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6 04:59

  (1)輪狀病毒性腸炎(Rotavirus enteritis):好發於秋冬季,呈散發或小流行,病毒通過糞-口途徑以及呼吸道傳播。多見於6~24個月的嬰幼兒。潛伏期1~3天,常伴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起病急,病初即有嘔吐,然後腹瀉,大便呈水樣或蛋化湯樣,帶有少量黏液,無腥臭,每天數次至10餘次。常伴脫水和酸中毒。本病為自限性疾病,病程3~8天,少數較長,大便鏡檢偶見少量白細胞。病程1~3天內大量病毒從大便排出,最長達6天。血清抗體一般3周後上升,病毒較難分離,免疫電鏡、ELISA或核酸電泳等均有助於診斷。

  (2)諾沃克病毒腸炎:多見於較大兒童及成年人,臨床表現與輪狀病毒腸炎相似。

  (3)大腸埃希桿菌腸炎(Escherichia coli enteritis):常發生於5~8月份,病情輕重不一。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大便呈蛋花湯樣,腥臭,有較多的黏液,偶見血絲或黏腖便,常伴有嘔吐,多無發熱和全身症狀。主要表現水、電解質紊亂。病程1~2周。產毒素性大腸埃希桿菌腸炎,起病較急,主要症狀為嘔吐、腹瀉,大便呈水樣,無白細胞,常發生明顯的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病程5~10天。侵襲性大腸桿菌腸炎,起病急,高熱,腹瀉頻繁,大便呈黏腖狀,帶膿血,常伴噁心、腹痛、裡急後重等症狀,有時可出現嚴重中毒症狀,甚至休克。臨床症狀與細菌性痢疾較難區別,需作大便培養鑑別。出血性大腸埃希桿菌腸炎,大便次數增多,開始為黃色水樣便,後轉為血水便,有特殊臭味,大便鏡檢有大量紅細胞,常無白細胞。伴腹痛。可伴發溶血尿毒綜合徵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與小兒腹瀉病相鑑別的疾病有哪些相關文章
概述 蕁麻疹是比較常見一種皮膚性疾病,患者還可能會導致大面積的皮膚瘙癢的現象,蕁麻疹的患者應該及時到正規的醫院檢查治療,可以選擇使用物理治療的方法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蕁麻疹的病因不同,所以治療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如果出現了蕁麻疹也可能是由於過敏性原因導致的這些現象,選擇抗過敏藥物可以緩解病情,一定要根據病因不同進行治療。 步驟/方法: 1、 蕁麻疹的病因非常複雜的事,從症狀上來看,和很多疾病
發布於 2024-07-01 13:55
0評論
溼疹要與哪些疾病相鑑別: 溼疹患者需與接觸性皮炎、神經性皮炎和手癬進行鑑別診斷,具體如下: 1、接觸性皮炎:有明顯接觸史,皮損侷限接觸部位,皮損多為單一形態,境界清楚,去除接觸物可自愈。 2、神經性皮炎:皮損多見於頸項、肘、膝的伸側及尾骶部,典型損害為苔蘚樣改變,無滲液,瘙癢陣發性加劇。 3、手癬:皮損界限清楚,常單側分佈、蔓延擴散,可有小水皰和脫屑,有足癬史,真菌檢查陽性。 嬰兒溼疹應該與哪些
發布於 2024-12-24 16:08
0評論
胰性霍亂綜合徵 又稱水瀉伴低血鉀胃液缺乏(WDHA)綜合徵或Verner-Morrison綜合徵。本徵十分少見,多因血管活性腸肽瘤(VIPoma)、胰腺腺瘤或小細胞肺癌釋放VIP引起。診斷依靠臨床表現和化驗,目前尚無特異性診斷方法。糖皮質激素治療可以改善症狀,常作為向手術探查的過渡措施。 腸易激綜合徵 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腸道功能性疾病。表現為結腸運動功能過度增強或蠕動波異常。臨床上常有腹瀉、便秘
發布於 2024-11-27 04:27
0評論
1.睪丸腫瘤: 沒有痛感,腫塊與正常睪丸易於區別,前列腺液及小便常規檢查均正常,必要時可以作組織病理檢查。 2.精索扭轉: 常見於兒童,這就是跟附睪炎的區別,因為附睪炎“喜歡”青年人多見於兒童。扭轉的早期,睪丸上提與附睪有清楚的界限。扭轉的後期可能界限不清,如輕輕上推睪丸則發生疼痛,說明為精索扭轉。 3.附睪結核: 早期病變侷限於附睪尾,最後累及整個附睪。一般發病比較緩慢,不痛,輸精管有串珠樣改
發布於 2022-12-14 19:37
0評論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微血管反應性出血性疾病,多見於兒童。此病主要表現為皮膚瘀點,多出現於下肢關節四周及臀部,紫癜呈對稱分佈、分批出現、大小不等、顏色深淺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數日內逐漸消退,但可反覆發作。 過敏性紫癜要與哪些疾病鑑別? 專家表示,需要與過敏性紫癜進行鑑別的疾病主要是: 1、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根據皮膚紫癜的形態不高出皮膚,分佈不對稱及血小板計數減少,不難鑑別。過敏性紫癜皮疹如伴
發布於 2023-02-13 01:44
0評論
膿包病:是一種傳染性細菌引起的皮膚感染,常見於紙尿褲部位、臉上和手上,形成丘疹和帶痂的微黃色創面,伴有水泡併發癢。由於此病有傳染性,家庭所有成員都應用殺菌肥皂洗手,以避免疾病傳播。藥物治療可以採用抗生素軟膏或口服抗生素。 皮下脂溢性皮炎:皮下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常在嬰兒1歲以內發作。常見於嬰兒的腹股溝、生殖器或下腹部,表現為突起、粗糙的紅色斑點,由白色或黃色的厚鱗狀層覆蓋。當類似的斑點
發布於 2023-04-02 09:34
0評論
舌下腺囊腫中醫稱為“痰包”,最常見於青少年,位於下頜舌骨肌以上的舌下區,囊壁極薄並緊貼舌下區粘膜,呈淺紫藍色腫物,捫之柔軟有波動感,可因創傷而破潰流出淡黃色粘稠、蛋清樣液體,囊腫暫時縮小而消失,但不久又復發。舌下腺囊腫長大後,可以延伸至對側而波及對側口底,也可能循口底肌肉間筋膜薄弱處突入頜下或頦下。應與舌下腺囊腫相鑑別的疾患有:口底皮樣囊腫、脂肪瘤、舌下區粘液腺囊腫、頜下區囊性水瘤。 口底皮樣囊
發布於 2024-06-09 09:21
0評論
蕁麻疹需和丘疹性蕁麻疹及多形紅斑相鑑別,伴有腹痛腹瀉者,應注意與急腹症及胃腸炎等鑑別,伴有高熱和中毒症狀者,應考慮為嚴重感染的症狀之一,血管性水腫須與實質性水腫如丹毒,蜂窩織炎及眼瞼部接觸性皮炎,成人硬腫病,面腫型皮膚惡性網狀細胞增生症等鑑別,獲得性血管性水腫和遺傳性血管性水腫可根據以上所述幾點鑑別。 一、與嬰兒溼疹鑑別 嬰兒溼疹是指發生於嬰兒期的具有溼疹特點皮膚損害,嬰兒溼疹可包括嬰兒異位性皮
發布於 2024-08-04 09:25
0評論
1.手足癬 手足癬也可因瘙癢搔抓而引起裂口疼痛,但手足癬有下列特點: ①常侷限一側掌或蹠,指(趾)間,很少侷限於足跟。 ②原發損害為丘疹,水皰。 ③常有癢感,甚少疼痛,有時常年發生皸裂,不一定冬重夏輕或夏季痊癒,反而有時夏季更趨嚴重。 ④常與趾,指甲癬併發。 ⑤常可在皮損處找到真菌。 應指出,有時手足皸裂可併發手足癬,兩病可互為因果,據調查,併發率達30%~85%。 2.手足溼疹 有時手足溼疹可
發布於 2024-10-15 10:56
0評論
性興奮障礙和性慾障礙,性高潮障礙、性交疼痛障礙要進行鑑別。四種疾病都是屬於性功能障礙,但是症狀有所區別。 1、性慾障礙和性興奮障礙區別是前者性慾降低低下產生性厭惡,很少有性幻想或手淫,而性興奮障礙患者有性慾和性幻想,性衝動,是想要進行性交的。 2、性高潮障礙是包括早洩、女性高潮障礙和男性高潮障礙,不存在性器官興奮不足問題,是高潮階段的障礙,性興奮障礙是性活動開始階段的困難表現。 3、性交疼痛是指
發布於 2024-12-10 04:0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