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5 04:52

  中青年人是社會和家庭的核心、骨幹,但他們的身體健康往往易被忽視,近年來在耳科門診,中青年求診的人數逐年上升。漸漸引起人們的關注,有調查表明中青年商務人士的耳病發病幾率較高,27%的白領人群的耳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壓力大導致發病率上升,現在大多數中青年人工作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很大,生活無規律,壓抑的情緒得不到釋放,許多白領男性應酬多,飲酒、吸菸,易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也會導致耳疾。平時如果不注意,都會讓耳朵受害。那麼中青年人常見的耳部疾病有哪些呢?
  一、聽力下降:
  噪聲性聾:去迪廳蹦迪、到KTV飆歌、在嘈雜的遊藝廳打遊戲……這些年輕人熱衷的種種流行時尚,讓他們沉浸在龐大的噪音中樂此不疲,卻不知其中隱藏著巨大的危害,長時間受到高強度聲音的影響特別容易導致聽覺衰弱,產生耳疲勞,甚至出現失聰。
  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大約有超過10%的年輕人由於各種原因而聽力下降。雖然每個人對噪音的概念不盡相同,但人的聽覺能承受的最強聲音通常在90分貝,超過這個分貝,即使自己感覺不出來,脆弱而敏感的內耳也會受到損傷。一般講在90分貝噪聲環境中逗留1個小時,即可造成暫時的聽力下降。然而,歌廳、迪廳和遊藝廳的聲音強度卻超過了115分貝,大部分人離開這樣的環境,會明顯地感到昏眩和頭痛,這就是聲音汙染引起耳朵受損的表現。不規律、強刺激性的噪聲對聽力傷害非常大,開始出現高調耳鳴,逐漸由間歇性變成持續性,最後失聰。娛樂的目的是放鬆,在噪音裡卻只能更加疲勞。別在這種強噪音的環境中呆得時間太長,隔半小時、就到外面透透氣,緩解一下耳朵的壓力。
  另外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整天聽MP3,小巧時尚的MP3雖倍受人們青睞,但當你沉醉於美妙音樂之中,MP3卻是一個無形殺手,損害著人們的聽力健康。現在的MP3動輒播放8至12小時,而新一代的MP3聲音輸出功率較舊式的優勝,一般可高達115分貝,小小機器發出的聲浪,可以超過開動電鋸的噪音。。使用MP3的人士,大都喜歡把聲音推高遮蓋四周環境聲,以在地鐵車廂或繁忙交通道路為例,背景噪音約85至100分貝,要蓋過背景聲,音量往往高於100分貝。研究顯示,不應在100分貝噪音環境中超過15分鐘,否則聽力受損,然而,甚少人會一天內只用MP3聽15分鐘音樂。部分年輕人喜歡把MP3的音量調至極高,產生全身震盪的感覺,這些不良習慣會破壞聽覺,但由於損害並不是實時可見,容易被忽略。
  突發性聾:突發性耳聾在我國的發病率正呈上升趨勢,且發病年齡正年輕化。過去45歲以上人群多發,而現在20來歲甚至更小年紀也時有發現。據統計,在突發性耳聾患者中,中青年患者,特別是中青年腦力勞動者、公司白領、學生等群體,佔患病人總數的25%-30%,並且這個比例還有逐年增多的趨勢。生活方式致耳聾年輕化,突發性耳聾又稱特發性暴聾,是指聽力突然減退,1-2日即可達到耳聾最高峰乃至全聾。可是近年由於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致使突發性耳聾發病率明顯上升。過於勞累、情緒波動大、工作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是年輕人患突發性耳聾的常見原因。學習工作壓力大,易造成貧血、神經功能失調、內分泌失調等疾病,而突發性耳聾就是其中一種症狀。在突發性耳聾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致病因素就是病毒感染,目前正值春季,是腮腺炎的高發季節,而腮腺炎也是造成耳聾的原因之一。

  及早就醫治癒率達70%

  目前,突發性耳聾是少數幾個能夠通過藥物治癒的神經耳聾之一。因此,一旦出現了持續耳鳴頭暈、聽力下降等症狀,最好三天內就到醫院就診。儘管恢復的程度不一樣,但是治療得越早效果越好。如果長時間沒有得到醫治,就會造成器官長時間缺血而造成永久性的損傷。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突發性耳聾的自愈率在1/3左右,一部分人不需要治療就可以自然康復,這使得不少突發性耳聾的患者心存僥倖,以為平時無病無痛,短時間出現耳鳴、聽力下降這樣的問題算不上是疾病,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以致耽誤了治療。然而,因為個體差異,並非所有人都能自然恢復。為此,一旦出現有耳聾伴有眩暈,自覺有旋轉感,常伴噁心、嘔吐等症狀。此時,應及時到醫院請專科醫生檢查。同時,在痊癒後也要避免再待在強噪音的環境中,至少應儘可能縮短接觸時間;遇到放鞭炮的場合要儘量遠離;患感冒就醫時要主動告訴醫生自己的耳病史,提醒醫生不要用有耳毒性的藥物。
  乘飛機也會引起聽力下降:一些白領商務人士,因工作需要經常“飛”來“飛”去,然而,常乘飛機可能引起氣壓性中耳炎,造成聽力損傷。當飛機降落時,艙內氣壓在很短時間內急速降低,中耳內血管在壓力改變下滲出,在鼓室內形成積液,引起傳導性耳聾。此時可出現耳痛、聽力下降,如果乘客沒有及時就診,幾次乘機旅行便能造成聽力的大幅度下降。這種情況在感冒鼻塞時更容易發生,為了保護耳朵,在飛機降落時可做三個動作:咀嚼軟糖,捏著鼻子閉嘴鼓氣,儘量張大嘴巴,反覆做若干次。此舉可以讓咽鼓管打開,在人體外氣壓改變時平衡內外壓力,減少對鼓膜的衝擊。對於一些剛剛做完耳部手術或者患有急慢性鼻炎的病人,在乘飛機之前應首先諮詢醫生。
  有些人可能由於平時工作學習比較緊張,沒有注意到聽力下降,那麼怎麼樣才能發現聽力已經下降了呢?專家提示,如果出現以下情形,就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1、在嘈雜環境,如酒樓,常聽不見身邊人說話,或經常要別人重複說話;
  2、使用隨身聽或MP3時把音量愈調愈高;
  3、家中看電視、聽音樂時,把音量愈調愈高;
  4、打電話時,常聽不清楚對方說話;

  5、常出現耳鳴,尤其在寧靜環境。
  二、耳鳴

  耳鳴,顧名思義也就是耳朵內出現異常的聲響,或像蟬鳴樣,或“嗡嗡”聲。耳鳴往往是耳聾的前兆,而耳聾又會導致智力、聽力下降。
  嚴重的耳鳴不但會影響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睡眠,還會惡化人際關係。耳鳴、聽力下降後,病人動不動就發脾氣,連一些鐵桿朋友都敬而遠之。不僅如此,耳鳴、耳聾甚至可以導致精神性疾病,如神經衰弱、失眠等,有的還會發生自殺行為。據調查,發現許多中老年人的脾氣變得暴躁、孤僻或怪異,就是因為耳鳴和聽力下降所致。同時,城市中青年特別是白領人士,由於工作壓力大,睡眠少,應酬多,發生耳聾耳鳴的現象也是逐年增加。
  “耳朵是心腦血管的報警器”,耳鳴還是其他疾病的前兆。

  這是由於耳內的血管細小,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種刺激而痙攣,或者微小的血栓也容易栓塞耳內微循環。所以,當耳朵內出現“吱吱、嗡嗡”等小毛病時,應立即引起重視,警惕如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等(這些疾病現在有年輕化的趨勢)。到醫院接受專門的檢查,不要延誤治療的有效時期而遺憾終生。
  處在更年期的女性往往也很容易出現耳鳴,並且還常常出現一些諸如抑鬱症等一些精神和情緒問題,一般很難解釋,現在多認為與內分泌失調有關,更年期婦女雌激素降低,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這都是造成耳鳴的原因,對這類出現耳鳴的婦女,調理內分泌,可收到良好效果。
  三、眩暈

  耳朵是由兩個器官組成的,耳蝸和前庭,因此耳朵不僅僅負責人的聽覺,它還有另外一項重要的功能就是維持人的平衡。很多耳部疾病可以出現眩暈,主要表現為突然出現天旋地轉、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但一般不會摔倒或昏迷。患有眩暈的患者往往首先到神經科求診。面癱更多的原因是由於耳部的疾病造成,梅尼埃病(以往稱為美尼爾綜合徵)是中青年眩暈常見的原因,發病高峰在40歲左右,中青年患者佔到75%。梅尼埃病除了眩暈以外,還可伴有波動性聽力下降、耳鳴和耳脹悶感,飲食中攝入過量的鹽,情緒緊張,工作壓力大都是梅尼埃病常見的發病原因。有時突發性耳聾也可以伴有眩暈,但這種患者往往比沒有眩暈者預後更差,所以更應該及時到醫院治療。
  四、面癱

  即面神經麻痺,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中青年居多。面癱發生突然,常無任何先兆。其典型症狀為患者不能皺額,額部皺紋消失,眉下垂,不能閉眼,瞼裂擴大,鼻唇溝消失,口角下垂,張口時下唇向對側歪斜,飲水或漱口時水從口角流出,不能吹氣、鼓腮,發唇齒音時吐字不清,多數病人而癱側的耳垂後部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壓痛。
  可能一般人不會把面癱和耳朵聯繫起來,但事實上,周圍性面癱中有很大比例是耳源性面癱。這是因為面神經從腦部出來後,到達面部之前,走在耳內的一個骨管內,而大多數面癱是由於骨管內的面神經發生病變,所以面癱也是耳部疾病之一。面癱常見的有病毒性感染、支配面神經的血管痙攣以及外傷性面癱。
  患了面癱後,要及時到醫院就醫,排除由其它病因所致的面癱,以免誤診,並且可以早期得到正確的治療。憂慮和緊張易加重面神經上的血管痙攣和缺血性損傷。由冷風所致的面癱只要及時正確治療,注意休息,大多數病人可在3-6個月內完全治癒,不會有後遺症,此後應特別注意患病部位的保護,不要讓它再遇風受涼。
  以上這些耳部疾病之所以在中青年人中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與他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壓力過大,生活節奏塊,沒有規律,中青年人預防耳部疾病,首先要學會放鬆自己,調整自己的情緒,儘量少用耳機,在歌廳和迪廳等強噪聲環境中不要長時間逗留;在緊張的工作之餘經常鍛鍊身體,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少抽菸、少喝酒、多吃蔬菜;一旦發現有上述一些症狀,應儘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

請關注中青年人的耳部健康相關文章
靜脈曲張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尤其好發於下肢,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發展成腿部的潰瘍,給病人身心帶來沉重的負擔。為此筆者有幸採訪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血管外科組的茅屆齊副主任醫師。茅醫生耐心、詳盡的講解更像是一堂科普課,使抽象的醫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趣味盎然,讓人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相信您聽了茅醫生的講解以後也一定會和我一樣受益匪淺。《科學生活》:在採訪您之前,我也看過一些資料,上面說靜
發布於 2023-03-19 06:36
0評論
兒童多動症又稱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俗名“多動症”,為兒童的一種常見行為障礙性疾病,臨床主要以注意缺陷、過度活動、衝動,以及學習困難、神經發育障礙或延遲等為主要症狀。本病男多於女,發病較高,國外報道在3%-6%,國內在4.31-5.81%,且有增高趨勢。不積極治療症狀可以持續到成年。中醫學認為該病屬於“髒躁”、“躁動”等範疇。臨床上孩子表現的核心症狀是與年齡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活
發布於 2023-01-05 08:16
0評論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秋季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溫差變化大,故人極易出現頭暈症狀。秋季突然的頭暈可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警報。輕微的頭暈往往容易被患者忽視,但可能是中風、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病的先兆症狀。深秋的寒冷會引起血管的痙攣,特別是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本身血液的供應誘發心絞痛或腦梗塞。雖說目前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角”還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但中青年發病率也越來越高。近幾年,
發布於 2023-01-31 19:02
0評論
 前不久我們的鄰國日本發生了非常嚴重的地震、海嘯,繼而造成了福島核電站的核洩漏,“核輻射”一詞造成人們巨大的恐慌,特別是“放射線會破壞甲狀腺”的說法傳得沸沸揚揚。但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甲狀腺長在身體的哪個部位,也不瞭解甲狀腺的生理作用,更不清楚甲狀腺疾病有何表現,所以,還是讓我們從一個真實案例說起吧。小張有一個被別的女孩羨慕的特點,就是怎麼吃也吃不胖,看她每頓都吃得挺多,可怎麼就是長不胖,別人都笑
發布於 2023-03-25 06:21
0評論
問題1.很多患者往往有這樣的體驗,身患幾種疾病就診不同科室,各科醫生均開出了一張處方,這些不同醫生開出的藥能不能在一起吃?問題2.醫生同時開了幾個藥,一起吃呢,還是隔開一段時間吃?飯前吃。還是飯後吃?這些藥之間會不會有相互作用,怎麼服用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可能最好的解決途徑是諮詢藥師。藥物相互作用包括藥物與藥物之間,也包括食物及飲料與藥物之間。藥物相互作用可以互相增強,也可能互相減弱。有時是藥效的
發布於 2023-02-22 08:01
0評論
先天性甲低是新生兒出生缺陷中的一個常見病,在我國其發病率為1:3000左右。由於患兒甲狀腺激素明顯低下,將導致患兒神經系統發育遲緩智力障礙,同時身體也出現明顯的發育異常,呈現呆小症的表現。如果在出生後被發現並得到及時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可以使患兒免於出現智力和身體發育異常而恢復正常的生長髮育成為完全正常的孩子。通過出生後2-4天採集新生兒足跟或臍帶血標本(微量),可以很容易地篩查出該病。新生兒篩
發布於 2022-10-18 21:54
0評論
據權威統計數據表明,腦血管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每年死於腦血管疾病的人口高達500萬人,在我國佔死亡人口的第一位。高血壓腦出血以50歲左右高血壓病人最多。但近年來年輕的高血壓病人也有發生,個別甚至僅30餘歲。腦出血雖有時在休息或睡眠中也會發生,但通常是在白天情緒激動、精神緊張、過分興奮、劇烈運動等體力或腦力緊張時刻發病。高血壓一般在中老年人多見。但是,高血壓病人年青化是近年來的一大特
發布於 2023-02-19 14:06
0評論
招風耳耳部整形中最常見的屬招風耳,招風耳又稱扇風耳,是常見的先天性外耳畸形,在耳後設計標記點之間切開皮膚,沿軟骨表面分別向兩邊剝離,充分暴露軟骨把兩排設計點間的軟骨平行切開若干條,用絲線縫合軟骨成管狀,切除耳後多餘皮膚,間斷皮膚縫合術後7-10天拆線,用寬鬆緊帶往後勒住耳廓3-6個月,防止復發。杯狀耳矯正術杯狀耳又稱垂耳、環縮耳,為耳廓先天發育畸形。局部浸潤麻醉後在耳輪腳處做“V”形切口沿皮下向
發布於 2023-03-08 10:51
0評論
在近二十年的兒童少年心理及精神衛生工作以來,經常會看到一些延誤診斷干預的孩子,同時看到家長在兒童精神心理衛生方面的認識上往往存在著某些誤區:(1)重智輕能,自釀苦酒:有些家長只看重學習成績,誤認為孩子學習好就足矣;一天從早到晚只要求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一味認為“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卻不注意兒童的綜合素質培養、心理發育的健全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高低,對於初露倪端的心理問題家長未予足夠的重視
發布於 2022-12-25 03:15
0評論
概述 大家好,我是一名18歲的男孩,現在在上高中了,爸爸媽媽經常在外面出差,我一個人在家,很早前的一段時間我就懷疑自己是不是生病了,我發現自己有時候早上醒來有早搏的現象,有時候感覺自己有一瞬間心停止了跳動了一樣,心裡感覺怪怪的,平常身體也有點容易感冒生病,心跳很快,有點害怕爸爸媽媽擔心,也不敢和朋友同學說,所以想問問我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心臟出了問題了呢? 步驟/方法: 1、 一般男生在青春
發布於 2023-04-14 20:2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