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針灸配合行為干預治療頸型、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頸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隨機分為四組,即單純電針組、電針水針組、溫針水針組和藥物對照組,接受針灸治療者同時給予拔罐和行為干預(經常做抬頭望月動作和糾正不良的睡眠習慣),通過症狀體徵評定量表,比較各組的臨床療效。結果 單純電針組、電針水針組、溫針水針組各治療組,治療4星期後的臨床控制率分別為30.0%、36.7%、33.3%,明顯高於藥物對照組10.0%;治療8星期後的臨床控制率分別為60.0%、80.0%、73.3%,明顯高於藥物對照組30.0%;治療或隨訪4個月後的臨床控制率分別為76.7%、86.7%、80.0%,明顯高於藥物對照組50.0%。結論 針灸配合行為干預是有效防治頸型、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解決方案,本法具有簡、便、易、廉的特點,可供臨床應用。
頸椎病也稱頸椎綜合徵,是指頸部扭傷或椎間盤退化、椎骨退行性改變引起神經和血管壓迫而出現的一系列症狀,是中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隨著現代從事低頭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電腦、空調的廣泛使用,人們屈頸和遭受風寒溼的機會不斷增加,造成頸椎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且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近年來我們在針灸科門診中進行一項小樣本隨機分組對比研究,總結如下。
1 、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20例,其中男45例,女75例;年齡最小27歲,最大75歲,平均年齡(50±13)歲;病程最短3 d,最長30年,其中1個月內29例,1~6個月28例,7~12個月12例,1~3年22例,3年以上29例。全部病例均為門診患者,各臨床醫師按患者來院就診順序和事先編好的隨機碼,將患者隨機分配入單純電針組、電針水針組、溫針水針組和藥物對照組,每組30例。
1.2 診斷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中頸型、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選擇病例。①有慢性勞損或外傷史,或有頸椎先天性畸形、頸椎退行性病變;②多發於40歲以上中年人,長期低頭工作者或習慣於長時間看電視、錄像者,往往呈慢性發病;③頸、肩背疼痛,頭痛頭暈,頸部板硬,上肢麻木;④頸部活動功能受限,病變頸椎棘突,患側肩胛骨內上角常有壓痛,可摸到條索狀硬結。可有上肢肌力減弱和肌肉萎縮,臂叢牽拉試驗陽性,壓頭試驗陽性;⑤X線正位攝片顯示,鉤椎關節增生,張口位可有鑿狀突偏歪,側位攝片顯示頸椎曲度變直,椎間隙變窄,有骨質增生或韌帶鈣化,斜位攝片可見椎間孔變小。CT及磁共振檢查對定性定位診斷有意義。
頸型
枕頸部痛,頸活動受限,頸肌僵硬,有相應壓痛點。X線攝片示頸椎生理弧度在病變節段改變。
神經根型
頸痛伴上肢放射痛,頸前屈或後伸時加重,受壓神經根皮膚節段分佈區感覺減弱,腱反射異常,肌萎縮,肌力減退,頸活動受限,牽拉試驗、壓頭試驗陽性。頸椎X線攝片示椎體增生,鉤椎關節增生,椎間隙變窄,椎間孔變小。CT見椎體後贅生物及神經根管變窄。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頸椎病的診斷標準,且病理分型屬頸型或神經根型者;②年齡在25~75歲之間。
1.4 排除標準
①年齡25歲以下,或75歲以上;②椎動脈型、交感型、脊髓型及混合型頸椎病,胸廓出口綜合徵、肩周炎、腕管綜合徵等;③X線攝片示椎間孔橫徑正常者,X線攝片示骨質增生非常嚴重,形成骨橋者;④伴有先天性畸形或脊柱側彎畸形,患有骨腫瘤或結核,伴有高血壓病、冠心病及其他嚴重內臟疾病。
1.5 剔除標準
①觀察中自然脫離者;②採用該治療方法有效,但患者為提高療效,採用其他治療方法或服用他藥,無法判定療效;③最終診斷不符合本症者;④治療2星期以上無效而停止治療或改用其他療法,應按無效處理,不得剔除。
1.6 適應證、禁忌證標準
適應證為頸型、神經根型頸椎病。禁忌證為伴有全身發熱、項背部局部皮膚潰瘍和嚴重皮膚出血者。
2、 治療方法
2.1 單純電針組
2.1.1 電針治療
主穴取C3-7夾脊穴,配穴取肩井、曲池、外關。操作方法為患者俯臥位,常規消毒各穴後,頸夾脊穴選用0.30 mm×50 mm毫針向脊柱方向斜刺,使針尖直達椎板骨膜,施提插捻轉補瀉法,使患者局部有輕微脹麻為宜,然後同側施以G6805-2型電針儀治療15 min,選連續波,頻率調節至1檔,強度以微見局部肌肉跳動,患者感覺舒適為宜。配穴按常規方法針刺,得氣後,留針15 min。
2.1.2 拔罐治療
出針後在項背部予拔罐治療10 min。隔日治療1次(每星期治療3次),10次為1個療程。
2.1.3 行為干預方法
①頸項適當活動。在放鬆情況下,做抬頭望月動作,即緩慢地讓頭儘量向後上方轉動,感覺到頸項、肩胛上部有輕微的酸脹感,每半小時做1次,每次1~2 min。②無枕(或低枕)仰臥。睡眠姿勢儘量採用仰臥位無枕頭或低枕頭。如用枕頭,可選用質材柔軟的墊子如手掌大小,墊於項部,切忌墊於枕部。
2.2 電針水針組
取穴針刺方法和電針治療、拔罐方法、行為干預同單純電針組。
水針治療取穴為X線攝片所提示的病變頸椎夾脊穴或壓痛點,一般多為C5或C6夾脊穴。患者取俯臥位,穴位皮膚常規消毒後,用5 mL注射器,牙科用6號針頭,抽取丹參注射液4 mL,用無痛快速進針法將針頭刺入穴位,緩慢推進或上下提插,直到出現得氣感時回抽針芯,如無回血即可注入藥液,每穴1 mL。出針後用幹棉球按壓2 min。隔日治療1次(每星期治療3次),10次為1個療程。
2.3 溫針水針組
主穴頸夾脊穴用溫針灸,患者俯臥位,常規消毒皮膚後,頸夾脊穴選用0.30 mm×50 mm毫針直刺1.5寸,得氣後施以清艾炷(段)溫針灸約15 min。其餘配穴針刺方法、水針治療、拔罐方法、行為干預同電針水針組。隔日治療1次(每星期治療3次),10次為1個療程。
2.4 藥物對照組
予莫比可片7.5 mg,每日1次口服;風溼骨痛膠囊6顆,每日分3次服。1個月為1個療程。
3 、 治療效果
3.1 臨床症狀體徵記分法[2]
①頸臂疼痛。頸臂重度疼痛,夜間難忍(3分);頸臂中度疼痛,影響工作與生活(2分);頸臂輕度疼痛(1分);正常(0分)。
②臂手麻木。明顯的過電樣竄麻,持續不減(3分);麻木持續不減,但程度較輕(2分);間斷性麻木,多在睡眠或晨起時出現(1分);正常(0分)。
③頸部功能活動。頸部活動功能明顯受限,後伸或側屈小於15°(3分),頸部活動功能中度受限,後伸或側屈小於30°(2分);頸部活動功能輕度受限,後伸或側屈小於45°(1分);頸部活動功能正常(0分)。
④頸椎病變節段棘突,或旁壓痛。壓痛重並伴明顯的上肢放射痛(3分);壓痛重上肢放射痛不明顯(2分);有壓痛無上肢放射痛(1分);正常(0分)。
⑤椎間孔擠壓試驗。有明顯的上肢放射痛或麻木(3分);有中度的上肢放射痛或麻木(2分);有可疑上肢放射痛或麻木(1分);正常(0分)。
3.2 療效標準
主要根據患者臨床症狀體徵積分的改善率進行判斷。
臨床控制 症狀及陽性體徵基本消失,頸肢體功能恢復正常,症狀體徵積分下降大於90%。
顯效 症狀及陽性體徵明顯改善,頸肢體功能恢復正常,症狀體徵積分下降70%~90%。
有效 症狀及陽性體徵好轉,頸肢體功能改善,症狀體徵積分下降40%~70%。
無效 症狀體徵無改善,症狀體徵積分下降不足40%。
3.3 治療結果
3.3.1 各組治療前後症狀計分比較
經F檢驗,治療前各組計分比較接近,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後4星期、8星期和4個月的計分與治療前比較,P<0.01,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無論針灸治療或藥物治療頸椎病均有療效。治療4星期後計分分析,針灸治療各組與藥物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8星期後計分分析,單純電針組和電針水針組與藥物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單純電針組和電針水針組的療效優於藥物對照組;隨訪或治療4個月後計分分析,溫針水針組與藥物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單純電針組和電針水針組與藥物對照組比較,P<0.01,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