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28 08:22

  “老”糖友在與疾病鬥爭的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感受到病情的變化及治療過程,有了許多經驗,但是這些經驗如果不加以分析,或者沒有系統的醫學知識補充而盲目指導自己和別人,也會造成不良的後果。那麼,哪些方面可以 “醫”,哪些方面不可以“醫”?在“醫”的同時,有甚麼原則和注意事項?

  1、診斷

  可“醫”――是否患有糖尿病

  體檢發現血糖偏高時,需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空腹血糖及餐後血糖,或者進行糖耐量試驗,來確診是否是糖尿病。一般只要知道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就可以通過檢查結果來判斷他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不可“醫”――屬於哪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分型需要根據病史、症狀、檢查結果等情況綜合考慮和判斷,這需要醫生來診斷。在門診我遇到過很多患者說自己是2型糖尿病,我問診斷依據是甚麼?大多回答“我是成人,血糖不是很高,2型多見”。其實,光靠這些是不能分型的。分型要根據起病情況、酮症發生、胰島素功能狀況以及一些關於胰島的免疫抗體指標等情況等來綜合判斷。

  2、飲食治療

  可“醫”――分享飲食經驗

  糖尿病的飲食治療是糖尿病綜合治療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治療手段,是要終生堅持的,不可有一餐忽略。關於這一方面,“老”糖友可以向他人傳授自己的經驗。如: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含糖量高,哪些升糖指數高,食物的分配及總量等。

  不可“醫”――合併其他疾病或併發症時的飲食

  但是,如果患者合併一些其他疾病或併發症,如:高尿酸血癥、蛋白尿、腎功能衰竭等,需要特殊的食物要求,就必須有醫生的指導。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在控制飲食過程中因不能過多吃澱粉類物質,開始常常飢餓,此時可以多吃豆製品以防飢腸轆轆。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他有高尿酸血癥或者大量蛋白尿的情況下,推薦他吃豆製品會加重病情甚至出現腎功能衰竭。

  3、運動治療

  可“醫”――選擇合適運動方式

  運動是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之一,可以降低血糖、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減輕體重、降血脂、緩解輕中度高血壓、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鬆等,運動方式可選擇步行(散步)、慢跑、游泳、太極拳、爬樓梯、騎自行車等。“老”糖友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自行選擇或指導他人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以及甚麼時候運動、運動的強度和時間如何把握、運動時有哪些注意事項等。

  不可“醫”――合併其他疾病或併發症

  如果患者合併一些其他疾病或併發症,應根據病情,在醫生指導下酌情運動。

  糖尿病患者常常合併有高血壓、冠心病等情況,當血壓控制良好,沒有心肌缺血的情況下可以適量運動。有一次老王對一個糖尿病患者說,運動是治療糖尿病最好的方法。我每天早上慢跑20分鐘,餐後血糖控制良好。結果他不知這個患者有冠心病,慢跑後出現心絞痛,急診到了醫院。

  4、血糖監測

  可“醫”――自測手指血糖

  血糖監測能幫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也可以讓患者成為自己的糖尿病醫生。首先,“老”糖友要知道血糖控制良好的標準,從而根據自己的病情決定監測血糖的頻率。其次,要分析是否存在影響血糖的因素如飲食、運動、睡眠情況、藥物服用情況、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等。第三,要明白各時間點血糖的意義。通過詳細的血糖監測及食物的記錄,“老”糖友可以幫助自己或他人瞭解某食物升高血糖的效應,指導飲食計劃。

  不可“醫”――測糖化血紅蛋白

  糖尿病患者生活中僅僅監測手指血糖還是不夠的,因為它具有瞬時性,不能反映一段時間血糖的總體水平。因此,每3個月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它可以反映三個月血糖的總體狀況,這就需要到醫院去檢查。

  5、及早發現併發症的蹤跡――可“醫”

  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併發症的發生。糖尿病有哪些併發症?哪些症狀表示可能發生了併發症?“老”糖友可以根據自己或他人的症狀,預警自己和他人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及早發現並確診併發症,及時治療。

  6、確定或更改治療方案――不可“醫”

  糖尿病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來決定。因為治療方案的確定,是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以前的用藥情況、血糖水平、胰島素功能、合併症情況、肝腎功能情況、藥物的副作用及作用特點等因素來做出決定的。醫生會根據每個糖尿病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這個決定,需要系統的醫學知識及臨床經驗,即使是“老“糖友,也不能為自己和其他患者做決定。實際生活中,有很多患者看到別人用某種藥效果好,自己也要求用,還有很多患者推薦他人使用自己用的藥,這些都是不恰當的。

久病成醫 糖友“行醫”有講究相關文章
在冬季,除了內分泌門診,呼吸道、泌尿、皮膚科等也多了很多糖尿病人,甚至有老糖友開玩笑說,冬季在醫院更容易見到老病友。他們除了到內分泌常規檢查拿藥,很大一部分還來治各種各樣的“感染病”。1、呼吸道感染殃及血糖冷空氣始終虎視眈眈,正常人尚且防不勝防,何況糖尿病人。胃口大開血糖更難控制的糖友;飲食苛刻導致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的糖友;下肢血管病變活動量減少的糖友等等,都是感冒呼吸道感染的預備役。同樣呼吸道
發布於 2022-10-19 18:24
0評論
概述 很多人患了糖尿病都是非常的擔心的,害怕出現其他的併發症,一聽有人說,糖尿病的患者可以通過運動的方式來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可以有效的促進疾病的調整,所以很多人患上糖尿病都會經常的運動其實運動也要適量,如果運動量過度也可能會引起身體不適的症狀,糖尿病的患者應該循序漸進地進行身體調養,這樣對人的健康有好處,可以起到緩解病情的效果。 步驟/方法: 1、 糖尿病的患者不要起得過早,很多中老年人或者
發布於 2023-06-10 03:32
0評論
概述 隨著現代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俗話說病從口入,許多疾病都是由於吃的不得當引起的。糖尿病患者的增多,讓越來越多的人對糖尿病並不陌生。人們只知道糖尿病是一種不治之症,但是,控制的好對人的身體沒有多大的危害,殊不知,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糖尿病對人的身體會造成很大的損害。控糖已成了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而在控糖的過程中,運動治療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步驟/方法:
發布於 2023-06-10 11:00
0評論
70歲的張先生有20年的糖尿病病史,目前早晚兩次注射胰島素。每天定時吃雙胍類降糖藥。平時,他也嚴格控制飲食,常常感到有飢餓感。有一天半夜,張先生突然渾身出汗,頭暈眼花,一測血糖發現只有2.3mmol/L。老伴知道他又低血糖了,馬上衝了一杯糖水並拿出了蘇打餅乾。張先生吃了糖水和餅乾後感覺舒服多了。但是,早上起來,測空腹血糖嚇一跳:9.2mmol/L!這忽高忽低的血糖,讓張先生感到手足無措。1、多吃
發布於 2023-02-18 02:16
0評論
節日期間,很多患者都無法抵擋住美食的誘惑,而且因為作息時間不規律等多種原因,血糖容易出現波動。到了節後,患者意識到了應該控制血糖,但由於降糖心切或者想當然,很容易進入節後控糖的種種誤區。誤區一:沒有出現不舒服,因而不重視。很多患者在面對疾病的時候大多都會靠感覺,如果沒有感覺不舒服,他們就不會覺得身體出現故障。然而,糖尿病是一個數字病,它必須通過監測血糖才能瞭解病情的變化。很多患者在患病初期都沒有
發布於 2022-10-19 18:04
0評論
概述 爺爺歲數大了,不知為甚麼最近老感覺不太舒服,爺爺年輕的時候身體挺好的,爺爺說現在歲數大了身體不行嘍,雖然鍛鍊身體的好處非常多,但對糖友而言,在下列三種情況下不宜進行持續的、較為劇烈的運動。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需要進行適當運動來控制血糖,延緩糖尿病及慢性併發症進展,但是某些糖尿病患者或在某些特殊階段並不適合運動,那麼哪些糖友不宜運動。 步驟/方法: 1、 患者一定要要注意,當出現血糖過高或過
發布於 2024-06-01 04:33
0評論
首先,2型糖尿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群,隨著年齡增大,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就低下。其次,糖尿病患者由於體內糖、蛋白質、脂肪等代謝紊亂,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引起各種組織器官功能缺失,造成機體免疫力低下,從而對外界各種細菌、病毒的抵抗力下降。所以一旦出現外界天氣變化,室內外溫差變大,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出現“感冒”,而且各種感冒症狀持續時間長,同時感冒又會加重糖尿病病情甚至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小病也要引起
發布於 2023-01-19 07:10
0評論
概述 與2型糖尿病相比,1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較重,常起病較年輕,多見於兒童,少數患者有成人發病。1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介導型糖尿病,患者往往有一些類型的人HLA。由病毒“感染”後,胰島B細胞胰島炎性改變的自身免疫機制引起的毒傷害,因此B細胞受損,不能分泌或分泌胰島素的量小。到目前為止,1型糖尿病必須用胰島素治療,口服藥物對1型糖尿病沒有影響。 步驟/方法: 1、 即使在疾病的初期階段可能對一
發布於 2023-04-21 17:13
0評論
概述 冬天的時候,很多有糖尿病的人就感覺到天氣舒服了。於是胡吃海吃。其實暴飲暴食不僅僅是糖尿病的人常見的壞習慣,而且也是其他健健康康的人非常不好的習慣。糖尿病的人本身就有喜歡吃糖,然後很容易餓的毛病。如果這個時候還胡吃海吃,隨隨便便去吃甜膩膩的食物的話,那麼血糖是會飆升。還容易骨折。“糖友”冬季為甚麼易骨折? 步驟/方法: 1、 “糖友”冬季的時候,其實是容易骨折。本身有糖尿病的人,血糖是比
發布於 2024-06-19 20:58
0評論
糖尿病不僅僅是高血糖那麼簡單,約有六、七成糖尿病患者會出現周圍神經病變。所謂周圍神經,指的是人體除腦部、脊髓以外的神經組織,負責人體的各種感覺、運動,還支配著人體的內臟活動。周圍神經受損,人體中很多功能會受到影響,還會出現多種多樣的症狀。醫生解釋,腳麻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早期典型症狀有幾個特點:1、從遠端開始;2、有對稱性;3、逐漸向上發展;4、除了麻,還會有襪套樣感覺、踩棉花感、蟻走感等。有
發布於 2023-01-24 08:4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