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9 17:07

  腎上腺偶發瘤通常有哪些腫瘤?

  一般包括腎上腺皮質腺瘤(高功能或無功能)、腎上腺腺瘤、嗜鉻細胞瘤、神經節細胞瘤、囊腫、錯構瘤或轉移性腫瘤。

  腎上腺偶發瘤的治療原則

  針對不同的疾病,治療有所不同。對於直徑大於5-15釐米的腎上腺腫塊,由於有皮質癌的可能,故應手術切除。對於直徑小於3釐米的實質性均質的腎上腺腫瘤,如激素測定證明為高功能,也需手術切除。對於直徑小於3釐米的無功能性腫瘤皮質癌可能性不大,但也要定期隨訪,3個月複查一次CT,如3個月後腫瘤物增多,則不是皮質癌,如腫塊增大,則反覆進行激素測定,隨後行手術切除。如果懷疑腎上腺囊腫,行囊腫穿刺,穿刺液為清亮,確定良性,如穿刺液為血性,應進一步性激素測定,激素測定陰性且囊腫直徑小於3釐米,不必手術,隨訪即可,如大於3釐米,行手術切除。腎上腺轉移瘤確診後,積極治療腫瘤,同時測定激素水平,及時補充糖皮質激素和鹽皮質激素。

腎上腺偶發瘤及其診治相關文章
垂體偶發瘤-視力視野、垂體功能及垂體增強MR檢查:1,分泌型;2,無功能型。分泌型:1、泌乳素型-口服“溴隱亭”治療;2、其他激素類型-手術治療。無功能型:1、大於1.5cm-手術;2、小於1.0cm-間隔0.5,1,2,5年,MR追蹤:a、病變無變化,則繼續觀察;b、病變增大,則手術治療;3、1.0-1.5cm之間:a、視神經受壓-手術;b、視力視野正常-間隔0.5,1,2,5年,MR追蹤:a
發布於 2022-12-02 18:01
0評論
腎上腺,是人體的內分泌器官之一,會分泌一些跟人體代謝、內環境相關的激素,比如鹽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等。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人們自我意識的提高,在體檢的時候有可能會發現腎上腺有結節或是腫瘤,這個時候我們該如何詢醫就診呢?我們要知道,腎上腺的腫瘤,大體可分為:有功能和無功能性腫瘤,良性和惡性腫瘤。良惡性腫瘤的最終確診,需要依靠病理。臨床上根據症狀、影像學檢查(主要是CT平掃+增強,必要時可以做MRI
發布於 2023-01-08 21:21
0評論
隨著影像檢查技術(B超、CT和核磁共振)的廣泛應用和健康體檢的普及,腎上腺腫塊的檢出率大大增加。所謂腎上腺意外瘤是指臨床上並無任何內分泌症狀和體徵,只是因為其他原因進行腹部影像學檢查時發現的腎上腺腫塊。腎上腺意外瘤的發生率大約在1.4%~2.0%左右,還是比較常見的,患者碰到這種情況往往都感到緊張和焦慮,主要擔心這個瘤子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是不是需要手術治療。面對腎上腺意外瘤時既不必大驚小怪,也不
發布於 2023-03-12 22:21
0評論
聽神經瘤或前庭神經鞘膜瘤是起源於前庭神經鞘膜,由雪旺細胞增生引起的、具有包膜的良性腫瘤。據報道,其來源以前庭下神經最常見(高達91%),其餘來源於前庭上神經,偶爾也來源於耳蝸神經或面神經。聽神經瘤約佔小腦橋腦角腫瘤的80%,其次是腦膜瘤和表皮樣囊腫。三叉神經鞘瘤僅次於聽神經瘤,佔顱內神經鞘瘤的第二位,約5%左右,面神經鞘瘤居第三位。聽神經瘤的平均生長率在每年0.9~1.2mm。已有許多有關聽神經
發布於 2023-01-30 09:27
0評論
肺部血管豐富,是惡性腫瘤最容易轉移的器官,全身各組織器官的腫瘤基本都可以轉移到肺。最常見發生肺轉移的原發腫瘤部位分別是女性生殖系統、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肺轉移的臨床病例中,80%-90%為多發性的,10%-20%是侷限性或孤立性的。大多數病例在原發癌腫出現後2年內發生轉移,3年後發生轉移者少,但亦有長達10年後發生轉移的。少數病例肺轉移灶比原發腫瘤更早被發現。隨著肺癌個體化綜合治療的開展和腫瘤患
發布於 2023-03-10 07:11
0評論
甚麼是腎上腺髓樣脂肪瘤?腎上腺髓樣脂肪瘤是一種發生於腎上腺的無功能良性腫瘤,在組織學上是由成熟的脂肪組織和正常的造血組織所構成。絕大多數發生於腎上腺髓質,罕見發生於腎上腺之外的組織。腎上腺髓樣脂肪瘤有哪些臨床表現?早期階段絕大多數無症狀,當長成巨大腫瘤時,表現為腹部不適、腹痛、腰背疼痛、腫塊、症狀不典型及病史長者可達十餘年。少數病人有血尿,高血壓。極少數病例由於腫瘤破裂出血至腹膜後兒產生休克,或
發布於 2023-02-09 17:17
0評論
近年來,黑色素瘤的臨床治療方面取得了數次突破性進展,黑色素瘤已經成為所有惡性腫瘤當中,治療模式變化最快的惡性腫瘤。為適應黑色素瘤治療迅猛快速的發展,並使我國黑色素瘤的臨床實踐更加規範和國際化,黑色素瘤專家委員會經多學科專家討論並反覆廣泛徵求意見,更新並增添了較多內容,編定了《中國黑色素瘤診治指南(2015版)》,希望為我國廣大臨床腫瘤醫師提供最新,最實用可行的循證醫學證據指導臨床實踐。具體更新內
發布於 2022-12-14 13:28
0評論
一、概述:聽神經鞘瘤起源於聽神經鞘,是一典型的神經鞘瘤,由於沒有聽神經本身參與,因此,聽神經瘤的名稱不適宜,應稱為聽神經鞘瘤。此瘤為常見顱內腫瘤之一,佔顱內腫瘤的8.43%。聽神經鞘瘤好發於中年人,發病高峰在30~50歲,最年幼者為8歲,最高年齡可在70歲以上。發生於小兒的單發性聽神經鞘瘤是非常罕見。迄今為止,有關兒童聽神經瘤的均為個案報道。腫翻多數發生在聽神經的前庭段。少數發生於該神經的耳蝸部
發布於 2022-10-21 08:29
0評論
一年前,患者張某因左耳持續性耳鳴,求診於各大醫院。服用藥物、針灸及高壓氧治療後均無改善。最終患者求診於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筆者詳細詢問患者病情及檢查後,懷疑顱內佔位病變,為患者開具頭顱MRI檢查。結果提示患者小腦橋腦區有一1.6cm的腫瘤。由於患者就診較早,腫瘤尚處早期,醫師為患者行保留面神經及聽神經功能的顯微外科手術。手術非常成功,術後患者成功保留了聽力且面神經功能正
發布於 2023-01-30 08:12
0評論
概述 淋巴瘤的發病率在現今的社會上已經越來越高,而且呈現不斷上升的狀態。其病因有放射性的汙染,病毒的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系統的紊亂等。與其他遺傳病一致,這種病也存在著遺傳的風險。淋巴瘤發生初期,會表現出無痛無癢的情況,所以一般都會被患者忽略掉。有些人患上感冒之後,可能也會出現各種各種腫大,所以,有醫生建議,如果身體某些部分出現腫大,例如,腋窩,頸部等,就應該直接到醫院就診,以減少患上淋巴瘤的可能性。
發布於 2022-12-12 01:0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