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調查顯示,全國大部分省市,包括長三角沿海地區普遍存在碘營養不足的狀況。為防治地方性甲狀腺腫和克汀病,我國開始實行食鹽加碘,並出臺全民補碘政策。隨著碘鹽的普及,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基本控制了河北、東北等病區的地方性甲狀腺腫和克汀病的患病率。
然而,隨著臨床發現甲狀腺疾病患者數量的增多,有人質疑甲狀腺疾病的多發是否是我們日常所吃的加碘鹽過量所致?甲狀腺疾病患者是否該吃無碘鹽?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狀腺激素能提高機體的代謝活動,促進體格生長和腦的發育,維持人體各項正常生理功能。當體內碘儲備下降,機體合成的甲狀腺激素減少會造成機體代謝不足,生長髮育延緩。碘缺乏的主要後果是甲狀腺功能紊亂,大家所熟知的“大脖子病”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類病症。此外兒童青少年缺碘會影響生長髮育,產生一些智力及體能方面的問題。而孕婦缺碘更會影響胎兒和嬰兒的大腦發育,缺碘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智力低下,克汀病(也叫呆小症)就是缺碘所引起的嚴重危害。
正常成人平均每日攝入碘在150微克左右。而我們日常的飲食中,主食、蔬果中碘的含量微乎其微。根據調查發現,儘管我國沿海地區居民有食用海產品習慣,但從碘鹽中攝取的碘量依然佔到了膳食攝碘總量的63%。全靠食物攝取碘量難以達到每日所需攝入的標準值。
按照我國碘鹽平均值25毫克/公斤計算,每日6~9克鹽,正好可以滿足每日碘含量攝取的推薦值150~300微克。另一方面,中國營養學會的資料數據表示每日碘攝入量在8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所以沿海地區的居民也並不需要擔心自己的飲食會有“碘過量”。而且數據顯示,在食用合格碘鹽的情況下,各類人群的膳食碘攝入量和尿碘均處於基本適宜水平,不存在所謂“碘過量”。上海疾病預防中心CDC最近對碘鹽和居民攝碘的調查,認為上海居民的碘鹽含碘量是合適的,大部分人體的必須碘需要靠碘鹽來解決,而僅僅用食物中包括海產品來補充碘是不夠的。
至於有些報道稱碘鹽是甲狀腺疾病的罪魁禍首,我認為言過其實了。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碘與甲狀腺疾病的相關性,世界衛生組織也認為碘攝入充足地區的甲狀腺癌發病率低於碘缺乏地區。
臨床上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的數量也並沒有部分報道所稱的顯著增多。而近年來,甲狀腺結節患者數量的增多,我認為如今的甲狀腺檢查普及率高而導致了甲狀腺結節檢出率較之前有所增多。
而很多甲狀腺疾病患者自從患病後就對含碘食物“如臨大敵”,其實這也是個認識誤區。除了甲亢患者初期要適當限制含碘高的食物外,病情好轉時就可適量進食,不必忌口。而甲減患者也無需戒食海產品類,更不必將碘鹽換成無碘鹽,因為缺碘也有可能產生低能症。甲狀腺腫大、結節患者也均可適當攝取含碘食物。
其實過多的碘食和過低的碘食都會引起甲狀腺疾病的,甲狀腺結節、腺瘤和甲狀腺炎症並沒有需要嚴格地限制碘的攝入。不管是健康人群還是甲狀腺疾病患者對於碘應該保持一個理性的態度,即無需忌碘,但也不能高碘,每天保證150微克碘的攝入才是健康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