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26 09:42

   (一)發病原因

  肝癌的病因,經過許多研究,雖有一定認識,但其原因迄今尚未明瞭,目前研究認為致病因素:

  1、肝硬化肝細胞肝癌的患者約80%合併有肝炎肝硬化,而且多數病人是大結節性肝硬化,這可能由於肝細胞變性壞死、間質結締組織增生、纖維間隔形成、殘留肝細胞結節性再生,形成小葉,在反覆增生過程中肝細胞可發生變異最終導致癌變。

  2、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與肝癌的關係較為密切,HbsAg陽性的病人,肝癌發生率明顯高於HbsAg陰性病,丙型肝炎與肝癌的發生也有密切的關係。

  3、含有黃麴黴素的食物被攝取後,經消化道吸收,到達肝臟,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繼而增生癌變。

  4、化學致癌物現已明確的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等。

  5、機體的免疫狀態肝癌的發生一般和抗體的免疫功能低下有關,尤其是和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有著密切的關係。

  (二)發病機制

  肝母細胞瘤多為單病灶、位於肝右葉。可有或無包膜、切面灰白至棕色,有出血、骨化及壞死區。1967年Ishak和Gkunz將肝母細胞瘤分為兩型:上皮型和上皮-間葉型。純上皮型腫瘤呈結節狀,切面均勻一致,由兩類細胞組成。其一為胎兒型細胞,形似胎肝細胞、常排列成兩個細胞厚的不規則肝板。細胞大小不一,但常小於正常的肝細胞,胞漿嗜酸性,含糖原。核圓形或橢圓形、嗜鹼性,有少數核分裂象。其二為胚胎型細胞、分化稍差,排列成束狀、細胞小而染色深,胞漿少、含少量或不含糖原。核染色深,常見核分裂象。混合型腫瘤切面由膠原纖維分隔呈分葉狀、可見胎兒型細胞和胚胎型細胞分佈區,由網狀纖維支持。原始間葉細胞為長梭形,胞漿少,可見骨樣組織。

      近年,CCSG(Children’sCancerStudyGroup),SWOG(Southwest Oncology Group)和POG(Paediatric Oncology Group)根據Weinber和Finnegold的建議將肝母細胞瘤分為胎兒型、胚胎型、粗梁型和小細胞未分化型(間變型)。肝細胞癌含有分化好的大多角形細胞有嗜酸性胞漿,細胞形成肝索結構,周圍被血管竇包繞。兩種腫瘤均可見髓外紅細胞增生灶,也多侵犯肝右葉,約半數病人腫瘤侵及右及左葉或為多中心性。最常轉移到肺,腹腔內局部擴散也不少見。較少見的是轉移到中樞神經系統。 

肝臟腫瘤發生的病因相關文章
肝癌是目前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肝癌年死亡率佔腫瘤死亡率的第二位,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目前認為原發性肝臟腫瘤與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黃麴黴素等某些化學致癌物質和水土因素有關。而我國是乙肝大國,我國的肝癌多在乙肝肝硬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也就是常見的“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丙肝後也會發展為肝癌。目前肝癌主要治療手段:1、手術治療:(1)手術切除(目前肝癌首選和最有效的方法):早期肝癌手
發布於 2023-01-09 21:51
0評論
1.先天性發育異常肝血管瘤的發生是先天性肝臟末梢血管畸形所致,在胚胎髮育過程中由於肝血管發育異常,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形成肝血管瘤。 2.激素刺激學說女性青春期、懷孕、口服避孕藥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長速度加快,認為女性激素可能是血管瘤的一種致病因素。 3.其他學說有人認為毛細血管組織感染後變形,導致毛細血管擴張,肝組織局部壞死後血管擴張形成空泡狀,其周圍血管充血擴張;肝內區域性血循環停滯,致使血
發布於 2024-01-18 14:23
0評論
1、缺碘與高碘:缺碘或高碘都是引起甲狀腺瘤的發病原因。有研究資料顯示,地方性甲狀腺腫的流行地區,甲狀腺瘤的發病率較高,經補充碘,地方性甲狀腺腫的發病率得到控制後,甲狀腺瘤的發病率亦隨之下降。在缺碘地區發病多為甲狀腺濾泡癌而高碘地區為乳頭狀癌,但這些原因均有待深入研究。 2、情志不暢:憂愁、思慮、抑鬱、憤怒,造成肝鬱氣結,肝失條達,肝木乘土,則脾不健運,痰溼在體內停留;或肝鬱化火,煉灼全身津液成痰
發布於 2023-04-20 23:53
0評論
脾臟原發性惡性腫瘤臨床上較脾臟良性腫瘤更為少見,據統計脾臟原發性惡性腫瘤僅佔全部惡性腫瘤的0.64%。脾臟原發性惡性腫瘤均為肉瘤,如淋巴瘤、血管肉瘤等。根據起源組織的不同,國內文獻多將其分為3大類,即脾原發性惡性淋巴瘤、脾血管肉瘤及脾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 脾臟腫瘤的起因尚未完全闡明,但研究發現了一些脾腫瘤發生的可能相關因素,如感染因素(某些病毒、分枝桿菌、瘧原蟲等)、遺傳因素及其他脾臟慢性疾病等
發布於 2023-12-22 04:38
0評論
陰道腫瘤的病因至今仍不明瞭。流行病學的資料研究認為與如下因素有關。 陰道腫瘤病理切片 1、慢性刺激:原發性陰道鱗癌常發生於後窟窿,認為可能與子宮脫垂病人長期使用子宮託、陰道白斑或局部炎症刺激有關。 2、盆腔放射治療:原發性陰道癌約有20%以上病人曾有盆腔放射治療史。一般認為宮頸癌放射治療後10~40年可發生陰道細胞結構不良或陰道癌。40歲以下盆腔放射治療病的婦女,陰道癌的發生率較高。 3、病毒
發布於 2023-05-07 09:33
0評論
多數病因不明,有先天及後天等因素,如痣類(主要是色素痣)為先天性疾病。皮膚癌是由於多種內在及外在因素協同作用引起組織細胞異常的反應性增生。其中外在因素包括化學致癌物質、紫外線、電離輻射、病毒感染等。內在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免疫缺陷等。已知紫外線的照射是皮膚的一個重要致癌因素,例如接近赤道地區人群中的皮膚癌發病率較遠離赤道地區的發病率高。白種人表皮中黑色素細胞產生的黑色素少,對紫外線的防護作用差,因
發布於 2023-12-17 12:13
0評論
超聲發展到現在,經歷了A超、B超、dopller超聲(即彩超)、超聲造影還有三維立體超聲。目前,最常用的超聲檢查手段的是彩超。彩超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尤其是在實質性臟器的檢查和治療上,比如肝臟。通過彩超,我們肝外科醫生可以瞭解肝臟的大小、質地、主要血管的部位、內徑以及血液流速和流量。最重要的是,可以檢查病變的位置,性質,大小,以及與周圍臟器血管的關係。彩超檢查結合其它影像學檢查如CT、MRI可以
發布於 2023-01-26 12:22
0評論
超聲檢查(Ultrasonography,US)因其獨特的優勢,被列為肝臟疾病診斷的首選篩查方法和消融治療的常用引導手段之一。2008年,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推薦在高危人群中,超聲聯合血清甲胎蛋白檢查可作為肝癌篩查的理想手段。超聲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是近年來超聲醫學領域的革命性突破,能顯示肝內局灶性病變的動態血流灌注,極大地提高了對肝臟
發布於 2023-03-25 14:11
0評論
1、飲食因素:飲食因素與直腸息肉的形成有一定的關係,特別是細菌和膽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礎。 2、遺傳因素:一般認為,息肉形成與基因突變和遺傳因素有密切關係,從目前研究情況表明,突變基因可以由父母遺傳給後代子女,在遺傳機會上男女是均等的,沒有性別差異。 3、炎症刺激:直腸粘膜長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腸粘膜的息肉生成,這是由於腸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腫,糜爛潰瘍癒合之後,導致疤痕逐漸收縮,形
發布於 2023-11-12 00:36
0評論
激素簡介性激素與人類常見的一些惡性腫瘤的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例如有女性的乳腺癌、子宮內膜癌,以及男性的前列腺癌等。最初,1896年一個叫Beaston的人發現乳腺癌患者被切除卵巢後腫瘤縮小,1941年Huggings發現前列腺癌患者切除睪丸後腫瘤退縮,由此發現激素水平與腫瘤之間存在相關性。同樣,病理生理學的研究也證實人體的激素如一些生長因子,會刺激組織的上皮細胞生長、分化。如果生長分化過度,就會
發布於 2023-03-20 04:4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