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門格綜合徵(Eisenmenger syndrome,ES)通常是指各種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臟病的肺血管阻力升高,使肺動脈壓力達到或超過體循環壓力,導致血液通過心內或心外異常通路產生雙向或反向分流的一種病理生理綜合徵。
1987年,奧地利醫生Eisenmenger首次從臨床和病理上描述了一例32歲男性患者,臨床症狀包括青紫、運動耐量明顯下降和心力衰竭,最後死於反覆咯血。屍體解剖證實該患者存在大型室間隔缺損和主動脈騎跨。1947年Bing等人觀察研究了5例此類患者的資料後,在解剖學定義的基礎上補充了肺動脈壓力達到體循環壓力的概念,將Eisenmenger症候群(Eisenmenger complex)定義為大型室間隔缺損,同時伴有肺動脈壓力升高達到體循環壓力的水平,從而引起心室水平雙向或反向分流。1958年Wood等報道,在其它心臟或大血管的先天性缺陷中也可出現肺動脈壓力和肺血管阻力的升高,引起類似的臨床症狀,並將此症候群重新命名為“艾森門格綜合徵”,定義為任何存在體循環交通的先天性心臟病,由於肺血管阻力的增加(>800 dynes.s/cm5),使肺動脈壓力達到體循環壓力的水平,從而導致心內或大血管水平出現雙向或反向分流。艾森門格綜合徵是未經手術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臟病的晚期併發症,發達國家由於對這些病人早期進行手術治療,發展成為重症肺動脈高壓者少見,而我國由於地域廣闊,經濟發展不平衡,雖然近年來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和治療獲得了長足的進展,但仍有為數不少的伴有重症肺動脈高壓的病人未能及時治療,以致最終發展成艾森門格綜合徵,從而喪失手術機會。
艾森門格綜合徵的自然病程個體差異較大,但總的存活率要明顯優於特發性肺動脈高壓的患者。特發性肺動脈高壓的患者確診後的平均存活時間僅2.8年,而未經手術的艾森門格綜合徵的患者,大多數能存活到20~40歲,甚至有存活到60多歲的病例報道。但對於同時合併染色體異常的患者(如21-三體),其生存時間往往短於無染色體異常的患者。美國進行的一項先天性心臟病自然病史的多中心研究表明,在98例未經手術的合併艾森門格綜合徵的室間隔缺損患者中,54%的患者在確診艾森門格後存活時間超過20年。艾森門格綜合徵患者的生存時間與確診時的年齡有關,年齡越小,生存時間越長。Clarkson等的研究表明,確診時年齡為10~19歲的患者,5年存活率為95%;而確診時年齡在20歲以上者,5年生存率僅為56%(圖14-2-4)。
圖 艾森門格綜合徵患者的KaplanCMeier生存曲線
(引自Daliento L, Somerville J, Presbitero P, et al. Eisenmenger syndrome: factors relating to deterioration and death. Eur Heart J, 1998, 19:1845C1855.)
艾森門格綜合徵患者的預後優於其它類型肺動脈高壓,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儘管兩者在肺動脈壓力的程度上並沒有明顯差異,但高血流所致的肺血管病變的進展可能較為緩慢,從而使右心室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調整以適應肺血管阻力的變化;而對於特發性肺動脈高壓和其它類型肺動脈高壓的患者,肺血管病變發展更為迅速,很快出現右心室進行性擴大和心功能失代償,從而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另一方面,艾森門格綜合徵是由於肺循環長期高血流、高壓力所導致,這些患者在出生後由於體肺循環大量分流的存在,右心室在嬰兒期後仍能維持較高程度的肌化狀態,而不出現明顯的室壁退化和變薄,從而可能對肺動脈壓力的升高和肺血管阻力的增加耐受能力增強。此外,體肺循環分流口的存在可能對艾森門格綜合徵的患者產生一定的保護作用,在特發性肺動脈高壓患者中,卵圓孔未閉的患者存活時間要長於房間隔完整者,而採用球囊房隔造口術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特發性肺動脈高壓患者的預後,其原因可能為體肺循環分流口的存在可緩解右心室壓力的升高,從而維持有效的左心輸出量,提供組織足夠的組織灌注和氧供。體肺循環分流口的存在對於活動時尤為重要,可在肺動脈壓力急驟升高時緩解右心室壓力。
對於艾森門格綜合徵,需要客觀地全面瞭解其自然病史和血流動力學特點。不恰當地進行原發疾病的治療,如關閉動脈導管未閉或室間隔缺損,以此達到治療該症的目的,這樣會適得其反,一旦原發疾病獲得治療,會促使病人早期夭折。
艾森門格綜合徵
發布於 2023-01-20 16:16
艾森門格綜合徵相關文章
概述
舍格倫綜合徵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表現黏膜或者結膜的乾燥,還有可能伴有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門診的時候,見過這樣的病人,現在我把有些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步驟/方法:
1、
這個疾病的診斷的話,有一些特殊的檢查的,譬如施墨試驗,這個可以檢測淚腺的分泌功能的,玫瑰紅染色的話,可以檢查角膜病變。
2、
舍格倫綜合徵的治療的話主要是對症治療的,眼睛乾的話,可以用
發布於 2023-09-13 12:38
0評論
卵巢纖維瘤屬於性索間質細胞腫瘤,是最常見的卵巢實性瘤,佔全部卵巢良性腫瘤的1%-4%。最常見的症狀是腹部不適和疼痛,但是多數患者未出現特殊症狀。這些實體瘤通過術前超聲檢查常常很難診斷,常誤診為子宮肌瘤。因為伴有腹水和CA-125水平的升高,也常常被誤診為卵巢惡性腫瘤。卵巢纖維瘤引起的麥格綜合徵佔良性腫瘤的絕大多數,麥格綜合徵是一個十分罕見但是眾所周知的綜合徵。定義為良性卵巢實體腫瘤伴胸水和(或)
發布於 2022-12-12 11:47
0評論
改善言語理解
言語性理解涉及許多功能,包括注意、聽覺加工(或視覺加工)、對詞彙部件、整詞、句子和語篇(或寬泛論述)的語言加工。自閉症兒童表現出不同的語言缺損模式,即使是那些得到相同診斷結果(如廣泛性發育障礙非特定型或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孩子也是如此。幫助自閉症兒童改善交流技能的第一步,就是找出語言加工中他哪個方面相對較弱。
(1)聽覺加工缺陷在自閉症兒童中非常普遍,通常導致了一系列的加工問題,例如
發布於 2023-08-26 11:09
0評論
任亮(化名)是一個初二的男孩子。因“不合群、被同學孤立、整日鬱鬱寡歡、不上學”而求醫。在多數情況下此種現象會被作為“抑鬱或焦慮”予以對症處理。但當細細回顧其整個成長經歷的時候,會發現任亮有很多“不凡”之處:自幼在數學方面聰明過人,3歲時可熟練計算萬以內的加減法,小學時因數學成績優異被譽為“神童”,平時沒有甚麼朋友,有時較固執,自幼只吃喜歡的幾樣食物,體育活動常不能遵守“遊戲規則”,家人和老師認為
發布於 2022-10-05 19:30
0評論
帕金森病通常發病於40~70歲,60歲後發病率增高,30多歲前發病少見,在一組380例PD患者中僅4例;男性略多。起病隱襲,發展緩慢,主要表現靜止性震顫、肌張力增高和運動遲緩等,症狀出現孰先孰後因人而異。首發症狀震顫最多(60%~70%),其次為步行障礙(12%)、肌強直(10%)和運動遲緩(10%)。症狀常自一側上肢開始,逐漸波及同側下肢、對側上肢及下肢,呈N字型進展(65%~70%);25%
發布於 2023-09-17 20:20
0評論
1.發現暈厥病人時
(1)應立即將病人置於頭低足高位,使腦部血供充分將病人的衣服紐扣解松,頭轉向一側以免舌頭後倒堵塞氣道
(2)局部刺激,如向頭面部噴些涼水或額部放上溼的涼毛巾,有助於清醒。如房間溫度太低,應保暖。
(3)在暈厥發作時不能餵食喂水。神志清醒後不要讓病人馬上站立必須等病人全身無力好轉後才能在細心照料下逐漸站立和行走。
2.預防暈厥視其發生的機制而定
(1)血管迷走性暈厥病人應避免情
發布於 2023-08-26 11:02
0評論
兒童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的社會化缺陷多在幼兒早期表現出來。母親或養育者若仔細觀察,早期就可從患兒身上發現一些可疑跡象。如與母親分離缺乏焦慮、缺乏與母親共視(如隨母親眼光引導注視他處),目光較少跟隨母親的移動,對逗弄缺少反應,凝視牆壁上的掛鐘圖畫,專注聆聽音樂或歌聲等。
醫生指出,1-3歲兒童常規保健評估雖然可能發現語言發育落後的孩子,但那些語言發育尚屬正常的輕度障礙兒童仍會被漏診,有可能直到上學時
發布於 2023-08-26 11:15
0評論
概述
很多人會問,帕金森綜合症晚期應該怎麼去護理,眾所周知的是,帕金森綜合症發作會給患者帶來很多危害,而震顫多是帕金森綜合症發病最早期的表現,當大家在現實生活中出現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等症狀時就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了,患者在帕金森綜合症發作之後,積極的配合醫生治療是一方面,注意做好護理也是不容忽視的另外一個方面,所以我們應該如何的護理帕金森患者呢。
步驟/方法:
1、
首先就是患者一定要堅持
發布於 2022-12-31 13:51
0評論
腸道“脾氣”不好,愛激動,當遇到飲食不規律、精神壓力過大、過度勞累、睡眠不好等等,就會鬧情緒,易激惹,會用腹瀉、腹痛、腹脹等等方式來發洩!生氣拉肚子、緊張拉肚子、著涼拉肚子、飲食一不注意也會拉肚子等等,這些症狀遷延反覆、久治不愈,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長此下去,可引發消瘦、營養不良、水電解質紊亂、酸鹼平衡失調以及腸道菌群失調,甚至可以引起焦慮、抑鬱等精神症狀…… 這種病在醫學上屬於腸易激綜合
發布於 2023-02-07 06:52
0評論
現在不少朋友的脖子摸上去很硬、很涼,而且一轉就會嘎巴嘎巴響,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小孩子,身體是軟軟的,絕對不會出現脖子響的問題。等我們上了一點歲數,一活動身體,就會出現關節響的情況,包括肩關節、膝關節,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說,唉,上了歲數了,都是老胳膊老腿了。甚麼是老胳膊老腿呢?其實,就是我們身體的氣血供應不上,導致我們身體在變硬,關節在缺血的狀態下幹磨。我們脊椎的骨頭和骨頭之間,都會有椎間盤,裡
發布於 2023-03-29 04:4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