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25 20:42

  各種原因所致的肝硬化是門靜脈高壓形成的主要病因,大約佔85%。幾乎所有的肝硬化患者均不可避免地出現門靜脈高壓這一併發症。肝硬化的自然病程大體上分為兩期:即無症狀期,也稱為代償期;隨後進展至失代償期,此期的特徵是出現門靜脈高壓和/或肝功能失常的併發症。結合既往關於肝硬化自然史兩項大規模研究(共納入1649例患者),可將肝硬化進一步劃分為4個期,每一期的臨床特點與預後存在明顯差異(見表14-3-1),其中1期和2期屬於代償期範圍,3期和4期為失代償期範圍[1,2]。
  1期:既無食管曲張靜脈也無腹水
  此期每年死亡率低於1%,超越此期進一 步進展的累積年發生率達11.4%
  2期:存在食管曲張靜脈但尚無腹水也無出血
  每年死亡率3.4%,每年由此期進展至腹水6.6%,每年4.4%在形成腹水時或前出血曲張靜脈出血
  3期:腹水伴或不伴食管曲張靜脈,但從未出血
  每年死亡率20%,明顯高於前兩期,每年7.6%由此期進展至出血
  4期:消化道出血伴或不伴腹水
  1年內的死亡率達57%(其中大約一半死亡發生在首次出血的6周內)
  在代償期肝硬化患者,門靜脈壓力可能正常或低於形成曲張靜脈或腹水的臨界水平(threshold)。隨著疾病的進展,門靜脈壓力進一步增加和肝功能進一步減退,導致腹水、門靜脈高壓性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和黃疸等。由此可見,門靜脈高壓形成在肝硬化病程發展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門靜脈高壓及其相關併發症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因,也是終末期肝硬化患者考慮作肝移植的指徵。
  對於絕大多數肝硬化患者,最終會形成靜脈曲張,其中食管靜脈曲張的發生率相對最高,據報道:在最初確診的肝硬化患者中,大約40%代償期患者存在食管靜脈曲張,伴有腹水的患者則高達60%[1,3]。在隨後的隨訪中,每年大約5%患者新出現靜脈曲張[1]。曲張靜脈一旦形成,就會由小變大,總的發生率為10~15%,一般1年內進展至大麴張靜脈的發生率為12%(95%CI:5.6-18.4%),2年內發生率為25%(16.0-34.0%),3年內的發生率為31%(21.1-40.8%)[4]。肝功能衰竭的進展是促進或加速靜脈曲張改變的重要因素。相反,肝功能的改善和戒酒可致曲張的靜脈由大變小甚至消失[5]。
  曲張靜脈一旦形成就會由小變大,大的曲張靜脈最終出現破裂出血,未經處理的患者2年內發生曲張靜脈破裂出血者為8~35%。尋找預測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的危險指標異常重要,目前明確的最重要的預測指標是:曲張靜脈的大小、曲張靜脈紅色徵及肝功能損傷程度(用Child-Pugh分級)。通常聯合應用這些指標來評估,然而,這些指標還不盡人意。據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曲張靜脈的大小是預測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的最好指標,小曲張靜脈(<5mm< span="">)患者在2年內出現破裂出血的發生率大約為7%,而大靜脈曲張患者則增加到30%[1]。靜脈曲張大小和紅色徵作為預測曲張靜脈破裂的因素,可能因為與增強曲張靜脈壁的張力有關。此外,肝靜脈壓力梯度(HVPG)可反映曲張靜脈的跨壁壓,也可作為預測曲張靜脈破裂的危險因素。當HVPG<12mmhg< span="">,幾乎不會發生曲張靜脈破裂出血。
  據已往報道,大約30~50%的肝硬化合並急性曲張靜脈破裂出血患者在6周內死亡,這一數據可能過高的估計了目前的曲張靜脈出血的實際死亡率。在最初的6周內更精確的死亡率是20%,因出血不能控制所致的早期死亡率為5~8%[1]。
  入院時,存在內鏡下可視的急性出血、細菌感染和HVPG>20mmHg的患者,預示出血將難以控制。需要強調的是,40~50%的曲張靜脈出血的患者出血可以自行停止。可能的原因是出血後的低血容量狀態導致脾靜脈反射性收縮,從而使門靜脈血流量減少與壓力降低有關。
  在第一次出血後,短期再出血(指自出血後6周內再出血)的發生率30~40%。在首次出血後的最初5天內再出血的風險最高,發生率達到40%,尤其在最初的48h~72h內再出血風險最高,隨後的6周內再出血發生率逐漸降低。據文獻報道,短期內再出血的相關危險因素包括:胃底曲張靜脈出血、急診內鏡下可視的活動性出血、低血漿白蛋白、腎衰竭和HVPG>20mmHg。短期再出血和腎衰竭是預測患者6周內死亡率的最關鍵的因素,因此,在急性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的治療過程中,應積極主動防治短期再出血和腎衰竭的可能。
  初次出血後存活者,晚期再出血率(指自出血發生第6周以後)和死亡率仍比較高,晚期再出血發生率為32~84%,平均為59%。長程死亡率為4~78%(平均為46%)。正是因為存在這種高風險,必須採取措施預防再出血發生。預測再出血與死亡的危險因素包括:曲張靜脈大小、Child-Pugh分級、繼續飲酒和肝細胞肝癌 。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與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相關文章
門靜脈高壓症門靜脈的血流受阻、血液淤滯時,則引起門靜脈系統壓力的增高。臨床上表現有脾腫大和脾功能亢進、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和嘔血、腹水等。具有這些症狀的疾病稱為門靜脈高壓症(portalhypertension)。門靜脈正常壓力為1.27~2.35kPa(13~24cmH20),平均解放軍302醫院普通外科診療中心褚延魁值為1.76kPa (18crrlH20),比肝靜脈壓高o.49~0.88kPa
發布於 2022-12-11 12:12
0評論
當門靜脈血不能順利通過肝臟迴流入下腔靜脈就會引起門靜脈壓力增高,形成門靜脈高壓症。引起門靜脈高壓症的病因很多,主要為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在我國以乙型肝炎和/或丙型肝炎後肝硬化多見。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經過慢性過程,約25%~40%最終發生嚴重的肝硬化,30%肝硬化患者最終可能出現門靜脈高壓症。臨床表現:門靜脈高壓症病情發展緩慢,臨床表現因病因不同有所差異,但主要是脾腫大和脾功能亢進、嘔血和/
發布於 2023-01-09 13:21
0評論
門靜脈高壓症是指門靜脈壓力增加,門靜脈系統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伴側支循環形成的一組臨床綜合徵。門靜脈高壓症的病因很多,主要為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佔到80%~90%。據統計,30%肝硬化病人最終可出現門靜脈高壓症,而30%肝硬化病人在發現靜脈曲張的2年內可引起出血,出血停止後如果不治療,其一年內復發出血率為70%,病死率可達33%。門靜脈高壓症最常見和最危險的併發症是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
發布於 2022-10-02 18:53
0評論
門靜脈高壓症是各種原因肝硬化導致的門靜脈系統壓力升高帶來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門靜脈高壓症最嚴重的併發症是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血。門靜脈高壓症發生機制複雜,臨床表現多樣,治療方法各有優劣。目前臨床上對門靜脈高壓症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手術適應症、手術時機以及術式的選擇等存在爭議[]。一、斷流術應為門脈高壓症外科治療的主流術式門脈高壓症的外科治療手術方式大體分為分流術和斷流術。二者治療的理論依據不同,
發布於 2022-12-11 00:27
0評論
門靜脈高壓症是一組由門靜脈系統血流動力學異常和壓力持久增高而引起的綜合症。絕大多數病人由肝硬變引起,少數病人繼發於門靜脈主幹或肝靜脈迴流受阻以及一些原因不明的因素,當門靜脈血液不能順利通過肝臟經過下腔靜脈迴流入心臟時,就會引起門靜脈的壓力增高,出現一系列相關的臨床表現,如脾腫大,脾功能亢進(白細胞、血小板減少、貧血)、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甚至破裂出血(嘔血、黑便、血便)、肝性腦病(嗜睡、昏迷)、腹水
發布於 2022-12-11 00:42
0評論
肝硬化是引起門靜脈高壓的一種常見病。預防和治療門靜脈高壓症,能防止和改善上消化道大出血、腹水和脾功能亢進。      門靜脈高壓症的治療有以下幾種方法:1、手術治療:治療門靜脈高壓症常用的手術方法有斷流術和分流術,能比較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門靜脈高壓所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斷流術,就是截斷流向食道的高壓血流,使食道的血管內的壓力下降,從而防治食管下端曲張靜脈破裂出血。這種手術常同時把脾臟切掉,這樣就減
發布於 2023-01-19 18:31
0評論
1、肝硬化胃出血臨床上以食道-胃底部形成的曲張靜脈最常見,而此通道也是最容易發生破裂出血的。所以肝硬化胃出血一般都是發生在這一通道的。 2、肝硬化病人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血,一般都會出現嘔血,也有一大部分人會出現大口的吐鮮血並且常混有血塊,這就提示我們為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同時也會嘔出咖啡渣樣或黑紅色血液。當出現黑便,柏油樣粘稠黑亮便,暗紅色血性便,往往提示出血量較大,這時病人常出現頭昏、眼花、
發布於 2023-01-05 04:31
0評論
門靜脈高壓症是肝硬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病理生理環節,也是肝硬化失代償期的重要臨床表現之一。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通過在月幹靜脈與門靜脈之間的肝實質內建立分流道,以微創的方式,從結構上顯著降低門靜脈阻力,是降低肝硬化患者門靜脈壓力的關鍵措施之一。選擇恰當病例,可有效減少食管胃靜脈曲張再出血和腹水復發
發布於 2022-10-02 18:15
0評論
食管胃底靜脈出血往往是肝硬化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其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在短時間內如得不到及時治療,常威脅病人生命。造成突發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病人本身因素不可忽視,如暴飲暴食、嗜酒、進食粗糙、堅硬食物等,都是造成突發出血的常見原因,因此,肝硬化病人的自身保養對降低突發食管胃底靜脈出血起重要作用。大家都知道,正常人的食管粘膜呈橘紅色,血管呈細網狀分佈,是不會發生曲張的,只有當門靜脈高壓時食
發布於 2022-12-08 09:42
0評論
原發性肝癌(簡稱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死亡率佔癌症死亡率的第三位,我國肝癌病人絕大多數是在病毒性肝炎背景的基礎上發生,其中約90%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約10%~30%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證據;合併肝硬化者佔85%~90%,其中絕大多數為乙型和(或)丙型肝炎後肝硬化。由此可見,原發性肝癌與肝硬化關係密切,而肝硬化又多伴有門靜脈高壓,資料表明,約90%的門脈高壓症病因與肝硬化等肝臟疾病有關
發布於 2022-12-11 01:3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