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01 07:34

鉅細胞動脈炎:

鉅細胞動脈炎(GCA或顳動脈炎或顱動脈炎),或稱霍頓氏病,是一種血管炎症性疾病,最常累及頭部大動脈、中動脈。頸外動脈分支更經常受累。它是脈管炎的一種形式。

這個名字(鉅細胞動脈炎)反映了所涉及的炎症細胞的類型,顯然是在活檢中看到的。

由於顳部動脈經常受累,"鉅細胞動脈炎 "和 "顳部動脈炎 "這兩個詞有時可以互換使用。它也可以累及其他大血管(如主動脈 "鉅細胞主動脈炎")。顳動脈鉅細胞動脈炎被稱為顳動脈炎,也被稱為 "顱內動脈炎 "和 "霍頓氏病"。

體徵:

它在女性中更為常見,女性與男性的比例為2:1,白人比黑人更為常見。平均發病年齡為55歲,55歲以下者罕見。

患者表現為。

雜音;發熱;頭痛;頭皮觸痛和敏感;下頜跛行(咀嚼時下頜疼痛);舌頭跛行(咀嚼時舌頭疼痛)和壞死;視力下降(視力模糊)。急性視力下降(突然失明);複視(重影);急性耳鳴(耳鳴);風溼性多發性肌痛(50%)炎症會影響眼睛的血液供應,可能出現視力模糊,或突然失明。76%涉及眼睛的病例常常涉及眼動脈,引起動脈炎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可能非常突然地發生雙眼視力喪失,使這種疾病成為內部醫療緊急情況。

相關疾病本病可與風溼性多發性肌痛並存(1/4例),風溼性多發性肌痛的特點是突然發生的肌肉(骨盆、肩)疼痛和僵硬,見於老年人。鉅細胞動脈炎和風溼性多發性肌痛是如此密切相關,以至於它們常常被認為是同一疾病過程的不同表現。與顳動脈炎相關的其他疾病是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和嚴重感染。

診斷性體格檢查:

觸診頭部顯示明顯的顳動脈搏動,有或沒有。

1、顳部可能有觸痛。

2.全身可發現脈搏減少(動脈搏動)。

3.眼底檢查時可發現缺血的證據。

實驗室檢查:

肝功能、肝功能檢查和ALP鹼性磷酸酶特別是矛盾性升高。

1、紅細胞沉降率,炎症的標誌物,> 60毫米/小時(正常1-40毫米/小時)。

2.C-反應蛋白,另一個炎症的標誌物,通常也是升高的。

3.血小板也可能升高 活檢 診斷顳部動脈炎的金標準是活檢,即切除一小部分血管,在顯微鏡下尋找浸潤組織的鉅細胞。因為受影響的血管呈斑塊狀,所以血管上有可能存在未受影響的區域,活檢時可能取到這些組織。1.5-3釐米長的單側活檢的敏感性為85-90%。(最少1釐米)。因此,陰性結果並不能絕對排除診斷。因此,活檢目前只被認為是對臨床診斷的確認,或診斷標準之一。

影像學研究 顳動脈超聲成像產生暈輪徵。對比度增強的腦部MRI和CT,一般為陰性。最近的研究表明,使用超高分辨率成像和造影劑注射的3T MRI能夠無創地診斷這種疾病,具有很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

用皮質類固醇治療,通常是大劑量潑尼松(40*60毫克,每天一次)。一旦懷疑診斷,必須開始用藥,(甚至在活檢證實診斷之前),以防止繼發於眼動脈阻塞的不可逆轉的失明。儘管在治療的第一週結束前可以觀察到某些組織學變化,但類固醇並不妨礙以後通過活組織檢查作出診斷;幾個月後再確定診斷將很困難。潑尼松的劑量在2-4周後減少,然後在9-12個月後逐漸減少。劑量的減少可能需要兩年或更長的時間。口服類固醇至少與靜脈注射類固醇一樣有效,但在治療急性視力喪失時,靜脈注射類固醇比口服劑量有明顯的好處。

可引起復視的發熱--顳動脈炎相關文章
顳動脈炎又稱鉅細胞動脈炎或老年性動脈炎,本病曾被認為是一種罕見疾病,但隨著人們認識的不斷深入,發現該病並不少見。一些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在50歲以上人群中該病的年發病率高達15~76/10萬,平均發病年齡72歲,為老年人頭痛常見的原因,也是造成老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顳動脈炎最早出現的、突出的症狀是頭痛,常侷限於顳側或額側,性質為搏動性、脹痛、灼熱感或針刺感,尖銳而劇烈,難以忍受,部分患者出現後枕
發布於 2022-09-25 06:13
0評論
一例79歲老年女性因頸部及雙肩新發疼痛就診,既往有鉅細胞動脈炎病史,每天服用7.5mg強的松治療。患者11個月前開始出現枕部壓痛和複視,當時紅細胞沉降率為78mm/h,顳動脈活檢顯示肉芽腫性動脈炎;經過每天60mg強的松治療6天后,患者複視消失;隨著糖皮質激素的逐漸減量,患者頭痛或視覺症狀均未見加重。該患者應如何處理?臨床問題鉅細胞動脈炎是一種炎症性血管病變,常見於壁層發達有外膜滋養血管的大、中
發布於 2023-02-28 01:06
0評論
複視就是看東西出現兩個影、俗稱“重影”或是“疊影”。一般問題不大、有些散光的人沒有戴眼鏡也會出現這些症狀、但是有幾種“複視”卻不能忽視、因為不注意可能會危及生命。比如曾經就有一位患者因為複視兩週找我就診、經我診斷考慮鼻咽癌、後來經過活檢和CT證實、患者得以及時轉到放療科治療。那麼、怎麼能排查除那些要命的“複視”呢、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問題入手。1、單眼複視還是雙眼複視?一般來講、雙眼複視的問題嚴重
發布於 2023-02-05 11:32
0評論
1、若是車禍傷、外傷後產生的複視,3個月到半年後沒有恢復,仍復視,需要手術治療或戴三稜鏡。在這3個月到半年期間,複視會給您的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容易摔傷,引發骨折。建議遮蓋一眼作為過渡。2、若是不明原因產生的複視,先來斜視專科就診,斜視專科醫生查出是那條肌肉、那條神經麻痺後,建議看神經科或相應的科室(斜視專科醫生會給您建議)。若其它科室查出問題,在相應科室治療。若其它科室查不出問題,回到斜視專科治
發布於 2023-02-05 09:57
0評論
斜視與複視均是來眼科門診就診的常見問題,如果您是正在求醫的患者或家長,也許我的解答能給您提供一些幫助。1、甚麼是斜視?斜視是指兩眼視軸不能同時注視同一目標,當一眼注視目標時,另一眼發生偏斜。有時家長髮現患兒兩眼一起斜向注視物體(斜著看),那不是斜視,一般稱之為側視,多由於不良的習慣或屈光不正所致。2、按眼位偏斜的方向,斜視分為以下4類:(1)內斜視:眼位向內偏斜,一般俗稱“鬥雞眼”。(2)外斜視
發布於 2023-02-05 09:47
0評論
這裡在就我們臨床上見到最多的,也是最困擾大家的關節盤可復性移位和不可復性移位做些探討。在之前提到的紊亂病的分型中,有一類是:“結構紊亂疾病:為關節正常有機結構關係的異常改變,包括關節盤各種移位(可復性盤前移位、不可復性盤前移位、關節盤旋轉移位及關節盤內、外移位等),關節囊擴張及關節盤各附著鬆弛或撕脫等。在關節囊擴張、鬆弛、關節盤附著鬆弛或撕脫的病例中,常伴有關節半脫位。在由可復性盤前移位發展為不
發布於 2023-02-17 00:11
0評論
視神經炎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炎”性病症。雖然常見,但卻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知曉。甚至罹患了視神經炎的患者也往往不以為然:既然是“炎”症,消消炎不就好了嗎?事實並不這麼簡單。視神經炎其實是神經眼科的常見病,也是一種常見的致盲眼病,所以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如果雙眼同時出現亞急性視力下降,視力受損的加重超過14天,並且半年內視力沒有恢復,那麼很可能導致失明的惡果。哪些因素可以引起視神經炎在美國,視神經炎的發
發布於 2022-10-17 18:24
0評論
大動脈炎是指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與肺動脈或冠狀動脈的慢性進行性非特異性炎變,引起不同部位的狹窄或閉塞,少數亦可發生動脈擴張形成動脈瘤,好發於年輕女性,一般於40歲以前發病,發現一側或兩側肢體,尤其左上肢無脈或脈弱,兩側收縮壓差大於1.33kPa(10mmHg),頸或腹或背部可聞及血管雜音,由於受累部位不同,其臨床表現亦不同,活動時常表現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陽性,發熱,局部動脈疼痛等,故在診斷上必
發布於 2024-03-04 12:50
0評論
頸動脈狹窄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其中尤以動脈硬化狹窄性病變為主要原因。頸動脈狹窄可導致約20%的腦卒中,而後者是當今世界人類死亡第三大因素,僅次於心血管病和腫瘤,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簡單的一個動脈狹窄怎麼會導致偏癱、失語、失明等一系列嚴重的後果呢?下面我們將揭開頸動脈狹窄蠶食動脈管腔、鯨吞神經系統功能的神秘面紗。頸動脈狹窄的病理:1、頸動脈狹窄的危險因素分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前者包括:年齡、性
發布於 2022-12-22 03:45
0評論
當我們從睜開眼的那一秒開始,我們的嘴巴就已經進入繁忙的工作模式。打個哈欠、跟家人道個早安、刷牙、吃飯、談工作……無論工作、學習,還是生活裡的各項活動都需要我們做張嘴的動作。所以,當我們哪一天,因為嘴巴張大痛,不能正常的張口時,我們的生活質量會大打折扣,甚至會變得焦慮不安。那麼嘴巴張大痛是顳下頜關節惹的禍嗎?顳下頜關節紊亂疾病是一組累及顳下頜關節和(或)咀嚼肌系統的疾病總稱。張口疼痛是顳下頜關節紊
發布於 2023-02-17 01:1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