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病人的死亡可分早期和晚期兩類。早期死亡發生於傷後1-2周內,多見於頸髓損傷,死亡原因為持續高熱、低溫、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等。晚期死亡則發生於數月或數年之後,多由褥瘡、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營養衰竭等引起,頸髓、胸腰髓損傷均可發生晚期死亡。早期和晚期死亡並無一定界限,絕大多數脊髓損傷病人死亡於併發症。但如能給以防治,又能給以良好的康復治療,則病人非但可以長期存活,並能坐、立、行,甚至參加工作,可見防治併發症的重要性。
1、呼吸衰竭與呼吸道感染
這是頸脊髓損傷的嚴重併發症,人體有胸式呼吸與腹式呼吸兩組肌肉,胸式呼吸由肋間神經支配的肋間肌管理,而腹式呼吸則來自膈肌的收縮。膈神經由頸3、4、5組成,頸4是主要的成分,頸脊髓損傷後,肋間肌完全麻痺,因此傷者能否生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腹式呼吸是否倖存。頸1、2的損傷往往是傷者在現場即已死亡。頸3、4的損傷由於影響到膈神經的中樞,也常於早期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即使是頸4-5以下的損傷,也會因傷後脊髓水腫的蔓延,波及中樞而產生呼吸功能障礙,只有下頸椎損傷才能保住腹式呼吸。由於呼吸肌力量不足。呼吸非常費力,使呼吸道的阻力相應增加,呼吸道的分泌物不易排出,久臥者容易產生墜積性肺炎,一般在一週內便可發生呼吸道感染,吸菸者更是提前發生,其結果是傷者因呼吸道感染難以控制或痰液堵塞氣管因窒息而死亡。在20世紀50年代,頸椎髓損傷死亡率幾乎達到100%,隨著對呼吸生理認識的進展和呼吸機的不斷革新,使生存率逐漸提高。
氣管切開可以減少呼吸道死腔,及時呼出呼吸道內分泌物,安裝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還可以經氣管給以藥物;然而氣管切開後為護理構成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何時作氣管切開最時宜尚未定論,一般認為下列病員應作氣管切開;
(1)上頸椎損傷:
(2)出現呼吸衰竭者:
(3)呼吸道感染痰液不易咳出者:
(4)已有窒息者。 選用合適的抗生素與定期翻身拍背有助於控制肺部感染。
2、褥瘡及其治療:褥瘡是截癱病人的常見併發症,最常發生的部位有骶椎、脊柱棘突、肩胛骨、大轉子、跟後、腓骨頭等處。褥瘡嚴重者可深達骨部,引起骨髓炎,面積較大、壞死較深的褥瘡,可使患者丟失大量蛋白質,造成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癥,還可繼發感染引起高燒。
3、脊髓損傷患者的排便障礙
當脊髓受到損傷而發生截癱時,肛門外括約肌的隨意控制及直腸的排便反射均消失,腸蠕動減慢,直腸平滑肌鬆弛,故糞便瀦留,日久因水分被吸收而成糞塊,稱為便秘;若有腹瀉,則表現為大便失禁。截癱病人以便秘最為常見。便秘時,由於毒索被吸收,病人可有腹脹、食慾不振、消化功能減退等症狀。
4、痙攣:痙攣是由損傷脊髓的運端失去中樞指揮而前角細腦與肌肉之間卻保持完整的聯繫所致,損傷平面以下反射弧高度興奮,脊髓基本反射(包括牽張反射、屈肌反射、血壓反射、膀胱反射、排便反射、陰莖勃起反射)亢進。。脊髓損傷患者經過休克期,於傷後1-2個月逐漸出現痙攣,而於傷後3-4個月達到中等程度的痙攣。嚴重的痙攣狀態常提示損傷平面以下軀體存在病損,如尿路感染、結石、肛周膿腫、肛裂、褥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