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抗心律失常藥物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引起新的心律失常或加重現有的心律失常。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藥物可分為四大類。I、II、III和IV類,其中I類又可細分為三個亞類。Ia、Ib和Ic。常用於治療早搏的奎尼丁屬於Ia類,在治療中極易引起傳導阻滯或心臟停搏;Ib類藥物美西林(慢心律)主要用於治療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動過速,但有引起竇性心動過緩和竇性停搏的危險。Ic類藥物普羅帕酮(強心劑)在治療室性早搏時可引起心慌、頭暈、暈厥等房室阻滯症狀;II類藥物普羅帕酮(強心劑)可引起房室阻滯症狀。該藥適用於治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房顫,但可引起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藥物維拉帕米(異搏定)可治療早搏和預防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但可引起傳導阻滯,嚴重時可引起心跳停止。
抗心律失常藥物可能會引起心律失常,因為其作用機制單一,不能進行綜合調節,而且藥物的治療劑量與發生副作用的劑量非常接近,難以控制。一位64歲的患者,經常出現房性早搏和短時房顫,按照醫生的要求,用胺碘酮治療了兩個多月,劑量為0.2克/次,2次/天。結果心率突然下降到每分鐘42次,發現是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因為長期使用胺碘酮已經抑制了竇房結的正常起搏功能。
如何將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致心律失常風險降到最低?主要是合理用藥,嚴格在醫生的指導下按時、按量服藥。應逐步確定最小有效劑量,在增加或減少劑量或與其他藥物合用時必須諮詢專業醫生。也可以選擇服用具有綜合調節作用的參松養心膠囊,它可以多途徑、多環節、多靶點地阻斷心律失常,在治療各種心律失常的過程中,該藥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消除各種心律失常的症狀。當心律正常後,心律失常的症狀就會失去根據,病人就能平靜下來,心態平和。此外,研究表明,它使用起來非常安全,沒有發現任何心臟毒性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