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節奏的加快,心房顫動(房顫)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已經成為一類嚴重威脅大眾健康的疾病。
房顫是心肌喪失了正常有規律的舒縮活動,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協調的微弱蠕動,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縮。房顫按時間劃分,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慢性房顫又可分為陣發性、持續性和永久性房顫。如果房顫發生後可以自行終止,就稱為陣發性房顫。如果發作後不能自行終止,但可經治療後終止,就稱為持續性房顫,一般房顫持續三週以上為持續性房顫。如果經治療後也不能終止,就是永久性房顫。房顫按病因劃分,可以分為繼發性房顫和特發性房顫,繼發性房顫主要由心臟或其他部位疾病而引起,包括風溼性心臟病、冠心病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目前主要通過治療基礎病變而得到改善,或於術中同時糾正房顫。特發性房顫的原因目前仍是學術界研究的重點,近年來射頻消融手術已成為了治療特發性房顫的主要方法。目前我國房顫患者約為900萬,其中陣發性和特發性房顫所佔的比例高達1/3以上,這些病人忍受著房顫發作時的心悸、胸悶等嚴重症狀,承受著心房內血栓形成而引起中風的風險,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房顫發作的頻率會逐漸頻繁,每次發作持續時間會越來越長,致使患者心臟功能減低、中風發生率上升以及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因此,對於房顫的治療目前已經越發顯得緊迫,並且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心血管疾病領域中的一個研究重點。
治療房顫的迷宮手術經歷了一個從繁瑣到簡化、從探索到成熟的過程。現代研究認為房顫的發生可能主要源於肺靜脈和左心房的交接部位,通過隔離肺靜脈至左心房的電傳導,就可以打斷不正常的傳導環路從而恢復正常的竇性心律。
導管射頻消融治療房顫本質上就是根據這一原理,用介入治療這種微創的方法,用射頻消融來阻隔肺靜脈至左心房的電傳導,以期治癒房顫。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創傷較小,但是同時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尤其是總體治癒率不是太高(約50%左右),費用約7-10萬元。
微創房顫消融手術的治療理念也是基於這一原理,通過雙側胸壁的小切口,在心臟表面上直接對房顫的發生與維持相關的關鍵區域進行射頻消融治療,以達到理想治癒的目的。這種方法較以前手術創傷明顯減少,所以目前已能被醫務人員及病人普遍接受。目前我院已經廣泛開展了這種手術,總體治癒率可達到80-90%,微創手術的整體平均耗時約3小時,病人術後疼痛較輕,恢復明顯加快,平均術後住院日期為5-6天,平均住院費用為3-4萬元。
總之,微創心臟外科手術治療房顫雖然目前還處於發展階段,但是就國內施行治療的早期效果和目前國外已有的經驗來看:與導管消融相比,其較高的單次治癒率、低併發症率,低費用的特點,使這項新型治療手段有著令人鼓舞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