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大大增加了。中國的糖尿病患者已經達到5千萬,佔世界糖尿病患者總數的1/5,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並且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雖然胰島素和降糖藥的應用,使糖尿病患者的壽命得以延長,但是,糖尿病的一種微血管併發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網病)成為全世界導致視力缺損和失明的第二大因素。
糖網病是怎麼一回事?
糖網病是一種眼底疾病,它的形成是由於長期高血糖,視網膜血管的管壁受到侵蝕,先出現視網膜內小的出血、滲出;以後血管變細、閉塞,大片視網膜缺血、缺氧,從而刺激了新生血管的產生。這種在缺氧環境下長出的新生血管很脆弱,極易自發破裂,大量血液流入玻璃體和視網膜,視力嚴重下降。新生血管周圍的纖維組織還會收縮,牽拉視網膜,使它脫落造成失明。繼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也導致失明。
發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患糖尿病的概率和程度隨著患糖尿病病程與代謝障礙的程度、糖尿病的發病年齡、病程長短、遺傳因素和糖尿病控制情況有關。據統計,在中國糖尿病患者得病後發生視網膜病變的概率為: 5~9年,約10%; 15後,約50%; 25年後,80%~90%發生視網膜病變。在歐美經濟發達國家,糖網病已經成為20~60歲人群失明的首要原因。在美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佔40歲以上成人失明原因的25%,在我國,糖網病已上升到致盲眼病的第四位。
為甚麼很多糖尿病患者最後會失明?
將近90%的患者在內科確診糖尿病後沒有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其中可能已有很多人患有視網膜病變,併到了病變晚期。在糖網病的早期沒有任何症狀,眼睛不紅不疼,視力也正常,因此常常被患者忽視,直到新生血管破裂出血或造成牽拉性視網膜脫離,視力突然嚴重下降,患者才想到來眼科看病。這時,多數患者發生出血和視網膜脫離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又會視之為“不治之症”,復明無望;過去,玻璃體切割手術需要的器械價格昂貴,許多醫院無法配備;其要求的操作技術十分高,此手術包括玻璃體切割、眼內電凝、氣液交換、眼內激光凝固術及玻璃體內注射惰性氣體等多個過程,醫生必須受過專門訓練,有非常熟練的眼顯微外科及激光治療的臨床經驗,等等。這些條件限制了玻璃體切割手術的廣泛推廣和應用。
得了糖網,還有希望復明嗎?
晚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預後不能一概而論。患者應儘早到有條件的醫院進行詳細檢查,以全面評估病變程度與視網膜功能狀態,權衡利弊,決定是否手術。病變較重時,醫生會建議患者做眼底熒光血管造影(FFA),造影結果對醫生判斷病變的嚴重程度和指導下一步治療有重要的意義。有些患者手術後雖然中心視力仍不能恢復,但視野可能擴大,這對雙眼重度病變或一隻眼已經失明的患者仍有重要意義。
適時的激光和手術治療是可以使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免受失明之苦。在嚴格控制血糖基礎上,可在門診進行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病變嚴重者如出現了玻璃體出血和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必須住院進行“玻璃體切割”手術,並聯合複雜的視網膜修復手術。
現在,現代玻璃體切割術已使許多的“不治之症”有了治癒的可能,已使成千上萬的盲人重見光明。術後病人通常可以看得很清楚並且可以自己自由走動。有時候,手術後的眼睛恢復足夠的視力並使病人可以重新閱讀或駕駛。
甚麼是玻璃體切割手術?
玻璃體切割手術源於上個世紀70年代早期,使用特製的套管針直接穿刺白眼球,通過三個針眼建立手術所需通道,進入玻璃體腔進行手術。起初使用的玻切刀頭是17G(直徑1.5mm)這種儀器需要光纖維袖套,做2.3mm大小的鞏膜切口。
1974年設計出了較細小的直徑0.9mm(20G)玻切刀頭,系統一直沿用至今,因為切口都比較大,需要用縫線來縫合才能封閉切口。2001年玻切刀頭25G (直徑為0.5mm)顯微手術系統誕生,使用套管針直接穿刺球結膜和鞏膜進入玻璃體腔,很快就能建立起手術所需要的三個通道,並在通道上安放臨時用的套管,灌注管和手術器械均通過套管進出眼球, 25G灌注管通過套管插入眼球,有更高的切割頻率和抽吸力,套管拔除之後結膜和鞏膜的傷口能夠自行封閉,避免了縫合,術後炎症反應輕,恢復快。簡化了操作,減少了手術所致創傷,節省了手術時間。玻切手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達到了微創化。
手術時醫生一手控制導光纖維照明,一手控制玻切刀頭,一腳踏開關控制切割頻率,另一腳踩開關控制手術顯微鏡。玻切刀頭進入玻璃體腔清除玻璃體內血塊、增生的纖維膜、減少視網膜拉扯剝離,以利視網膜復位。若視網膜皺縮太嚴重無法復位,可能需施行視網膜切除術。另外術中可能需灌注重水,重水的作用如壓路機般可幫助視網膜壓平,但重水功成必須身退,移除重水後可以惰性氣體或硅油取代填充於玻璃體腔內,再施行視網膜激光光凝術,加強視網膜和相鄰組織的纖維化黏合,抑制病變區域的血管惡化,阻擋視網膜病變的發展,挽救大部分患者的視功能。
若患者有嚴重的白內障,可聯合實行白內障超聲乳化切除聯合經平坦部玻璃體切割術,白內障摘除加IOL植入聯合經平坦部玻璃體切割術以及視網膜復位術等。
甚麼程度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應該接受手術治療呢?
1、6~8周仍不吸收的嚴重的玻璃體積血,及有新生血管長入玻璃體腔應儘早手術;
2、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合並早期黃斑牽拉應儘早手術;
3、混合性視網膜脫離;
4、緻密的視網膜前出血和黃斑前纖維膜;
5、嚴重進行性視網膜纖維血管增生;
6、玻璃體積血合併早期虹膜新生血管;
7、白內障合併玻璃體積血:目前多主張白內障摘除、玻璃體切割、人工晶體植入一次手術,有利於術後視力恢復。術中或術後全視網膜光凝。
8.溶血性青光眼:溶血性青光眼常發生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玻璃體切割術後玻璃體再出血,特別是無晶狀體眼。當藥物治療不能控制眼壓時,要進行玻璃體腔灌洗或玻璃體再切除。
術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1、全身檢查:手術前請內分泌科或內科醫生協助控制血糖,合併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要給予相應的處理。已作血液透析的患者手術時間的安排徵求腎內科醫生的意見。年輕患者常要用胰島素防止發生酮症。血糖高於300 mg%,或合併酮症者不能夠進行手術。
2、眼部檢查:術前要進行詳細的眼部檢查,包括視力、眼壓、房角、晶狀體、虹膜、玻璃體和視網膜。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以瞭解視網膜新生血管範圍。玻璃體混濁,眼底不能看清楚時,要作超聲波和電生理檢查,協助判斷視網膜功能和形態。
術後應該怎樣做?
單純切除玻璃體積血者,術後無需俯臥位,幾天即可出院。但要避免立即運動鍛鍊並且避免體力勞動,以免再次出血。
注入惰性氣體或硅油的病人術後要採取趴臥,讓氣體或硅油浮起,頂住視網膜以利其復位,對病人來說雖是苦不堪言,一天要趴好24個小時,非有極大的耐力和毅力絕無法做到。
所有患者術後都應該嚴格按照醫生囑咐定期複查,必要時還要接受激光補充光凝。有時氣體經過1~3個月吸收消收後,視網膜可能再度出血或剝離,眼科醫師會建議再度施行手術,包括較簡易的血液―氣體置換術、玻璃體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或較複雜的玻璃體切除術等。
總結
總之,當您發現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時,必須加以高度重視。血糖的控制至關重要,此外,為了發現早期治療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變,無論有無視力改變,均應定期地接受眼部檢查。不要等到視力下降,視網膜病變的程度可能已經較重了後才就診。目前,由於激光及手術治療方法及設備的不斷改進和完善,許多原來被認為不可治的晚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仍可恢復部分視力。因此,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應樹立信心,力爭早日治療,爭取最好的結果。
有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能採取的手術治療,需要病患和醫師密切的配合,彼此的信賴和耐心更是獲得較佳手術結果的必要條件。這是一個可能需要1~6個月對抗病魔的過程,需要病患和醫師通力合作,手術若能成功(一般成功率約7~8成),則大多數病患可恢復可應付日常生活之視力,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欣賞這美麗的世界,這就是眼科醫師和病人期待的最佳回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