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23 17:52

  一、概述

  脊柱脊髓損傷是骨科或脊柱外科常見病,多由於車禍、高處墜落、工傷、體育活動等造成脊柱骨折甚至脫位,不僅破壞脊柱穩定性,而且可能壓迫脊髓,造成神經損傷。脊柱脊髓損傷多傷情嚴重複雜,常合併胸、腹及盆腔臟器傷,處理上難度大,常出現嚴重的的併發症,不僅可危及生命,且常出現截癱,預後差。近年隨著老齡化,輕微外傷導致的骨質疏鬆性脊柱壓縮骨折也越來越受重視,該類損傷通常預後好,但需同時積極治療骨質疏鬆症。

  二、臨床表現

  1、脊柱骨折

  (1)有嚴重外傷史,如高空墜落,重物打擊頭頸、肩背部,塌方事故、交通事故等。若為老年骨質疏鬆性脊柱壓縮骨折則一般外傷輕微,有時甚至無明顯外傷史。

  (2)患者受傷局部疼痛,活動障礙,不能站立,翻身困難。骨折局部有壓痛或扣擊痛,有時可見局部腫脹、皮下淤血、後突畸形。

  (3)需注意有無合併胸、腹及盆腔臟器傷,多發傷易出現休克,危及生命。單純胸腰椎骨折也可引起腹脹、腹痛等症狀,需與腹腔臟器損傷相鑑別。

  2、合併脊髓損傷

  (1)脊髓休克期:在脊髓受到創傷時可發生感覺、運動、反射和自主神經功能的暫時性抑制,稱為脊髓休克。脊髓休克期間表現為受傷平面以下出現弛緩性癱瘓,有感覺喪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控制。2~4周後可演變成痙攣性癱瘓,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並出現病理徵。

  (2)脊髓休克期後表現:

  ①脊髓完全性損傷,損傷平面以下完全癱瘓,深淺感覺完全喪失,肌力0級。

  ②脊髓不全性損傷,表現為不完全性感覺和運動功能障礙。

  (3)遲發性脊髓損傷:傷後早期無神經症狀,經過幾個月或幾年,逐漸出現脊髓受累,甚至癱瘓。遲發性損傷原因很多,常見為椎間盤突出造成脊髓受壓,脊柱不穩、成角、移位致脊髓磨損,脊柱骨折後過多骨痂向椎管內生長壓迫脊髓等。

  三、檢查診斷

  1、神經系統檢查

  神經系統檢查應注意區別脊髓休克、脊髓不全損傷與脊髓完全性損傷。對馬尾神經損傷者,應注意檢查會陰部感覺和肛門反射。

  2、拍片檢查

  除常規脊柱正側位X片外,應再行CT檢查,這有利於判定移位骨折塊侵犯椎管程度和發現突入椎管的骨塊或椎間盤。如條件允許最好作MRI檢查,對判定脊髓損傷狀況極有價值,它可顯示脊髓損傷早期的水腫、出血,並可顯示脊髓損傷各種病理變化。

  3、誘發電位檢查

  脊髓損傷者有條件時應行誘發電位檢查,對判定脊髓損傷程度有一定幫助。

  四、治療

  1、急救和搬運

  急救和搬運不當可使脊髓損傷加重。不能用軟擔架,要用木板搬運,要使骨盆、肢體整體軸性滾動移至木板上。防止軀幹扭轉或屈曲,禁用樓抱或一人抬頭,一人抬腿的方法。對頸椎損傷者,要托住頭部並沿縱軸略加牽引與軀幹一致滾動。搬動中要觀察呼吸道有否阻塞並及時排除,檢查呼吸、心率和血壓等變化,如有異常需及時處理。

  2、一般治療原則

  (1)對於不伴神經損傷的脊柱穩定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療,外用矯形支具固定4~8周,然後進行康復訓練。

  (2)對於不穩定的脊柱骨折脫位,尤其是伴有神經損傷時,以有利於脊髓損傷恢復和防治併發症為著眼點,多采用手術治療。

  (3)脊髓損傷治療原則:

  ①有脊髓受壓者應通過手術解除壓迫;

  ②有脊髓休克而無壓迫徵象者以非手術療法為主,密切觀察;

  ③脊髓完全性橫斷傷不宜行減壓術,但對不穩定骨折可行內固定術,以利護理;

  ④損傷早期可行藥物治療,可用甲基強的松龍、地塞米松、速尿、甘露醇、神經節苷脂等;

  ⑤預防各種併發症,特別注意預防呼吸道和尿道感染、褥瘡及深靜脈血栓形成;

  ⑥頸髓損傷者應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行氣管切開;

  ⑦高壓氧治療,全身支持療法。

  3、手術治療

  (1)手術治療原則:儘量恢復損傷脊髓功能,增加可逆脊髓損傷的恢復;重建脊柱穩定性,為神經恢復提供理想環境,阻止損傷進行性加重;預防併發症,降低病死率。

  (2)後路手術:後路手術在胸腰椎相對前路創傷小、出血少、操作容易,早期後路器械固定復位,可間接椎管減壓。現在後路短節段固定技術已相當成熟,而對於輕中度不穩定骨折,經傷椎單節段固定也取得了滿意療效,其對鄰近節段影響小、更符合微創理念。隨著後路椎弓根側前方減壓方法的不斷改進,減壓效果有了明顯提高,同時行後外側甚至經椎間孔的椎間融合,後路減壓植骨融合與前路減壓植骨融合的臨床效果已無顯著差異。因此,只要適應證選擇恰當,後路減壓內固定仍不失為胸腰椎骨折手術的首選方法。

  (3)前路手術:前路手術優點是可在直視下充分進行椎管前側減壓,同時矯正畸形和固定融合,但胸腰椎前路手術創傷大、出血多,因此,必須嚴格掌握胸腰椎前路手術的適應證。目前認為前路手術適應證為:脊髓損傷後有前脊髓損傷綜合徵者;後路手術後,前方致壓物仍殘存受壓者;前方致壓的不全癱患者。

  (4)前後路手術入路選擇:在前後路選擇上胸腰段骨折手術的爭議更為突出。總體來說,不完全神經功能損傷且影像學檢查證實壓迫來自椎管前方者,通常需要前路減壓;有後方韌帶複合體破壞者,通常需要後路手術;兩種損傷均存在者通常需要前後路聯合。

  (5)椎體成形術:隨著微創手術的發展,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PVP)和經皮穿刺球囊擴張椎體後凸成形術(PKP)被廣泛應用於臨床,用來治療具有疼痛症狀的原發或繼發性的骨質疏鬆性脊柱壓縮骨折。該手術療效顯著的同時應注意防止骨水泥滲漏等併發症。

  五、康復

  早期正確的指導和幫助截癱患者進行功能訓練,進行心理康復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增強克服困難的意志鍛鍊,使之儘快地適應出院後生活及工作。內容包括:終身健康自我管理,如尿路管理、防止合併症的管理;功能訓練,包括生活自理;職業訓練,使之能自食其力,對社會作出貢獻等。

脊柱脊髓損傷是甚麼?相關文章
(一)急救和搬運脊柱脊髓傷有時合併嚴重的顱腦損傷、胸部或腹部臟器損傷、四肢血管傷、危及傷員生命安全時應首先搶救,疑有脊柱骨折者,應使病人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線,切忌使脊柱作過伸,過屈的搬運動作,應使脊柱在無旋轉外力的情況下,三人用手同時平抬平放至木板上,人少時可用滾動法,對頸椎損傷的病人要有專人扶託下頜和枕骨,沿縱軸略加牽引力,使頸部保持中立位。人置木板上後用砂袋或摺好的衣物放在頭頸的兩側,防止頭
發布於 2022-10-20 23:54
0評論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脊柱脊髓損傷的治療有了很大的進展,雖在某些方法達成了一定的共識,比如早期應用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1],但目前仍存在有爭議且臨床中亟待解決的諸多問題。比如脊柱脊髓損傷是保守還是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是早期手術還是延期手術?手術入路是選擇前路還是後路?另外,臨床上細胞移植已應用於脊髓損傷的治療,顯示了一定的效果,但運動功能恢復幾乎為零。針對這些結果,研究者對細胞移植有何新的思路?
發布於 2022-12-02 09:46
0評論
胸腰段脊柱脊髓損傷的損傷基本概念胸腰段脊柱一般指胸11-12至腰1-2脊柱,該節段脊柱脊髓損傷稱為胸腰段脊柱脊髓損傷。一、胸腰段脊柱解剖特點1、活動度相對較小。相反,腰椎有較好的活動性,活動範圍大,且可作屈伸、側屈、旋轉運動。2、胸腰段脊柱是較固定的胸椎向較活動的腰椎的轉換點,是胸椎後突向腰椎前突的轉換點,同是也是胸椎的關節突關節面向腰椎的關節突關節面的轉換之處。實驗研究表明,關節突關節而由冠狀
發布於 2023-01-10 17:41
0評論
1、脊髓損傷的基本處理原則是搶救患者生命,預防及減少脊髓功能喪失,預防及治療併發症。2、脊髓損傷的殘疾預防是指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脊髓損傷的發生。在搶救患者生命的同時早期採取急救措施、制動固定、藥物治療和正確的選擇外科手術適應證,開展早期康復,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的殘存功能。3、在脊髓損傷造成脊髓功能障礙後,應用全面康復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的殘存功能,採用和學習使用輔助用具,並適當改造外部條件
發布於 2023-01-16 20:01
0評論
病史:患者24歲,男性,5年前由10米高處跌落,造成腰1處脊髓損傷,曾行內固定減壓術。目前:臍上3指以下淺感覺減退,腳底深感覺減退,皮溫下降,腳底可見2cm黑色潰瘍,小腿外側見多處瘀斑;運動:用單拐行走,雙踝關節活動嚴重不足,腓腸肌和脛前肌肌力1級;膀胱功能:排尿終末期淋漓不盡感,尿瀦留約15ml;大便不規律,每週3次;性功能嚴重減退。診斷:脊髓損傷後遺症;深淺功能障礙;輕度尿瀦留;性功能呢障礙
發布於 2023-02-27 04:16
0評論
相關事實(結合國內外報道):發生率40/百萬;我國現有病人150多萬,每年新增約5萬;車禍和墜落傷是主要致傷原因。約60%的脊柱創傷伴有脊髓損傷,頸椎損傷佔總數3/4,多數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由於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脊髓損傷被稱為災難性的創傷,它給傷員留下不同程度的殘疾,從而影響今後的健康,生活和社會活動等方面。因此,脊柱脊髓損傷的早期醫療需求是多層次、多學科的,我們的對策
發布於 2022-12-14 04:46
0評論
一、概述脊柱脊髓損傷是骨科或脊柱外科常見病,多由於車禍、高處墜落、工傷、體育活動等造成脊柱骨折甚至脫位,不僅破壞脊柱穩定性,而且可能壓迫脊髓,造成神經損傷。脊柱脊髓損傷多傷情嚴重複雜,常合併胸、腹及盆腔臟器傷,處理上難度大,常出現嚴重的的併發症,不僅可危及生命,且常出現截癱,預後差。近年隨著老齡化,輕微外傷導致的骨質疏鬆性脊柱壓縮骨折也越來越受重視,該類損傷通常預後好,但需同時積極治療骨質疏鬆症
發布於 2023-01-27 14:47
0評論
1、脊髓震盪損傷後短暫的功能障礙,表現為弛緩性癱瘓,損傷平面以下的感覺、運動、反射及括約肌功能喪失,數分鐘、數小時或稍長時間逐漸恢復,直至完全恢復,一般不留後遺症。2、脊髓挫傷和脊髓受壓臨床最常見。傷後出現損傷平面以下的感覺、運動、反射及括約肌功能部分或完全喪失,可以是單側,也可是雙側,雙側多在同一平面。其預後決定於脊髓損傷的程度、受壓解除的時間。一般2~4周後逐漸演變為痙攣性癱瘓,肌張力增高、
發布於 2022-12-21 23:25
0評論
1、飲食和藥物療法:食譜中多含水、蔬菜和水果等,可口服緩瀉劑及大便軟化劑。鎮痛藥和鹼性藥物會抑制胃腸蠕動,應儘量避免使用。2、灌腸:可用肥皂水或生理鹽水灌腸。3、針灸或刺激扳機點:如捶擊尾骶部。4、手掏法:用戴手套的手指伸入肛門,掏出硬結大便。此法對尾骶部之有褥瘡者更適用,因為它可避免大便汙染傷口。5、訓練排便反射:對損傷已2、3個月的晚期截癱病人應該每天讓病人坐立,增加腹壓,定時給以適當刺激,
發布於 2023-01-03 13:01
0評論
脊髓損傷是一種神經中樞受損產生肢體和內臟功能障礙疾病,因神經生長與對位困難,很難獲得肢體和內臟功能全面康復,在急性期採用各種應急藥物、手術和中藥等方法治療後,神經生長與瘢痕阻礙是兩大難題。採用中藥內服,針灸與電針局部是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長期來為廣大患者接受,而結合現代神經趨陰極生長和抗組織瘢痕生長理倫,提出督脈針灸方法得到中西臨床醫生和患者的接受。內服和外敷的中藥採用益氣活血,通絡化痰,健脾補
發布於 2023-01-18 00: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