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表性膀胱癌在專業上指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其標準治療為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也有部分患者因為腫瘤位置、大小等關係而行膀胱部分切除術,少部分患者因為腫瘤惡性度高(如多發T1G3,合併原位癌,反覆復發)而行膀胱全切術。
前面兩種治療方式均保留膀胱,也為膀胱腫瘤復發埋下隱患,如果不能及時發現並予以治療,可能發展為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淺表性膀胱癌術後必須行規範、密切的隨訪複查。
複查的常見內容包括膀胱鏡、尿脫落細胞學以及盆腔影像學檢查。因為膀胱癌電切術後50-70%會出現復發,而復發大多(約80%)發生在術後2年以內,所以2年內複查較頻繁,每3月一次;3-4年每6月一次,之後1年一次。
膀胱鏡檢查是有創傷的侵入性檢查,一直以來醫學家們都努力尋找新的無創方式來替代膀胱鏡檢查,直到現在它還是診斷膀胱癌的金標準。膀胱硬鏡因為要兼顧視野清晰和活檢等鏡下操作的需要,不可能太細,所以給患者(尤其是男性)帶來巨大痛苦。不少患者一聽說要做膀胱鏡,都是膽戰心驚。不過,膀胱軟鏡的出現大大緩解了這一情況,明顯減輕膀胱鏡檢查的痛苦,檢查過後尿道疼痛、血尿等情況罕見。而且,不論在鏡鞘大小還是在觀察角度上,軟鏡都優於膀胱硬鏡,大大減輕痛苦,並且沒有膀胱鏡觀察死角,降低漏診的可能。
尿脫落細胞學在尿液中尋找癌細胞,如果發現癌細胞,可能來源於腎盂、輸尿管或膀胱及尿道。對於膀胱癌術後患者,來源膀胱的可能性最大,提示腫瘤復發或原位癌存在。可以發現膀胱鏡觀察不明顯的病灶,但敏感性較低。
膀胱CT或MR,能評價膀胱及周圍組織情況,我們看到一些病例在膀胱內看不到腫瘤,而腫瘤卻向外復發生長,容易耽誤病情。所以建議6-12個月行一次CT檢查,排除這一可能。
只要早期發現復發的膀胱腫瘤,大多仍能通過電切術治療,繼續行膀胱灌注等常規輔助治療。如果不定期複查,等到有症狀時可能已經失去保留膀胱手術機會,甚至出現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