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和分娩幾乎是婦女一生中最為重要的階段之一,在短短的十個月期間,她們經歷了從育齡婦女到孕婦、到產婦的變化。這一變化過程伴隨著家庭環境、身體外形、體內激素等多個方面的劇烈改變。孕期的保健關注如何使孕婦適應於這些變化,保持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健康,維護身體素質。
良好的孕期保健不僅保護孕婦和胎兒的健康,還能惠及到胎兒成年後、甚至是再下一代的健康。近年來還有越來越多的證據發現,胎兒在宮內即能感知外部環境,併為這種環境做出改變,這種改變可能持續終生,甚至影響到下一代。例如,宮內發育遲緩的孩子,他們在成年後發生高血壓、糖尿病的機會都遠遠高於正常出生體重的孩子。而巨大兒(體重大於4000g)在兒童期也有更多的機會發生肥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他們在成年後發生某些腫瘤的機會也較正常出生體重的孩子有所增加。
如何在孕產期做好保健呢?簡單說來要注意以下四點:營養均衡的飲食、適量適當的活動、健康安全的行為、愉快輕鬆的心情。
營養均衡的飲食:長久以來,孕婦的營養備受關注,常在飯桌上聽見大家對孕婦說“多吃點,你一個人要吃兩個人份的……”恕不知,這種對孕婦的特殊關愛反而對媽媽和寶寶有害。孕期中,孕婦對能量的需求較非孕期並不明顯增加,在孕晚期(孕28周後),由於胎兒的快速生長,能量需求才較平時略有增加200Kcal,這個增加量相當於每天多喝一杯250ml牛奶和一個煮雞蛋的大小。過多攝入的營養轉化成脂肪貯存在孕婦和胎兒的體內,造成孕婦肥胖和巨大兒,增加難產的機會。此外在過多能量攝入的過程中,由於血糖的明顯波動,刺激孕婦和胎兒對此作出反應,造成了孕婦發生妊娠期糖尿病等併發症,導致寶寶的機體發生潛在的變化,增加其今後發生肥胖和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代謝相關疾病的風險。
能量的攝入雖然需要限制,但是另一方面,孕婦對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卻大大增加。例如鈣、鐵、鋅等微量元素,以滿足胎兒生長的需要。因此,在膳食攝入上要注意搭配營養,攝入營養豐富的食物。除了膳食補充,有時也需要通過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的合成製劑補充,以彌補飲食攝入的不足。
適量適當的活動:孕期保證適量的活動必不可少。通過運動,可以改善全身的血供,增加肌肉強度;不僅可以降低孕期併發症的發生,減少難產的機會,還有助於孕婦保持愉快的心情。孕期的適量活動對於控制孕婦體重,降低孕期併發症必不可少,對於妊娠糖尿病的孕婦,更是一種治療的手段。
但是孕期的運動不是以減肥、以及競技為目的的,要注意在孕期避免激烈的活動,尤其是那些可以造成腹部受創的傷害類的運動,如球類運動等。運動量也應適當控制。對於有孕期合併症和併發症的孕婦,孕期可以進行的活動種類更加侷限,需向醫生做更為詳盡的諮詢。
健康安全的行為:眾所周知,孕期需要戒菸、戒酒。大量飲酒的行為可能導致胎兒發生嚴重的畸形“酒精綜合徵”。吸菸則可能導致早產、胎兒生長受限等不良的後果,甚至影響新生兒出生後的生長和發育。二手菸同樣對孕婦和胎兒存在危害,因此孕期戒菸需要準爸爸、整個家庭、社會的配合。
有毒的工作環境可能對和胎兒的造成影響,因此孕期從事可能接觸到有毒有害物質工作的婦女應當調離工作崗位。日常生活中的非離子輻射的問題備受關注,事實上,目前尚無充分證據證明日常家用電器所產生的輻射對於胎兒的有害作用,適當減少接觸可能是必要的,但無需過度緊張。
貓、狗等寵物可能攜有人畜共患病,在孕期應減少與它們的親密接觸,尤其應保證不直接接觸它們的糞便。
常被我們忽視的孕期生活行為要點還包括:不吃未經充分加熱的各種食物,尤其是肉類和未經消毒的奶製品。這些食物中可能存在多種微生物和寄生蟲,對於發育中的胎兒可能產生致畸甚至是致命的危害。涮、烤等食物加工的方式均不適於孕婦食用。
愉快輕鬆的心情:健康的定義包括軀體和心理的健康兩個範疇,妊娠期間保持孕婦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然而,在妊娠期間,婦女體內的多種激素變化,使這一時期稱為她們一生中最為敏感和不安的時期之一,此外,婦女進入妊娠期,難免擔心宮內胎兒的各種情況,造成很多孕婦的情緒過於緊張,往往會發生各種心理問題。
通過充分的交流、家庭成員的呵護、適當的活動等自我調節方式,大多數孕婦都可以順利度過這段時期。當一般的調節手段不能改善孕婦的心理和情緒,需要求助於專業的心理醫生的幫助。
總之,孕期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孕婦應當充分重視營養、運動、行為、心理各方面的因素可能造成的影響,通過改善行為,促進健康。家庭成員也要和孕婦一起,營造健康安全的妊娠環境,保護孕婦和胎兒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