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現象1:該戴眼鏡的人不戴眼鏡
不少家長不願意過早地給近視的孩子戴眼鏡,認為戴眼鏡會使近視度數加深,一旦戴上眼鏡,就再也摘不下來了,能不戴儘量不戴。其實,近視眼患者若不及時配戴眼鏡,容易出現視疲勞,影響學習;而且,患者為了讓視力更清晰,常被迫眯眼看東西,上下眼瞼長期壓迫眼球,會拉長眼球前後徑,促使近視度數增加。可以說,戴眼鏡非但不會加深近視,反而有減緩近視加深的作用。
怪現象2:不該戴眼鏡的人卻戴上了眼鏡
一名3歲兒童在幼兒園查視力,老師發現他的視力僅為0.6,便通知家長,說孩子可能是弱視,快去醫院檢查。到了醫院,醫生經過散瞳驗光,發現孩子是200度的遠視眼,便給孩子配了一副200度的遠視眼鏡……
人出生後,眼球會隨著身體各器官成比例地長大。剛出生時,眼球的橫徑與成人相差不大,但縱徑(眼軸)卻很短。新生兒的眼軸只有16毫米,3週歲幼兒的眼軸為19.5毫米,直到18歲,才達到正常成人的眼軸長度(23毫米)。也就是說,兒童都是遠視眼(眼軸短,外界物體的影像聚焦在眼底黃斑的後面)。隨著年齡增加,眼軸逐漸加長,屈光狀態逐漸向正視眼方向發展。然而遺憾的是,大部分家長、驗光師,甚至許多醫院的眼科專業人員並不瞭解這些知識,盲目地給視力正常的孩子配眼鏡。殊不知,3歲孩子本來就應該是200度遠視,明明是正常的眼球,卻戴了遠視鏡,這麼做豈不是把孩子往近視眼的方向推?
怪現象3:“近視”了才想到“預防”
現在國內普遍存在這樣的情況:要麼無目標地搞全民預防,要麼等發現孩子已經變成近視了,再想到要預防。近視並不是一朝一夕“突然”發生的。家長們之所以對孩子的近視“後知後覺”,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家長並沒有定期帶孩子去醫院或專業視光中心做視力檢查的意識,以至於無法早期發現孩子的視力問題。
對策:請家長們為孩子建立一份屈光發育檔案。具體方法是從3歲兒童開始,每6個月去專業視光中心進行全息檢查。把驗光度數、眼軸長度、角膜曲率半徑、眼壓、身高、體重等數值記錄下來。建立屈光發育檔案有三大好處:一能及早發現眼屈光異常,如高度遠視、近視、散光和弱視等,二能及早發現嬰幼兒是否有眼疾;三能在視力正常的兒童中,篩選出近視眼“坯子”。比如,8歲兒童應該有125~150度遠視,視力是1.0。若檢查發現一名8歲兒童的屈光狀態是75度遠視或正視眼,說明這名兒童今後變成近視眼的概率較大,必須及時採取干預措施,預防近視眼的發生。
怪現象4:誤會近視眼的“本質”
人們普遍認為,近視眼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眼睫狀肌調節功能過強,因此只要放鬆眼睫狀肌,就能防止近視眼的發生和發展。
近30年的研究發現,調節力過強的近視眼很少,即使在青少年近視眼患者中(青少年眼睫狀肌調節功能較強),調節功能過強者也不到5%。也就是說,絕大多數(95%以上)近視眼患者眼睫狀肌的功能狀態是遲緩或不靈活的,而非過強。目前市場上許多宣稱能防治近視眼的產品和措施都是針對讓睫狀肌放鬆而設計的。在應用前,又不測定應用者的睫狀肌功能(過強還是不足)。殊不知,這些產品僅對5%不到的調節過強者有效,而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這麼做不僅無效,還可能“幫倒忙”,促使他們更快變成近視眼,或者讓近視度數快點加深!
對策:常做“對眼”訓練可以有效防治近視眼。上世紀60年代,莫斯科HeImhortz眼科研究所所長AVitisov教授曾經做過一項試驗:讓5萬名5歲兒童,每天早到學校5分鐘,練習“對眼”(中指放在兩眼前方,漸漸向鼻子靠攏,雙眼始終緊盯手指),另外5萬名兒童作對照。10年以後,研究人員驚喜地發現,不練習“對眼”的孩子,其近視發生率是練習“對眼”孩子的10倍!由此,Avitisov教授得出了“近視眼不是睫狀肌調節過強,而是功能紊亂、不足所致”的觀點。此後,歐美國家的一些試驗也相繼證實了這一觀點。這種方法簡單易行,其目的是鍛鍊眼睫狀肌的調節靈活度,大家不妨借鑑―下。
不少家長怕孩子經常練“對眼”,會變成“鬥雞眼”。其實這種擔心並無必要,“鬥雞眼”(醫學上稱內斜視)並不是練出來的,而是支配眼球運動的肌肉和神經本身的問題所造成的。
怪現象5:配鏡圖省事驗光“毛估估”
認為驗光配鏡是小事,有點誤差沒甚麼,電腦驗光快而準,人工驗光太麻煩……在這些理念的誤導下,許多人戴上了不合適的眼鏡,不僅容易發生視疲勞,還會加速近視眼的加深與發展。眾所周知,驗光主要是檢查單眼的屈光狀態。而戴上眼鏡,則是雙眼看同一個物體,必須獲得最佳的雙眼單視功能。因此,鏡片的度數並不等於驗光的數據,必須根據眼位狀態、調節功能強弱、散光軸向等雙眼的視功能表現,進行正確的處方。這就是醫學驗光與普通驗光的本質區別。
總之,醫學驗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患者戴眼鏡以後,不僅要看得清楚,還要看得舒服。當然,醫學驗光並不等於醫院驗光。實際上,許多醫院只是掛其名而未行其實。大家可以根據以下5個檢查是否落實,來初步判斷醫學驗光是否“貨真價實”。初步判斷驗光是否“貨真價實”主要有以下指標:
①驗光;
②查眼位;
③測調節力;
④做調節平衡試驗;
⑤核對散光軸向。
怪現象6:迷信“防近”產品,忽視“環境”改善
不少近視眼患兒的家長非常希望能找到一種能快速,輕鬆治癒近視眼的方法或藥物。目前市面上層出不窮的近視眼防治產品,正是迎合了家長們的這種心理,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點評:世上真有能治癒近視眼的靈丹妙藥嗎?回答是否定的!
因為導致近視眼的原因很複雜,必須採用綜合措施來防治,沒有捷徑可走。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藥物或器械被證實能治癒近視眼。
現代醫學證明:遺傳、圍產期保健和不良環境因素是導致近視眼發病的三大因素。就現實可操作性而言,後兩項,特別是對不良環境因素的干預,將有助於阻止或延緩近視眼的發生發展。遺憾的是,如今不少家長寧願花重金購買各種營養品,治療儀,卻不懂得為孩子的眼睛“減負”,不注重改善容易危害視力的各種不良環境因素,本末倒置。
對策:預防近視,從改善環境因素做起。具體措施包括:
1、媽媽多運動,給寶寶一副健康的眼球。如今不少準媽媽在懷孕以後,立即“晉升”為“國寶大熊貓”,家務不幹了,有的甚至連班都不上了,每天除了睡,就是吃。殊不知,媽媽運動少會影響寶寶的眼球發育,容易導致寶寶眼球不圓(散光)、眼球組織不夠強韌(易膨大、近視)等問題。
2、別讓嬰兒過早,過度用眼,因為嬰兒的眼球壁較薄弱,過早,過度用眼會促使眼球過度膨大,眼軸提早拉長,為近視埋下隱患。
3、不要讓孩子在強光,暗室或晃動的車廂裡看書,學校進行教室燈光、桌椅改造。
4、讀書、寫字姿勢要正確,頭正身直,眼距離書本30釐米,指尖距筆尖2釐米,不要躺在床上、趴在桌上看書。
5、多參加戶外活動,每天1節體育課。
6、避免長時間疲勞用眼,持續工作或使用電腦1小時,應休息10~1 5分鐘。
7、不要亂點眼藥水,以免其中所含的防腐劑危害眼睛。
溫馨提示:握筆姿勢不正確。也會導致近視。正確的握筆姿勢應是握筆處離筆尖2釐米,拇指,食指和中指以筆桿為圓周,分別間隔120度,拇指與食指不相碰,以保證視線不被遮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