溫期後,體溫再度降低,然後又輪到每月一次的經期。如果懷孕了,基礎體溫就不會下降,而持續在高溫狀態,體溫持續高溫是因為懷孕後卵巢分泌的荷爾蒙量增加之故。但本身卵巢功能不良的婦女或感冒引起發燒則會影響基礎體溫曲線,所以準確度並非百分之百。
基礎體溫的作用是甚麼呢?
1、判斷是否排卵指導避孕一般卵泡期基礎體溫在36.3℃-36.5℃之間,黃體期上升0.3-0.5℃以上,因而出現雙相表現,表示有排卵,若單相型無後期升高的體溫曲線,提示無排卵,其準確率為70%-80%。
基礎體溫也大略可以看出排出卵子的質量優劣程度。如果基礎體溫高溫期較長,可以持續13-14天,那麼就表示卵子的質量不錯。
2、診斷早孕和判斷孕早期安危如果持續兩週以上較高的基礎體溫,就要考慮去醫院檢查一下,因為你有可能是懷孕了。若≥20日可確定為早孕。在孕早期基礎體溫曲線漸漸下降,表示黃體功能不足或胎盤功能不良,有流產傾向。
3、 觀察黃體功能排卵後基礎體溫應立即上升,且持續在高水平≥11日。若BBT呈階梯形上升,曲線需3日後才達高水平或基礎體溫穩定上升<11日,可診斷為黃體功能不足。
4、 提示其他病變經期基礎體溫不降低,可能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或早期亞臨床流產,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灶出血後會產生吸收熱,使基礎體溫仍然處於高溫水平。原發閉經患者BBT呈雙相型時,應考慮子宮性閉經,如先天性無子宮或生殖道結核使子宮內膜破壞等。
5、 推算適宜的內膜活檢時間週期不規則的患者,要了解子宮內膜有無分泌反應和黃體的功能,應在基礎體溫上升後估計下次月經來潮前2-3日作內膜活檢。
為甚麼要測基礎體溫?
發布於 2023-01-03 00:35
為甚麼要測基礎體溫?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