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療是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已和外科、內科一道稱為三大支柱性學科。介入治療的概念是指在影像設備(血管造影機、透視機、CT、MR、B超等)的導向下,經皮穿刺,利用穿刺針、導管、支架等器械,對疾病進行微創性診斷與治療的一門技術。
介入治療的一大分支是外周血管介入,是指在醫學影像設備引導下,經血管穿刺途徑對除顱內血管和心臟冠狀血管以外的其他血管進行診斷或者治療的技術,不包括經血管途徑對腫瘤性疾病進行診斷或者治療的技術。
外周血管疾病,中醫稱之為脈管疾病。其發病率近年有明顯上升,常見的如動脈狹窄性病變、動靜脈血栓形成、動脈瘤等。周圍動脈狹窄閉塞性病變,常見於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大動脈炎等,主要表現為皮膚溫度降低、肌肉萎縮、摸不到脈搏或脈搏減弱、間歇性跛行,嚴重時發生遠端肢體壞死,甚至需截肢,嚴重時危及生命;靜脈血栓性疾病,可引起患肢血流瘀滯、腫脹,同時有致命性肺動脈栓塞發生的風險;動脈瘤性疾病隨時有瘤體破裂大出血、死亡的風險。
外周血管疾病有很高的致殘率及一定的致死率,內科治療效果甚微,手術治療為有創治療方法,且效果有限。1964年,美國醫師Dotter開創了不用開刀的外周血管病介人治療方法,1972年Gnuntzig發明了雙腔球囊導管,使這一技術發展成熟。此後相繼開發了激光血管成形術,動力性血管成形術(旋磨導管),血管內支架,超聲血管成形術,基因治療及血管內放射治療預防術後再狹窄等。治療方法的不斷進步,適應證不斷擴大,治療效果明顯提高。器材將複合化、生物一藥物化,操作更簡化。目前球囊導管、血管內支架仍將是主要治療手段。在將來預防再狹窄的治療可能以血管內放射治療和基因治療成為發展的重點。所以越來越多的外周血管疾病可通過經皮血管介入治療,其優點是藥物及手術治療所不能代替的。
目前,我國周圍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療在臨床中的應用也日趨廣泛。介入治療具有簡便安全、微創傷性、合併症少、定位準確、可重複性等優點。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療的範圍已從原來的肢體動脈發展到大動脈以及靜脈,甚至全身幾乎所有的血管。目前最為成功的是髂、股動脈、腎動脈和下腔靜脈狹窄的介入治療。介入治療的範圍主要是血管狹窄或閉塞、血管擴張及血管畸形三大類疾病。
目前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療方法主要有球囊血管成形術及血管支架置入術。球囊血管成形術的最佳適應證是中等大小或大血管侷限、孤立性短段狹窄,其次為多發、分散的短段狹窄和閉塞。長段狹窄或閉塞、小血管病變、潰瘍性狹窄或已有鈣化的狹窄或閉塞病變不適宜於PTA治療。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擴張成形的基礎上,在病變段置入內支架以達到支撐狹窄閉塞段血管,減少血管彈性回縮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暢的目的。部分內支架還具有預防再狹窄的作用。另外,動靜脈血栓形成可行介入導管血栓清除術及留置導管接觸性溶栓治療,相對於外科手術,風險小,併發症少,患者耐受性強,相對內科藥物治療效果好。動脈瘤的治療,選用覆膜支架隔絕瘤體進行局部腔內血管成形術,同時能保持血管管腔通暢,大大降低了動脈瘤破裂出血的風險。
隨著介入放射學的不斷髮展,外周血管介入經歷了由經皮穿刺血管腔內成形術(PTA)到開發動力性血管成形術、激光血管成形術及血管內支架的不斷進步完善的過程,取得良好的成效;20世紀90年代至今,為有效預防介入治療後再狹窄(再狹窄率30%),興起了基因治療及血管內放射治療的研究和應用,取得了一定成效,21世紀將繼續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可以預見,隨著介入器材及新技術的不斷進步,介入範疇的不斷擴展,介入治療方法的不斷完善,外周血管介入在臨床治療中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