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01 13:19

老年垂體瘤起病隱匿,瘤體較大,侵襲性強,常合併其他全身性疾病和多臟器功能失調,術前準備要求高,風險大,術後併發症多;老年垂體瘤應特別注意,綜合治療,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老年人垂體瘤的診斷和管理分析相關文章
目前我國正在步人老齡化社會,由於預期壽命的增加及老年人衛生、保健質量的提高,老年垂體瘤的檢出率也在不斷地增加。 垂體瘤從垂體前葉生長出來的腫瘤,良性,約佔顱內腫瘤的10-12%。垂體位臨床表現主要有:頭痛、視力視野改變、容易撞門框,重者逐漸發展至失明、月經紊亂、停經、泌乳、不能懷孕、性慾性能力改變(多為性能力減退)、體毛減少、皮膚改變(變薄)、肢端肥大症。 老年人垂體瘤患者的臨床特徵容易被年齡相
發布於 2023-01-28 15:19
0評論
PRL腺瘤的診斷既要垂體腺瘤影像學的依據又要實驗室分析,表明存在持續的高泌乳素血癥。正常男性和女性PRL水平分別低於25ug/l和20ug/l(常用的測定法,1ug/l相當於21.2mIU/l,WHO標準84/500)。然而,其他的測試法得到的PRL值相應地高或低,正常值範圍也應該根據使用特定的測試法進行調整。干擾多巴胺作用通常使得PRL中度升高,很少超過150ug/l。總體來說,血清PRL水平
發布於 2022-10-20 10:14
0評論
垂體瘤是由垂體前葉和後葉及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產生的腫瘤。在人類,神經內分泌神經元的界面是下丘腦和垂體,二者形成一個單位,控制著幾種經典內分泌腺如甲狀腺、腎上腺和性腺的功能及廣泛的生理活動。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相互作用,在人的機體內內分泌腺體的活動受神經系統的調節,而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反過來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以調整神經系統的功能。由於各系統之間緊密地聯繫及臨床表現的不典型性,有其他疾病常被誤診為垂
發布於 2022-10-19 17:34
0評論
概述 患者男性,35歲,總是在夜晚多夢,而且是睡眠質量不好,有時還有偏頭疼的症狀表現,眼睛看東西的時候有時也會模糊不清的,去醫院做過CT和核磁共振等等的檢查,醫生的初步診斷為腦垂體瘤的疾病。醫生給開了一些藥讓回家治療,那麼垂體囊腫和垂體瘤區別是甚麼?在這裡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疾病的問題,希望能幫助大家擺脫疾病的困擾。 步驟/方法: 1、 患有該疾病以後,為了能幫助大家擺脫疾病的困擾,在這裡說下
發布於 2022-10-13 03:35
0評論
垂體腺瘤的診斷包括三個方面:臨床症狀+內分泌檢查+磁共振影像檢查1、內分泌檢查:垂體泌乳素腺瘤的泌乳素(PRL)增高,超過正常值的10倍;垂體生長激素腺瘤的生長激素(GH)增高,超過正常值;垂體促腎上腺激素腺瘤的血液皮質醇(F)增高,促腎上腺激素(ACTH)增高。2、磁共振檢查(MRI):(1)垂體微腺瘤MRI表現:T1加權像示多數微腺瘤為低信號,少數為等或高信號,並可見垂體柄偏移、鞍底下陷等間
發布於 2022-10-10 10:13
0評論
垂體腺瘤指是垂體異常生長。垂體腺瘤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有:1、垂體激素過量分泌引起的代謝紊亂和臟器損害;2、腫瘤壓迫限制垂體的正常功能,導致激素分泌不足;3、腫瘤壓迫蝶鞍區重要結構,如視神經、海綿竇和下丘腦。絕大多數垂體腺瘤是良性的,腫瘤發生在垂體及其周圍組織而不向遠隔部位轉移。垂體腺瘤的治療包括切除腫瘤或抑制腫瘤的生長。病因垂體內組織細胞異常增生形成垂體瘤,但生成腫瘤的具體原因並不詳。垂體是一個位
發布於 2023-01-23 21:07
0評論
垂體腺瘤需與其他鞍區、鞍上和鞍旁疾病鑑別。成人鞍區病變多為垂體腺瘤,兒童鞍區病變多為顱咽管瘤和生殖細胞瘤,而垂體腺瘤少見。具體包括以下疾病:1、腫瘤或假性腫瘤。(1)垂體癌或垂體癌肉瘤:生長速度快,與垂體腺瘤的鑑別需依靠病理診斷,其病理性細胞核分裂相多見。(2)神經垂體腫瘤。①轉移瘤:是垂體後部或整個垂體最常見的腫瘤,可能與血供豐富有關,乳腺及肺是最常見的原發灶。②垂體細胞瘤:最常見的起源於神經
發布於 2022-10-10 13:18
0評論
1、疾病基因組學:在基因組序列的研究中,對垂體瘤尚未有肯定的結論。垂體瘤轉化基是一種原癌基因,研究發現PTTG是一種很強的細胞轉化基因,在垂體細胞的轉化、垂體腺瘤的形成和生長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2、不良行為習慣:目前國內外均沒有文獻顯示垂體瘤的發病有何誘因。甚至垂體瘤的卒中也和腦血管卒中不同,沒有明確的誘因,但未處理的垂體瘤是垂體卒中的明確誘因。 3、環境或社會因素:近年來,國內為學者對環境汙
發布於 2023-01-28 14:59
0評論
垂體瘤垂體瘤是一種常見的生長緩慢的顱內良性腫瘤。一般會出現頭痛、月經不正常和乳頭出奶水、男性陽痿和視力下降等等,診斷要進行頭顱檢查和內分泌檢查。手術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可分為經顱垂體瘤切除和經蝶垂體瘤切除兩種。隨著顯微外科的發展,經蝶入路切除垂體瘤被認為既能切除腫瘤又能完好保存垂體功能,手術和麻醉時間短、併發症少、不良反應少、恢復快、死亡率低,能夠避免開顱手術時對額葉、嗅神經、視神經的損傷。
發布於 2023-03-06 01:36
0評論
目的探討厭色細胞垂體瘤CT、MRI影像形成的病理基礎。方法分析26例厭色細胞垂體瘤的CT、MRI平掃及增強MRI與術中所見和病理學結果進行比較。海綿竇受侵;顱底骨質受侵、突入蝶竇;頸內動脈粘連包裹受侵進行重點診斷分析。結果:術前較明確地診斷垂體瘤22例;海綿竇受侵和頸內動脈粘連包裹受侵均作出診斷,但假陽性率為27.3%和36.4%。CT、MRI影像能顯示出血和壞死、囊變、顱底骨質受侵病灶均作出診
發布於 2022-12-13 16:3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