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應用於腹股溝疝修補的Bassini術式存在諸多不足,對引起這些不足的原因進行探索一直是外科醫生在進行的工作,並促使大家去重新思考與研究前腹壁的解剖,尤其是腹股溝區的解剖。這種對於腹壁解剖(包括形態學及功能學)的重新認識不僅有助於加強外科醫師對疝發生發展的瞭解,更重要的是可為外科醫生設計與實施手術提供指導與建議,特別是對某些存在變異的疝的治療幫助更大。
腹腔鏡技術的歷史演變
疝修補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古埃及時期。Bassini醫生開創了現代疝手術的新世紀。目前,外科疝修補技術包括開放或腔鏡技術,並且以合成補片應用為主流。當然,疝修補的演進與解剖學、外科手術技術進展密不可分。90年代初,腹腔鏡技術出現,並應用於微創疝修補術。最初,腹腔鏡用於膽囊切除術,隨後其他腔鏡技術也陸續開展起來。最早的腹腔鏡疝手術是IPOM(intraperitoneal placement of mesh)技術DD腹腔內直接放置補片。該技術最初很吸引人,並被研究者廣泛推薦。外科醫生髮現,手術過程簡單易學。但是隨訪結果並不樂觀:該項手術存在較多併發症和複發率。初步隨訪41個月後,腔鏡IPOM技術組的複發率為41%,而採用傳統前入路的對照組複發率僅為15% [ 1 ]。
隨後出現腔鏡手術方法是經腹腹膜前腔鏡疝修補術―TAPP (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approach)。這項技術模仿了在外科其他領域開展的腔鏡操作步驟和方法。全腹膜外腔鏡修補術DDTEP(the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technique),是繼TAPP技術後發展的新技術。該手術並未進入腹腔內操作和分離,因此短期內避免了意外腹腔臟器損傷的風險,長遠的優點是降低補片和腸管粘連機會。
統計表明,腹股溝疝約佔腹壁疝75%。流行病學發現,男性一生罹患腹股溝疝的風險為27%,女性為3%,由此可見,腹股溝疝手術是全世界範圍內最常開展的手術之一[ 2 ]。美國每年約有80萬病人接受疝手術治療。
根據絕大多數開放式手術和腔鏡手術隨機對照研究結果,歸納了腔鏡疝技術優缺點,並羅列如下:
優點:
l、 減少術後疼痛
2、 更早恢復工作
缺點:
l、 手術費用增加
2、 手術時間延長
3、 學習曲線更長
4、 醫生在開展腔鏡技術的早期複發率和併發症較高
雖然開放式無張力手術仍是腹股溝疝修補標準方法,但只要外科醫生接受充分訓練後,腔鏡疝手術也能取得和開放疝同樣的良好效果[ 4 ]。通過開放式手術和腔鏡疝(TEP)手術為期五年隨訪的比較,Eklund 等發現慢性疼痛發生率在腔鏡手術患者中為1.9% ,而開放手術患者為3.5%[ 5 ]。
定 義
腹腔鏡疝修補術指下述的三種技術之一:
全腹膜外腔鏡疝修補術(TEP):本章節將詳述此項手術技術。
經腹腔腹膜前腔鏡疝修補術(TAPP):該技術採用標準的腹腔鏡技術獲得氣腹,從而利用腹腔空間操作。先銳性切開腹股溝區的腹膜,然後鈍性剝離,從而暴露腹膜前空間。補片的放置和固定技術和TEP技術相同。最後步驟是將剝離好的腹膜縫合並恢復到正常的解剖位置。
腹腔內補片內置疝修補術(IPOM):採用腹腔鏡技術,將雙層防粘連補片覆蓋於肌恥骨孔區域並固定。腹膜前的區域無需進行解剖,分離的操作非常少。
TEP 和 TAPP 技術
目前最常採用的腔鏡疝手術是TEP和TAPP 技術 [ 6, 7 ]。 1990年Ger等率先報道腔鏡疝修補方法,當時僅單純地將網塞放置在腹股溝的缺損處[ 8 ]。隨後的數年中,這項技術逐步發展演變出兩種主要的腔鏡技術:全腹膜外腔鏡疝修補術(TEP)和經腹腔腹膜前腔鏡疝修補術(TAPP)技術,後者本章節將詳細介紹。TEP技術需要藉助Veress氣腹針或者充氣氣囊,在腹股溝管後方創建腹膜前空間,放置補片的步驟和TAPP技術相同。比較TEP和TAPP 技術,TEP的優勢是術後疼痛更少而且降低了腹腔內操作時帶來的併發症,但是TEP需要更高的技術要求,學習曲線更長。因為操作簡單的緣故,許多外科醫生開展腔鏡疝手術時,一般會優先選擇TAPP技術。這項技術也是IPOM技術直接演變進化而來。充氣球囊分離等技術的出現,使得TEP技術的逐步發展成熟,並且被越來越多的醫師所喜歡。TEP技術的設計理念避免直接進入腹腔,因而極大減少了補片和腸管粘連的風險。有些醫師更喜歡TAPP技術,因為操作方法簡單,解剖視野清晰,而且無需藉助特別的設備和器械。已經掌握腔鏡膽囊技術的科室均可開展TAPP手術。相當多研究都證明,比起開放式手術,腹腔鏡疝修補的優點是術後疼痛輕微、恢復工作和正常的活動更早。儘管如此,許多醫生沒有開展腹腔鏡疝技術,這主要基於以下諸多因素:首先相比Lichtenstein技術,掌握腔鏡疝技術需要複雜培訓。大多數沒有經歷特殊課程(包括取得資格和廣泛輔導)的醫師,在轉換到腔鏡技術操作時存在困難,所以目前只有約30%的腹股溝疝手術是採用TAPP 或者 TEP技術完成。其次,出於經濟因素的考慮,腔鏡手術收費比傳統的開放手術更貴。當然,兩種技術的費用比其他外科腹腔鏡手術便宜。這就促使外科醫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掌握這種技術。現在多數外科醫師在腔鏡膽囊手術上都積累相當多的經驗,足以開展TAPP技術。開放式疝手術和腔鏡疝手術的複發率都非常低,兩者隨機對照研究結果並無差異。研究表明,較大補片似乎有助於降低長期的複發率。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技術進步,腔鏡疝手術併發症非常少。大量隨訪研究發現,開放手術和腔鏡手術的併發症發生率幾乎相同。開放手術的併發症更多表現為腹股溝區血腫和外陰部水腫。腔鏡疝技術開展初期需要購買設備,從而增加額外費用[ 1 ],但是由於患者能更快恢復工作,從經濟學角度衡量,更有利於病人和社會。腔鏡疝的優點還表現在能夠同期探查和修補對側腹股溝疝,而且僅增加少量手術時間。
和腔鏡膽囊手術一樣,掌握腔鏡疝手術需要一定學習曲線時間,而且掌握TEP技術比TAPP需要更長學習曲線。已有其他腔鏡手術經驗的醫生更易度過學習曲線,且能夠降低這一過程中的併發症。
部分早期的研究認為腔鏡疝的複發率較高,並質疑其增加額外的費用。但是過去數年中,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經驗豐富和腔鏡手術純熟的外科醫生開展腔鏡疝手術,取得優勢顯而易見。
腔鏡雖然增加一定費用,但是這完全能被兩種優勢所彌補:更快康復到基本健康狀況和同期完成對側腹股溝疝手術。新技術和方法逐步避免術中使用昂貴器械(如擴張球囊和分離裝置),從而降低費用。
一些新技術使用了單孔技術和機器人技術,並減少操作需要的套管。這些報道認為,新技術和成熟的腔鏡疝技術同樣有效。但是這些技術是否已經取得了明顯的優勢還需要多箇中心的臨床實驗的證實。
腹腔鏡下疝修補的評估
發布於 2023-01-29 06:02
腹腔鏡下疝修補的評估相關文章
疝病無張力修補技術在國內推廣應用超過12年時間,開放的手術治療方式已經被廣泛的接受和應用,尤其是陳杰教授改良和倡導的局麻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技術,使很多疝病患者受益。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和治療理念的前進,微創腹腔鏡技術也迅速被應用於疝病的治療。眾所周知,微創技術是外科發展的大方向大趨勢,腹腔鏡技術是微創外科技術的代表和標誌,腹腔鏡技術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近些年,隨著醫患雙方對疝病治療的
發布於 2022-12-26 04:10
0評論
疝氣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病因學認為是人體腹股溝區的腹橫筋膜菲薄所致。目前就腹股溝疝的治療主流方法是使用補片的修補手術,患者在選擇手術方式時會面臨開放手術和微創-腹腔鏡手術兩種手術方式的抉擇。那麼兩種手術方法到底有甚麼不同呢,我就這一個疑問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解釋和說明。首先,兩種手術都需要使用補片,這是共同點,治療疝氣的效果總體上的統計結果大致相同。但是兩者在治療理念上有著很大的區別。開放手術,
發布於 2022-12-26 04:35
0評論
腹股溝疝俗稱"疝氣",包括直疝、斜疝和股疝。成人疝不可自愈,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開放手術是通過腹股溝區6-200px的切口完成操作,而腹腔鏡手術是在下腹壁打三個0.5-37.5px的小孔,將疝囊還納入腹腔,再用人造網片覆蓋疝氣突出的缺口。這個方法可同時覆蓋斜疝、直疝和股疝易發生的薄弱和缺損區,使疝複發率降至0.1%。微創腹腔鏡疝修補術傷口小,術後疼痛輕,恢復快,傷口感染的機
發布於 2022-11-24 23:06
0評論
造口旁疝的修補一直是外科醫生較為棘手的問題,常用的三種修補方法不僅創傷大,而且有其明顯的不足:造口缺損區域的直接縫合修補有較高的複發率;造口移位加缺損區域縫合修補,切口疝發生率較高,且存在新造口旁疝發生的可能;開放補片修補術雖可降低複發率,卻有因汙染而導致手術失敗的可能。近10年來,隨著腔鏡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修復材料和釘合器械的使用,應用腹腔鏡技術進行造口旁疝補片修補術取得了較好的早期結果。這裡
發布於 2022-12-01 06:41
0評論
腹腔鏡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但當這種技術用於腹股溝疝的治療時,其“微創”的特性就受到了爭議和挑戰。在傳統的觀念中,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學習曲線較長,需要全麻和腹腔鏡設備,費用較貴;而開放式手術操作簡單,切口本身就很小,且可在局麻下進行,因此就很自然的提出這樣的問題:“為甚麼要開展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一、 LIHR是不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手術?要開展LIHR,首先必
發布於 2023-02-09 02:22
0評論
兒童疝主要是先天發育問題,鞘狀突閉合不全形成腹股溝斜疝照片可見疝環口腹腔鏡下穿刺針帶線進行高位結紮,直視下、絕對高位結紮手術確保將復發降到最小可能 可以看到結紮後的疝環閉合消失,手術結束。 腹腔鏡兒童疝高位結紮術手術時間基本控制在10-15分鐘以內,儘可能減少麻醉、氣腹時間,患兒基本上術後6小時可以離院,手術總費用在3000元左右。
發布於 2022-12-26 03:45
0評論
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自1991年開展以來,在臨床上應用愈來愈廣泛,但隨之也產生了一些併發症。本文結合文獻報道和自身經驗,對LIHR的各種併發症發生的原因、預防和處理做一探討。術中併發症經腹腹膜前修補術(TAPP)和全腹膜外修補術(TEP)是LIHR的兩種金標準術式,這兩種方法都是“後入路”的“腹膜前修補”手術,熟悉和掌握腔鏡視野下腹膜前間隙的解剖特點是預防術中併發症的關鍵。一、血管損傷1、腹壁下
發布於 2023-03-10 14:06
0評論
腹股溝疝修補術也是最常見的外科手術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年進行的腹股溝疝手術約兩千萬例。歷經眾多外科醫生數百年的努力,直到十九世紀末才真正建立了現代疝外科治療。隨著對疝形成的病理生理過程認識的加深,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逐漸形成以Lichtenstein術式為代表的無張力疝修補術式。微創技術的發展,腔鏡技術逐步應用於疝和腹壁外科領域。在參考大量的循證醫學證據的背景下,2012年歐洲內鏡外科學會(EAES
發布於 2023-03-10 14:16
0評論
有不少病人乃至普外科以外的醫生會為各種手術是否選擇腹腔鏡而煩惱,比如在疝修補手術方式的選擇上,這似乎確實是一個問題。我們認為疝修補使用開放或腹腔鏡,這兩種手術方式各有優缺點,各有其相對適應症:1、腹腔鏡疝修補術相對而言刀口較小而分散,因此創傷較小,疼痛較輕,近期恢復較快。但小刀口有三個(行雙側疝修補術時並不增加刀口),且在相對暴露的位置;基本都採取全麻,有全麻相應的風險;可能進入腹腔操作,有腹腔
發布於 2023-01-16 05:26
0評論
【摘要】:目的總結利用達芬奇外科手術系統經胸行膈疝修補術的經驗和體會。方法在充分術前準備下,經氣管插管全麻下以達芬奇外科手術系統對一例膈疝患者行經胸的膈疝修補術,還納疝內容物,絲線縫合膈肌缺損。結果手術順利完成,歷時1小時20分鐘,術中未出現損傷肺、心臟及胸主動脈等副損傷,術後患者無發熱、膿胸及血胸等併發症,術後第7天順利出院,隨訪1月,無併發症發生。結論經過充分術前準備,達芬奇外科手術系統能夠
發布於 2022-10-03 10:3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