薺菜是陽春三月的應季時蔬,又因其與“聚財”的諧音,而頗受百姓喜愛。關於薺菜,有這樣一種民間傳說,清明節在祭祖的時候,藉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人們會將新鮮薺菜洗淨後捆紮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紅棗、風球,再配兩三片生薑,煮上一大鍋,每人吃一碗,既可交發財運,又可防治頭痛頭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民間特有的食療習俗。另外,因“薺”與“吉”諧音,所以,薺菜也有“吉菜”的說法。
除了先祖說,傳說薺菜還與名醫華佗有關。據傳,華佗有天採藥時偶遇大雨,便在一老者家中避雨。見老者因頭疼痛苦難熬,便採來一把薺菜,囑咐老者用薺菜煮雞蛋吃。老者吃了3個雞蛋後便痊癒了。
與薺菜有關的,還有一段悽美的愛情傳說。相傳在唐末,丞相之女王寶釧拋繡球選婿,繡球拋中乞丐薛平貴,丞相不允,薛平貴與王寶釧私奔長安城南五典坡。婚後適逢西涼國反唐,薛平貴奉命西征。戰亂中,薛平貴被西涼國俘虜,並招為駙馬,王寶釧隻身一人守寒窯18載,終於等來有情人。18年中,王寶釧靠挖薺菜充飢艱難度日,挖光了寒窯附近所有的薺菜,“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小小薺菜見證了王薛之戀的艱辛。
據聞,薺菜還因能治百病,對身體很有益處,而稱為“護生草”。現代科學認為,薺菜的營養價值很高,含蛋白質、鈣、磷、鐵、胡蘿蔔素,以及多種維生素,還含有黃酮苷、膽鹼、乙酰膽鹼等,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還能降低血壓、健胃消食,治療胃痙攣、胃潰瘍、痢疾、腸炎等病。中醫也有記載認為,如《名醫別錄》載“主利肝氣,和中”,《日用本草》載“涼肝明目”,《本草綱目》載“明目,益胃”。清明前後食用薺菜在我國已有幾千年歷史了,據《詩經》記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說明西周時人們就已經食用薺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