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10 17:41

  胸腰段脊柱脊髓損傷的損傷基本概念

  胸腰段脊柱一般指胸11-12至腰1-2 脊柱,該節段脊柱脊髓損傷稱為胸腰段脊柱脊髓損傷。

  一、胸腰段脊柱解剖特點

  1、活動度相對較小。相反,腰椎有較好的活動性,活動範圍大,且可作屈伸、側屈、旋轉運動。

  2、胸腰段脊柱是較固定的胸椎向較活動的腰椎的轉換點,是胸椎後突向腰椎前突的轉換點,同是也是胸椎的關節突關節面向腰椎的關節突關節面的轉換之處。實驗研究表明,關節突關節而由冠狀面轉為矢狀面處容易遭受旋轉負荷的破壞,因此胸腰段在胸椎、腰椎損傷中發病率最高。

  3、胸腰段椎管與脊髓的有效間隙相對狹窄,胸腰段損傷後容易造成脊髓壓迫。

  4、胸腰段是脊髓和馬尾神經的混合部位,即使脊髓完全損傷無恢復,但神經根損傷仍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復。

  二、胸腰段損傷的致傷因素

  胸腰段椎損傷是常見的脊柱損傷,其原因很多,主要有:

  1、絕大多數是間接暴力所致。高處墜落,足臀部著地,使軀幹猛烈前屈,產生屈曲型暴力,亦可因彎腰工作時重物打擊背、肩部,同樣產生胸腰椎突然屈曲,所以屈曲型損傷最為常見。亦有少數為伸直型損傷,病者自高空落下,中途背部因某阻擋物而使脊柱過伸,是為伸直型損傷,但極為少見。

  2、直接暴力所致的胸腰椎損傷很少,如工傷或交通事故中直接撞傷胸腰部,或因槍彈傷等。

  3、肌肉拉力,如橫突骨折或棘突撕脫性骨折,系因肌肉突然收縮所致。

  4、病理性骨折,即脊髓原有腫瘤或其他骨病,其堅固性減弱,輕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

  三、胸腰段脊柱脊髓損傷的分類

  胸腰段脊柱是人體的中樞支柱,胸腰椎交界處活動較多,是最易被損傷的部位。維持其穩定性是首要的,沒有穩定性就無脊柱的正常功能,因此,在胸腰椎損傷以後,必需考慮的問題是否能夠維持其穩定性,從而為選擇合理而有效的治療提供根據。

  胸腰段脊柱脊髓損傷的分類方法文獻報道很多,其目的均是為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估計其預後,因此任何分類方法均應根據包括臨床、病理和損傷機制,可以說目前分類方法雖多,但均尚不夠完善。

  四、無神經損傷的不穩定性骨折的治療

  不穩定性骨折是指該節段的穩定因素造成嚴重破壞,如不經過完善固定,即有移位傾向,有可能加重脊柱畸形或造成繼發性脊髓和馬尾神經損害。但是,根據文獻報道不穩定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損傷的治療方法仍有不同。

  (一)保守方法

  採用體位復位,用支架或石膏背心固定。優點是可以避免手術痛苦,但缺點是治療時間長,石膏背心必需固定3-4月,復位不一定滿意,仍可能殘留脊柱畸形,而且可能致脊髓、馬尾神經損害。

  (二)手術治療

  1953年Holdsworth提出,對所有不穩定性骨折應採取早期切開復位,棘突鋼板內固定,及早恢復其正常生理結構,預防脊髓與馬尾神經損傷或脊柱畸形,也利於護理和預防各種併發症,一般臥位3月即可開始康復治療。1974年Lewis治療不穩定性胸腰椎骨折合併截癱,發現保守治療和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兩組的神經恢復並無明顯差別,僅見保守治療組晚期背痛的發病率較高。1980年Davis總結保守治療胸腰段脊柱骨折合併神經損傷的療效,發現閉合復位日後脊柱畸形雖有加重,但並不加重神經損傷,與切開復位相比具有無手術併發症及手術危險的優點,但住院期較長。近年來,多數學者主張採用堅強內固定,保證脊柱具有足夠的穩定性,以滿足早起床活動要求,便於神經功能的早期恢復,同時減少併發症。Denis主張對無神經損傷的爆裂骨折作預防性內固定和融合手術,以防所謂的“晚期不穩定”所致繼發性脊髓和馬尾神經損傷以及脊柱畸形帶來一系列症候群,他認為手術有明顯的優越性。隨著科學的發展,內固定技術和內固定器械有了明顯的改進,多數學者和醫師認為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不穩定性胸腰椎骨折是合理的有效方法。

  五、併發脊髓和馬尾神經損傷的治療

  胸腰段骨折脫位合併脊髓和馬尾神經損傷的患者其神經功能能否能恢復除與當時受傷程度有關,還與受累的脊髓和馬尾神經被移位骨片和脫出的椎間盤所致的持續壓迫有關,如若其壓迫不解除也同樣影響神經功能恢復。因此,應早期復位與固定,以免脊髓繼發損傷。

  (一)非手術療法

  一般來說脊柱外傷所致的脊髓和馬尾神經損傷多因脊柱骨折脫位。但也有一少部分脊髓損傷攝X線片時見不到骨折和脫位的徵象,稱之為無骨折脫位型脊髓損傷。多發生於年齡較小的的兒童患者。因為兒童脊柱彈性大,過度的牽引可導致脊髓斷裂,而無脊柱骨折脫位。對此型損傷給予保守治療,不需減壓,避免進一步損傷脊柱的穩定性和脊髓功能。保守療法包括臥硬板床休息,大劑量激素(甲基強的松龍)衝擊療法,脫水,高壓氧治療等,防止或減輕脊髓的繼發性損傷。對胸腰段椎體有明顯骨折脫位者,曾經有學者用姿勢性治療或在全身麻醉下強行下肢牽引復位,此法有加重脊髓神經損傷的危險,復位費時、費力、無效,有較高的失敗率和畸形率,現已淘汰。近年來,隨著外科技術和材料科學的發展,目前多數學者主張早期手術治療,用堅強內固定維持脊柱穩定,使患者儘早起床活動,同時還輔以其他的綜合治療,這樣既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更重要的是有利於患者的全身和神經功能恢復。

  (二)手術治療

  有了CT技術的應用發展,使脊柱脊髓損傷的診斷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近20餘年來隨著脊柱外科治療技術的進展,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損傷的外科手術治療再次引起重視,早期選擇正確的外科手術治療可以達到解剖復位,恢復椎管的正常容積,重建脊柱的生理解剖結構和穩定性,促進脊髓功能的恢復。

  手術治療目的:

  (1)通過手術摘除壓迫脊髓、圓錐與馬尾神經的骨折片、脫出椎間盤或血塊。以減輕或阻止脊髓和馬尾神經的繼發性損害;

  (2)清除毒性代謝產物;

  (3)探查脊髓,鬆解粘連,促使神經功能的恢復;

  (4)重建脊柱的穩定性;

  (5)預防各種併發症。

  手術治療指徵:

  (1)急性胸腰段脊柱損傷伴有不完全性脊髓損傷者;

  (2)保守治療截癱症狀未恢復,反而逐漸加重者;

  (3)CT或MRI顯示椎體骨折片突入椎管內,椎間盤突出物致壓,或凹陷性椎板骨折者;

  (4)小關節突交鎖者;

  (5)X線片顯示椎管內有骨折片或異物者;

  (6)開放性脊柱脊髓損傷;

  (7)各型不穩定性新鮮或陳舊性脊柱骨折。

  手術入路的選擇:胸腰段脊柱損傷合併脊髓損傷所致截癱目前尚無有效措施。充分減壓,維持脊柱的穩定仍是良好的治療方法,但手術入路的選擇各學者觀點不一致。多數學者認為,對手術入路的選擇,應根據胸腰段脊柱損傷的類型、節段、致壓物的方向而定。前路減壓,側前方減壓,椎板減壓均各有其可取與不足之處。難以用一種徑路解決各項病變。從CT、MRI影像的橫切面看,脊髓靠近硬脊膜前方。胸腰段脊柱損傷無論是壓縮骨折或脫位,使脊髓受壓多數來自椎管的前方,臨床治療應強調前方或側前方減壓。若壓迫來自脊髓背側,需做椎板減壓。近20年來對截癱治療最大的進展是開展前方或側前方減壓術。無論經前路或後路切除椎體後緣的移位骨折都要細心。應根據自身的經驗與條件分別選用前路、前外側入路、後路手術。總的原則是不致加重脊髓損傷的前提下達到硬膜囊的減壓。

如何診斷和治療胸腰椎的脊髓損傷相關文章
概述 胸腰椎損傷由於解剖結構上的改變,T11、T12前面無胸骨柄,兩側為遊離肋,穩定性也較其它胸椎差;而胸椎是後凸彎曲,腰椎是前凸彎曲,這樣易使脊柱的受力下傳。一般來說,T12~L2骨折佔脊柱骨折的60%,T11~L4骨折佔脊柱骨折的90%。所以,通常所說胸腰椎骨折,指的就是T11~L4骨折。那麼在生活中胸腰椎損傷怎麼引起的? 步驟/方法: 1、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胸腰椎交界區是骨受力集中之
發布於 2022-10-26 06:39
0評論
病史:患者24歲,男性,5年前由10米高處跌落,造成腰1處脊髓損傷,曾行內固定減壓術。目前:臍上3指以下淺感覺減退,腳底深感覺減退,皮溫下降,腳底可見2cm黑色潰瘍,小腿外側見多處瘀斑;運動:用單拐行走,雙踝關節活動嚴重不足,腓腸肌和脛前肌肌力1級;膀胱功能:排尿終末期淋漓不盡感,尿瀦留約15ml;大便不規律,每週3次;性功能嚴重減退。診斷:脊髓損傷後遺症;深淺功能障礙;輕度尿瀦留;性功能呢障礙
發布於 2023-02-27 04:16
0評論
【研究十二指腸損傷因素,提高其診斷和治療水平。方法 回顧性總結1968年3月~2007年9月年收治的十二指腸損傷28例,對受傷因素、診斷和治療進行分析。結果 閉合型損傷佔78.6%,開放型損傷21.4%,合併傷25例;受傷部位以第二段為多佔46.4%,第三段次之佔21.4%;合併傷89.3%;手術後併發症發生率為28.6%,死亡率為3.6%,治癒率96.4%。結論 十二指腸損傷在我國以閉合性損傷
發布於 2023-03-08 02:46
0評論
迄今為止,脊髓損傷仍然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尤其對於完全性脊髓損傷的病人,世界各國的脊柱外科、神經外科醫生仍然束手無策。脊髓損傷可導致肢體殘疾、大小便失禁,而脊髓損傷後產生的一系列併發症則有可能直接危及生命,需要特別重視,並積極處理。除了專業醫護人員,作為患者本人及其家屬,也應該對這些併發症有一些大致瞭解,畢竟,絕大多數患者的護理和康復都在自己家裡進行。
發布於 2023-02-19 02:41
0評論
患者XXX,女,33歲,主因“墜樓致雙下肢運動、感覺及大小便功能障礙7月餘”入院。入院主要診斷:L1椎體骨折術後脊髓損傷(不完全性)。主要障礙:1、AIS:D級,運動不完全性脊髓損傷2、運動平面R/L:L1/L1,運動評分左側45分,右側31分3、雙下肢肌力下降,右側為著:髖屈肌R/L:2/3;膝伸肌R/L:1/4;膝屈肌R/L:1/3;踝背屈肌R/L:1/5;拇長伸肌R/L:1/4;踝蹠屈肌R
發布於 2023-01-04 05:01
0評論
據naturebiotechnology2000;930-931,964-969載: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caseyd.morrow博士報道,他們在改造有毒的脊髓灰質炎病毒,並利用它對脊髓損傷和多發性硬化等疾病進行基因治療方面前進了一步。 基因治療通常利用去毒的病毒將基因遞送到細胞中,但是一個主要障礙是需要研究一條途徑,將基因遞送到靶細胞中,而避免病毒把基因擴散到機體其他細胞。 脊髓損傷的基因治療中
發布於 2024-01-01 09:26
0評論
相關事實(結合國內外報道):發生率40/百萬;我國現有病人150多萬,每年新增約5萬;車禍和墜落傷是主要致傷原因。約60%的脊柱創傷伴有脊髓損傷,頸椎損傷佔總數3/4,多數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由於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脊髓損傷被稱為災難性的創傷,它給傷員留下不同程度的殘疾,從而影響今後的健康,生活和社會活動等方面。因此,脊柱脊髓損傷的早期醫療需求是多層次、多學科的,我們的對策
發布於 2022-12-14 04:46
0評論
隨著脊柱病研究的發展及影像學的進步,尤其是MRI的普及,使臨床上脊柱病的診斷越來越清晰,同時也出現越來越多的混亂和爭論。尤其是椎間盤突出的診斷。現參考相關文獻,做一簡單概述。1、概念胸腰椎椎間盤突出胸腰段包括下胸段T11、T12和上腰段L1、L2節段,是胸椎後凸向腰椎前凸轉換的部位,亦是容易受傷的部位。胸腰段椎管內神經結構包括圓錐上腰髓、圓錐、馬尾以及神經根。90%的人脊髓終止於L1椎體或L1/
發布於 2023-03-12 07:11
0評論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是脊髓損傷後的一種併發症,主要表現是在原有症狀的基礎上又逐漸產生了受累節段的分離性感覺障礙、長束傳導功能障礙、下運動神經元障礙和營養障礙。一、臨床表現分離性感覺障礙主要表現在軀體的痛、溫覺減退或缺失,最初可為單側的痛、溫覺減退,若累及前連合則可有雙側手部、臂部尺側或頸、胸部的痛、溫覺喪失,但觸覺及深感覺存在。運動障礙主要表現為肌力下降和肌肉萎縮,伴有上肢深
發布於 2022-12-14 02:51
0評論
腰椎軟組織的慢性損傷是臨床上常見的疾患之一,多見於兩種情況,一為急性損傷後未進行正規治療,以致病情遷延,成為慢性病變;第二種情況則屬於慢性勞損性腰椎軟組織損傷,又稱為慢性勞損性腰背痛,多見於潮溼寒冷條件下工作者。1、急性腰背部扭傷後遺症腰部急性扭傷十分多見,經過治療後多數患者雖可痊癒,但仍有部分病例由於早期治療失誤,未獲得滿意的制動與固定,受損的腰背肌長時間處於被牽拉狀態;或是由於腰背部的頻繁活
發布於 2023-02-19 08:4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