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甚麼叫病恥感
1963年,外國人Goffman首先提出了羞恥感的概念,用“stigma”一詞表示羞恥感,“stigma”源於希臘語,本意是烙印,表示人身體上的某一個特徵,而這個特徵代表了這個人某些不良的道德特點,即“極大的玷汙某人名譽的特徵”。Goffman形容這是一種恥辱的特徵,這種特徵將一個完整的、正常的人變為了一個被玷汙的打了折扣的人。此後病恥感的概念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醫學領域,如艾滋病、精神疾病等。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西方不同領域的學者開始了對精神疾病病恥感現象的研究,病恥感的概念變的多樣化,內容也更加豐富。有些學者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對病恥感概念去開展的研究:認為作為精神疾病病恥感的核心表現,其認知和行為特徵包括三個方面:社會刻板印象、偏見以及歧視。社會刻板印象是指整個社會對精神疾病的一種固化的認知,而偏見則是社會刻板印象在認知和情感上表現出的結果,歧視則是偏見在行上表現出的結果”。有些學者則從社會學的角度去描述精神疾病的病恥感,“當被貼上標籤,刻板印象、孤立、地位喪失和歧視這些過程發生時,羞恥感就出現了”。
2007年,華人Yang LH在西方國家現有的精神疾病病恥感理論基礎上,首次闡述了病恥感理論在華人社會文化中的發展,他描述了三種在精神疾病患者身上產生病恥感的機制:直接對個人的歧視、患者對負性的刻板印象的內化及社會制度上的歧視。在此基礎上,作者探討了孔子學說,“面子”以及中國傳統的對精神疾病輕蔑的態度對病恥感的影響,揭示了在華人社會患者的病恥感體驗可能更加強烈。
2、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恥感基本狀況
2.1 社會公眾態度 由於歷史文化和對疾病本質認識的原因,社會公眾對精神疾病患者往往持排斥態度。女性比男性、學歷高者比學歷低者更少認同精神疾病患者有病恥感體驗。青少年者如果患有精神疾病,其病恥感體驗會同樣比較明顯。國內2001年高氏調查發現,患者自身對精神病患者的社會價值持最積極的態度,家屬對精神病患者的社會貢獻並不樂觀,而社區居民對精神病患者持最悲觀和最消極的態度,精神科醫護人員則對精神病患者的社會價值以及是否要限制精神病患者的社會活動等的看法上比患者和家屬悲觀,但較社區居民的看法更為開朗。
2.2 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恥體驗 很多精神疾病患者都有關於羞恥感的經歷和感受,有一半的精神病患者承認自己曾受到單位不公正對待,受到同事或同學的歧視,被鄰居看不起,並導致戀愛或婚姻失敗,這其中歧視看作是病恥感的重要部分。
3、如何應對精神疾病所帶來的病恥感
3.1 普及國人精神疾病及心理健康相關知識偏見,歧視來自於對精神疾病的不瞭解,對精神疾病相關知識的不認知,同時目前人們對身體健康過度關注,中國人越來越注重“養身”,而對心理健康重視不夠,很少有人會想到去關注自己心理是否健康。實際上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健康的新的標準:“健康是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
3.2 消除精神病人的‘病恥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全社會應該理解關心精神病人,消除對精神病的恐懼和歧視,絕對不能讓患者隨生隨滅,脫離社會。因為精神病也是一種病,經過治療,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另外,患者家屬也要充分相信醫生的職業道德,不會將病人的隱私散播。
3.3 改變對精神疾病的認知態度,要把精神障礙當成普通疾病,理解堅持治療,恢復社會功能的重要性 對於精神障礙患者而言,他們首先是害怕,怕周圍的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後歧視自己;而周圍的人則怕患者危及自己。周圍的異樣眼光,給患者造成了極大壓力,阻礙了他們正常就醫,迴歸社會,恢復社會功能。實際上,精神障礙(包括失眠、抑鬱和焦慮障礙)其實就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這些病就像高血壓、胃腸炎一樣普通。它的病因60%-70%來自於大腦神經遞質的功能失調,30%才是外界(主要是心理壓力)的影響。可社會大眾卻顛倒過來,一說精神障礙就認為是壓力造成的,反倒忽略了大腦出毛病這個事實。“要讓患者安於看病,必須消除外界的不理解。既然是有病,就要按醫學要求治療,
3.4 消除一些“誤區” 誤解一:有些病人肯來看病,卻不肯吃藥,以為和醫生聊兩句就能好。從專家角度來看,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焦慮、抑鬱、失眠,如果自己能調整過來,一般不會到醫院來看病。如果自己不能調整,醫生也不可能用三言兩語就讓其精神障礙好轉。所以只要患者症狀達到一定的醫學臨床診斷標準,就應該按醫學程序治療。然而,客觀現實是患者不願意吃藥,或吃一段時間就停藥,從而造成病情加重或反覆,用藥的時間就得進一步延長,這種情況非常普遍。以抑鬱症為例,治療分為急性期、鞏固期和維持期,分別需要三個月、六個月和6-8個月以上的用時藥間(維持期的長短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特徵及發作次數而定)。聽從醫囑堅持治療的,或許在一年或一年半後就能慢慢減藥。但若自行停藥後再次發病,用藥時間就得延長。三次發病的人,可能要終身用藥才能控制疾病。誤解二:有的人吃精神藥物,甚至只是安眠藥,旁邊的人看了就會說別吃,吃了會‘變傻’。其實,國內精神類的藥物基本都是緊跟國際標準,其安全和療效性都有相當高的保證,絕不可能導致吃藥變傻這麼嚴重的後果。很多人不理解,特別是剛開始失眠、抑鬱的人,把精神類藥物當成毒藥,生怕吃多了有問題,事實上,服用精神類藥物原則上不會造成心、肝、腎等大的損害,只是100個人中可能有8-10人會出現打呵欠、胃腸不舒服等症狀,可以通過換藥或改變服藥方式來解決。
3.5 運用精神超脫心理治療方法應對病恥感 老子、莊子提倡的理想人格:“超世脫俗的、尊重自然人性與個性自由”;主張:見素抱樸、返璞歸真、少私寡慾。林語堂:“道家學說給中國人心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家學說的哲學造詣,遠在儒家之上,撰寫《中國科學史》(10卷)的英國學者李約瑟說:“中國人的特性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來自道家的超傳統。中國如果沒有道家,就像大樹沒有根一樣。”道家處世養生原則兩千餘年來,經久不衰,現代仍有積極的保持心身健康以與改善社會人際關係的意義。精神超脫心理治療方法:“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少私寡慾,知足知止;知和處下,以柔克剛;返璞歸真,順其自然”
3.6對青少年抑鬱要加大關注 很多青少年雙相抑鬱障礙患者表現為不願學習,一上學就跑回家,家長以為孩子厭學,先是自行開導,接著去做心理諮詢,再不行就休學,就診之前拖了很長時間,等來醫院的時候病情已經相當嚴重了。如果能早點往抑鬱障礙方面考慮,到醫院檢查一下,對抑鬱的治療就會更及時有效。家長不要以“病恥感”來回避對孩子的治療,越早確診和治療,只會對孩子的身體和學習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