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3 06:22

  淺表性膀胱癌在專業上指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其標準治療為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也有部分患者因為腫瘤位置、大小等關係而行膀胱部分切除術,少部分患者因為腫瘤惡性度高(如多發T1G3,合併原位癌,反覆復發)而行膀胱全切術。

  前面兩種治療方式均保留膀胱,也為膀胱腫瘤復發埋下隱患,如果不能及時發現並予以治療,可能發展為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淺表性膀胱癌術後必須行規範、密切的隨訪複查。

  複查的常見內容包括膀胱鏡、尿脫落細胞學以及盆腔影像學檢查。因為膀胱癌電切術後50-70%會出現復發,而復發大多(約80%)發生在術後2年以內,所以2年內複查較頻繁,每3月一次;3-4年每6月一次,之後1年一次。

  膀胱鏡檢查是有創傷的侵入性檢查,一直以來醫學家們都努力尋找新的無創方式來替代膀胱鏡檢查,直到現在它還是診斷膀胱癌的金標準。膀胱硬鏡因為要兼顧視野清晰和活檢等鏡下操作的需要,不可能太細,所以給患者(尤其是男性)帶來巨大痛苦。不少患者一聽說要做膀胱鏡,都是膽戰心驚。不過,膀胱軟鏡的出現大大緩解了這一情況,明顯減輕膀胱鏡檢查的痛苦,檢查過後尿道疼痛、血尿等情況罕見。而且,不論在鏡鞘大小還是在觀察角度上,軟鏡都優於膀胱硬鏡,大大減輕痛苦,並且沒有膀胱鏡觀察死角,降低漏診的可能。

  尿脫落細胞學在尿液中尋找癌細胞,如果發現癌細胞,可能來源於腎盂、輸尿管或膀胱及尿道。對於膀胱癌術後患者,來源膀胱的可能性最大,提示腫瘤復發或原位癌存在。可以發現膀胱鏡觀察不明顯的病灶,但敏感性較低。

  膀胱CT或MR,能評價膀胱及周圍組織情況,我們看到一些病例在膀胱內看不到腫瘤,而腫瘤卻向外復發生長,容易耽誤病情。所以建議6-12個月行一次CT檢查,排除這一可能。

  只要早期發現復發的膀胱腫瘤,大多仍能通過電切術治療,繼續行膀胱灌注等常規輔助治療。如果不定期複查,等到有症狀時可能已經失去保留膀胱手術機會,甚至出現轉移。

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術後複查相關文章
膀胱癌流行病學:癌症發生率被定義為每年每10萬人新診斷病例數。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惡性腫瘤。膀胱癌中男性發病通常是女性的3-4倍。在美國,男性膀胱癌是繼前列腺癌、肺癌、大腸癌後第四常見癌,佔所有腫瘤的6.6%;女性佔第9位癌,所有癌症的2.4%。大約75-85%膀胱癌侷限於粘膜層,臨床上將粘膜層腫瘤定義為Ta,原位癌CIS,或粘膜下腫瘤T1期。這類腫瘤被歸類於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
發布於 2023-03-22 21:16
0評論
一、定義通常所說的浸潤性膀胱癌指浸潤深度達到膀胱肌層或以上的膀胱癌,根據2002年AJCC的TNM分期包括T2-T4期的膀胱腫瘤,約佔所有初次診斷的膀胱腫瘤的20%左右,而大約15%-20%初診的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會進展為浸潤性膀胱癌。二、診斷1、症狀與體徵    間歇發作的全程無痛性肉眼血尿是膀胱腫瘤的典型症狀,但部分浸潤性膀胱癌可以下尿路刺激症狀為初發表現,甚至可以沒有血尿,出現這種情況往往
發布於 2023-01-08 11:11
0評論
二次電切在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診療中的意義 陳海戈*曹明潘家驊孫杰陳奇陳勇輝薛蔚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泌尿科上海200127上海仁濟醫院泌尿科陳海戈 摘要:[目的]:調查對於膀胱非肌層浸潤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在首次徹底電切4-6周後行二次電切的腫瘤陽性發現率以其相關因素。[方法]:回顧性分析了我院2004年3月到2009年6月進行的134例行二次電切的病例資料及隨訪情況。[結果]:134例二
發布於 2023-01-08 10:01
0評論
       2015年,歐洲泌尿外科學會(EAU)的肌層浸潤性和轉移性膀胱癌診療指南已更新至第3版,該指南由Witjes教授等編寫,更加強調多學科合作在肌層浸潤性膀胱癌(MIBC)中的重要作用。腫瘤分期和分級系統目前分期系統採用2009年國際抗癌聯盟(UICC)的TNM標準(原發腫瘤,區域淋巴結,遠處轉移),對於腫瘤分級,兼顧使用WHO1973年和2004年的分級標準。表12009年版UICC
發布於 2023-03-13 13:41
0評論
1、膀胱腫瘤電切後為甚麼一定要做化療藥物膀胱灌注?答:淺表性膀胱腫瘤行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後有10%~67%的患者會在12個月內復發,術後5年內有24%~84%的患者復發,可能與新發腫瘤、腫瘤細胞種植或原發腫瘤切除不完全有關。術後膀胱灌注治療可以大大降低由於腫瘤細胞播散而引起的復發。儘管在理論上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可以完全切除非肌層浸潤的膀胱癌,但在臨床治療中仍有很高的復發概率,而且有些病例會發
發布於 2023-03-18 04:11
0評論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統的高發性惡性腫瘤,據已發表的統計數據表明,發病率高居男性腫瘤病變第4位,女性腫瘤第9位。臨床上把膀胱癌分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Ta-1及原位癌Tis,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NMIBC)和肌層浸潤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MIBC)兩大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是腫瘤浸潤肌層的T2、T3、T4期腫瘤,其
發布於 2023-03-22 23:46
0評論
   患者:剛做完經尿道電切術,現在感覺還好請問電切後灌注甚麼藥最好,吡柔比星還是卡介苗還是絲裂黴素?如果用卡介苗的話,是不是就是小孩子打預防針的那種卡介苗呢?上海腫瘤醫院泌尿外科葉定偉:膀胱癌電切術後的灌注治療,有很多種藥物,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免疫製劑,包括卡介苗,干擾素,白介素等,另一類就是化療藥物,如吡柔比星,表柔比星,絲裂黴素C等。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原位癌及一些高度惡性的表淺性膀胱癌
發布於 2023-02-02 22:32
0評論
1、膀胱腫瘤的類型:根據病理類型,也就是組織來源,膀胱腫瘤可分為最常見的尿路上皮細胞癌,鱗狀細胞癌腺細胞癌,以及很少見的小細胞癌、癌肉瘤等;2、膀胱癌的分級:臨床上通常按惡性程度低到高,將膀胱癌分為乳頭狀瘤、低度惡性傾向尿路上皮乳頭狀瘤、低分級乳頭狀尿路上皮癌和高分級乳頭狀尿路上皮癌;3、膀胱癌的分期:多采用TNM分期標準分為:Tis原位癌;T。無浸潤的乳頭狀癌;Tl浸潤粘膜固有層;T2:浸潤肌
發布於 2023-01-08 21:06
0評論
患者:2009年3月份發現血尿,腎有囊腫,原以為是囊腫破列出現血尿,也有出現腰痛現像,2009年8月29日檢查結果:膀胱腫瘤,身體各方面均良好,膀胱CT平掃檢查所見:膀胱充盈良好,膀胱後下壁不規則增厚,突入膀胱內,膀胱外緣尚沅滑,膀胱清囊三角區正常,盆腔內未見明顯腫大淋巴結。像我父親這樣的情況能治好嗎?需要怎樣的治療方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姚旭東:目前,膀胱腫瘤的治療方式主要根據腫瘤肌
發布於 2023-03-22 21:31
0評論
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和術後膀胱灌注治療。手術治療主要包括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TUR-BT)、經尿道激光手術和光動力學治療。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有兩個目的:一是切除肉眼可見的全部腫瘤,二是切除組織進行病理分級和分期。TUR-BT術應將腫瘤完全切除直至露出正常的膀胱壁肌層。腫瘤切除後,建議進行基底部組織活檢,便於病理分期和下一步治療方案的確定。有報告T1期膀胱腫瘤術後2周~6
發布於 2023-03-18 05:3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