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在臨床的應用已有百年曆史,尤其近二十年來發展迅速,目前已基本涵蓋除肝臟移植外的所有腹部手術。與此同時,與腹腔鏡有著共同淵源的消化內鏡在器械配件和操作技巧上也取得了巨大進步,對許多管腔疾病的診治獲得里程碑式進展。
消化內鏡雖然可暢通地在人體自然腔道中進行檢查、治療,但對位於腔道壁深層和表面的病灶,仍束手無策甚至難以發現。近年越來越多的消化內科醫師(其中部分醫師又是消化內鏡醫師)正逐漸嘗試將腹腔鏡用於消化道疾病的診治中,將腹腔鏡與消化內鏡雙鏡聯合,揚長避短,可更有效進行微創治療工作。本文就腹腔鏡在消化內科診治中的應用進展作一綜述。
一、腹腔鏡對消化道疾病的診斷價值
1、不明原因的慢性腹痛:慢性腹痛是消化內科最常見的不適主訴之一,常由腹腔黏連、腫瘤、慢性闌尾炎、盆腔炎等引起。由於其病因種類繁多且隱匿,部分患者在經歷一系列常規檢查後,仍無法確診,成為長期困擾內科醫師的一大問題。腹腔鏡具有廣角、高清晰度的優點,可探爍古棖恢械拇蟛糠衷嗥鰨雜諞恍┮淹晟貧嘀鍾跋裱Ш褪笛槭壹巳圓幻髟虻穆願僱椿頰擼笆備韙骨瘓堤講檠罷也∫頡
2、不明原因的發熱:以往不明原因的發熱指發熱超過三週、住院檢順恢莧暈薹魅氛鋃險擼忠嘟皆耗詵⑷取⒅行粵O赴跎儺苑⑷取HIV感染髮熱納入概念。近年隨著血清學、影像學、微生物培養無創技術的不斷髮展,大部分不明原因發熱患者可明確確切的病因。但仍有部分患者需行進一步有創性檢查明確病因,如腹腔鏡下直視活檢,對明確診斷意義重大。以發熱為主要表現,伴有腹部症狀或體徵,經各種影像學、血生化、腫瘤標記物、病理活檢等檢查不能明確病因者,腹腔鏡檢查有助於診斷且安全性高。
3、腹水:腹水是消化內科臨床常見體徵之一,通常由肝硬化、結核、腫瘤等疾病引起,部分腹水可通過病史、影像學、腹水常規以及脫落細胞學等檢查明確診斷,但部分疑難性腹水通過上述檢查仍不能明確診斷,腹腔鏡探查術可為該類患者的確診提供非常有效的有創檢朔椒ā
腹腔鏡可發現直徑1~2mm的病變,直視下取可疑組織行病理活檢,增加病理活檢陽性率,可有效診斷疑難性腹水。結核性腹膜炎是疑難性腹水的病因之一,由於該病診斷困難,常採取診斷性抗結核治療,以腹水消退和腹痛症狀減輕作為回顧性診斷結核性腹膜炎的重要依據。但多項研究同時指出,由於腹腔鏡探查可能導致出血、感染等風險,需嚴格掌握指徵,尤其是對於有合併症的老年患者,應儘量行無創檢耍沂跚叭險嫫攔朗質醴縵鍘
二、腹腔鏡在消化道疾病治療中的作用
1、重症急性胰腺炎:一項基於14項研究包含14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meta分析顯示,繼發感染壞死和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徵是急性胰腺炎的最主要致死病因。早期清除壞死感染組織並充分引流腹腔滲液可有效阻斷炎症階梯級性放大,減少全身炎症反應、MDDS等嚴重併發症發生,降低死亡率。Tu等發現,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腹腔鏡下清創引流術48h後,心率、呼吸、體溫、白細胞計數較術前明顯改善。Tan等通過對76例確診感染壞死性胰腺炎患者行回顧性分析發現,腹腔鏡清創引流術組失血量、術後併發症、平均住院時間均較開腹手術組明顯減少,且胰腺炎組早期行腹腔鏡術可明顯降低手術時間、失血量和中轉開腹率,提示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下清創引流是一種更有效的微創治療方法。目前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鏡下清創引流治療的術式多樣,可分為經典腹腔入路、後入路腹腔鏡手術、放射引導的腹腔鏡手術等。
2、胃食管反流病(GERD):GERD臨床表現多樣,如燒心、反酸、胸痛、哮喘等,其藥物治療療程長,症狀易反覆,部分難治性GERD藥物療效不佳。近年逐漸將腹腔鏡用於部分確診GERD患者的治療,由於其微創、安全、有效的特點而備受青睞。
Anvari等將180例GERD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採用腹腔鏡手術和PPI治療,治療3年後行GERD症狀量表、視覺模擬量表、24h食管pH監測評估療效,結果顯示兩組治療療效相似,但腹腔鏡治療組可獲得更好的症狀控制和生活質量。Rantanen等回顧性分析了60例GERD患者,均採用腹腔鏡胃底摺疊術和埃索美拉唑治療3個月,通過評估摺疊術術後3個月埃索美拉唑藥效清洗期患者的症狀緩解、併發症的隨訪評估,發現患者治療後食管和食管外症狀均明顯緩解,而藥物清洗期腹腔鏡術後患者吞嚥困難、胃腸脹氣發生率增高,但未超過基線水平。提示腹腔鏡胃食管反流手術是GERD的有效治療手段之一,但對腹腔鏡 術後的併發症應引起重視。
3、雙鏡聯合治療:隨著消化內科醫師對內鏡技術掌握的更嫻熟,一些內鏡下微創手術逐漸開展並日趨成熟,如內鏡下巨大息肉切除術、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內鏡黏膜下挖除術(ESE)、內鏡下全層切除術(EFR)、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等。這些微創技術避免了傳統開腹手術所帶來的身體創傷、經濟負擔,但由於存在一定風險,其應用範圍受到一定限制。
內鏡與腹腔鏡聯合可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大大拓展微創治療的應用範圍目前雙鏡聯合治療大致分為三類:①腹腔鏡輔助下的內鏡手術,即腹腔鏡監測下的內鏡治療,適用於內鏡手術開展初期,可有效降低操作難度,減少嚴重併發症的發生風險。②內鏡輔助下的腹腔鏡手術,即利用內鏡進行病灶定位,再行腹腔鏡手術。③同步聯合內鏡切除和腹腔鏡切除技術,主要適用於巨大且位置較深的腫瘤、腔外生長型腫瘤、腔內生長型腫瘤(特殊部位)等。
①常規內鏡切除困難的結腸息肉:結腸息肉直徑較大或部位特殊,常規結腸鏡切除較困難,容易發生穿孔、出血等併發症。有研究對146例結直腸息肉患者行腹腔鏡、結腸鏡聯合手術,其中82%的患者行局部切除術,其餘患者接受部分結腸切除術,5%患者同時接受兩種手術。結果顯示術中和術後併發症發生率分別為1%、3%。提示雙鏡聯合對於常規內鏡切除困難的結腸息肉患者是一種有效、安全、微創的手術,但應侷限於良性病變。
②胃腸道間質瘤:胃腸道間質瘤由於常可早發現、無需淋巴結清掃、具有惡變潛能等特點,雙鏡聯合切除術在臨床上運用較為廣泛且成熟。Kakeji等通過對腫瘤直徑<5cm術前診斷為胃腸道間質瘤或懷疑間質瘤的18例患者,成功實施內鏡定位輔助下腹腔鏡切除術,說明雙鏡聯合切除術是一種可提高間質瘤治癒率的微創方法。
綜上所述,腹腔鏡檢查具有微創、直接觀察病變、靶向性活檢以及診斷、治療雙重功效的優點,已取得多數醫師、患者的認可,尤其近年來腹腔鏡在消化系統疾病診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腹腔鏡聯合內鏡技術大大擴展了以往內科治療適應證範圍,並可減少創傷。
腹腔鏡在胃腸道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
發布於 2022-10-03 16:13
腹腔鏡在胃腸道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髮展和完善,通過腹腔鏡已能完成盆腔和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術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等難度較高的手術,其在婦科惡性腫瘤診斷及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並顯示出一定的優越性。其為宮頸癌的手術病理分期和微創治療奠定了技術基礎,在宮頸癌治療前病情評估、治療抉擇及器官和功能保留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筆者就腹腔鏡診治宮頸癌的指徵、可行性、安全性、併發症及對預後的影響進行綜述。北京大學國際醫
發布於 2022-12-20 10:35
0評論
隨著飲食等生活習慣的改變,胰腺腫物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胰腺腫物最有效的治療手段為手術切除。傳統的開腹手術需要在上腹部橫行切開20釐米左右的切口,損傷大,恢復慢,腹部瘢痕明顯。在熟練掌握傳統開腹手術基礎上,我院目前廣泛開展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胰腺腫物。主要用於以下胰腺疾病:胰腺體部和尾部的腫瘤、囊腫、外傷等。該手術只需要在腹部開數個直徑約1釐米的小孔即可在鏡下切除胰腺腫物。腹腔鏡具有放大作用,視野清
發布於 2023-03-18 12:11
0評論
陰道鏡檢查是利用將子宮頸放大的顯微鏡,配合光源及濾鏡之作用,以清楚的檢查子宮頸,讓醫師可以觀察子宮頸上皮及血管的變化,藉以診斷是否有不正常的病變,同時判定病灶之嚴重程度。必要時經由陰道鏡做切片檢查,可以獲得最精確的診斷,做為治療的依據,是一種無創性.、無痛苦的檢查方式。
在防治子宮頸癌方面,宮頸防癌塗片是一種簡單又方便的篩檢工具。但是當抹片結果不正常時,就要進一步接受陰道鏡檢查,陰道鏡下行醋白試
發布於 2023-09-03 15:08
0評論
一、腹腔鏡胃手術1、腹腔鏡手術治療潰瘍病:儘管並未被常規使用,但腹腔鏡技術用於潰瘍穿孔修補的地位已被確立。很多開放手術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迷走神經切斷術和胃大部切除術等均可在腹腔鏡下完成。腹腔鏡潰瘍穿孔修補術與開腹手術方法相近,其突出優點是能明確診斷,操作簡便,效果良好,經過穿孔修補,腹腔充分沖洗後,腹膜炎很快能得到控制[1]。穿孔可在鏡下直接縫合,也可用纖維蛋白膠粘堵,或用大網膜組織
發布於 2022-11-29 22:11
0評論
女性盆腔器官脫垂是發病率較高的婦科疾病,主要表現為盆腔器官膨出(如子宮脫垂,陰道前後壁膨出等)、壓力性尿失禁(即咳嗽、大笑時易有小便溢出)及盆腔慢性疼痛等一系列結構和功能異常狀況。儘管它並不是一種致死性的疾病,但它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及心理健康。目前認為,分娩損傷、絕經後雌激素水平降低是其主要的發病原因。盆腔器官脫垂可分為三類:一類為膀胱、尿道脫垂;第二類為陰道前後壁、陰道穹窿(即陰道頂
發布於 2023-02-06 19:47
0評論
概述
我自從生完孩子後,胃腸功能就變的特別不好,不敢吃涼的東西,一尺就肚疼,而且吃一些不好消化的食物,肚子裡面就覺得很硬,有的時候還會肚疼,拉大便也不是很順暢,睡覺感覺也不解乏,半夜來時覺得肚子就這疼,不知道是甚麼原因造成的,想吃一些藥把,但是我現在還在哺乳期,不敢隨便亂用藥去,不知道有沒有甚麼治療的辦法沒有,平時要注意些甚麼?
步驟/方法:
1、
飲食上要注意清淡,不要吃不好消化和比較乾燥
發布於 2023-07-15 20:12
0評論
公元前400年前後,古希臘醫學家Hippocrates建議將一根管子插入喉部以救治窒息患者,這是硬質鏡最早的雛形。1897年德國科學家Killian首先報道用硬質食道鏡從氣管內取出骨性異物,開創了硬質窺鏡插入氣管和支氣管進行內窺鏡操作的歷史。1968年美國醫生Jackson對硬質氣管鏡進行改進並制訂出規範化操作規程。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各國均以硬質氣管鏡為主進行下呼吸道疾病的診斷與治療[1]。但
發布於 2022-09-25 04:40
0評論
概述
胃腸道在我們的身體中是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我們人體中最大的排毒器官。我們平時所說的胃腸道就是從我們的胃幽門至肛門的消化管。腸是我們的消化管中最長的一段,而且腸的功能也是最重要的。現在胃腸道疾病已經非常地多見了,我們在出現這種疾病之扣就會嚴重地影響到大家的身體健康,現在跟大家分享一下哪些疾病是屬於胃腸道疾病的。
步驟/方法:
1、
胃腸道疾病主要包括胃部疾病和腸道疾病兩種,其中最常見的幾
發布於 2024-06-06 21:53
0評論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診斷及鑑別診斷: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結合實驗室影像學檢查,診斷一般無困難,但應注意與消化性潰瘍穿孔、急性胰腺炎、高位闌尾炎、肝膿腫、結腸肝曲癌或憩室穿孔,以及右側肺炎、胸膜炎和肝炎等疾病鑑別。
慢性膽囊炎需與消化性潰瘍、胃炎等鑑別。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的診斷:結合臨床典型的五聯徵表現、實驗室及影像檢查常可作出診斷。對於不具備典型五聯徵者,當其體溫持續在39C以上,脈搏>
發布於 2024-06-15 07:10
0評論
目前適合應用腹腔鏡技術進行手術的泌尿外科疾病主要包括:腎上腺疾病: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被公認是治療腎上腺良性疾病的金標準手術,可替代大部分開放手術。腎上腺皮質增生、皮質腺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鉻細胞瘤均可應用腹腔鏡技術治療。良性腎臟和輸尿管病變:包括腎囊腫、萎縮腎和無功能腎、良性腎腫瘤、乳糜尿、腎盂輸尿管交界部狹窄、輸尿管結石等。腎癌和腎盂癌:一般早中期腎癌均可進行腹腔鏡下腎癌根治術,有
發布於 2023-03-13 11:4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