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天生的外鼻美中不足,鼻背有駝峰、鼻尖成鷹勾;有些人鼻面部不幸遭遇外傷骨折,使得原本挺拔的鼻樑變成了歪歪扭扭,而鼻腔因為鼻中隔偏曲又出現經常性的阻塞;有些患者在鼻腔手術後遺留鼻背凹陷等等;這一切會給人們帶來諸多的悲傷,大家都期盼下一位醫生能施展高超的技術,使外鼻再現美麗和挺拔。
其實患者所期盼的願望,也是醫者所努力的方向。
近幾年來,國內耳鼻咽喉科醫生(特別是鼻科醫生)在這一領域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因為上述患者除了外鼻有畸形外,大多同時伴有鼻的通氣障礙,而整形科醫生考慮的是外形問題,傳統的鼻科醫生考慮的是鼻腔通氣問題,如何既考慮在手術重建外鼻的外形同時也考慮行鼻腔的手術以改善通氣等功能,即形態與功能的同期修復;這是當今國內外鼻科醫師研究的項目,有“形態與功能重建”一說,也有“功能性鼻重建術”一說;事實上目前國內外優秀的鼻整形醫生大都是鼻科醫生,因為後者對鼻的美學、解剖和生理功能更為熟悉。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的幾位醫生已經在開展“鼻形態與功能重建”方面的臨床研究,因為慕名到九院來治病的患者不少;2005年底我科與臺灣學者聯合舉辦了全國第一次“國際耳鼻整形與功能重建研討會”;2006年《功能性鼻重建外科學》(原著Egbert H. Huizing, John A.M.de Groot)由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鼻整形手術圖譜》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10年8月在國內成立了“泛亞面部整形美容外科學會中國區”;兩年前的歐洲鼻科學年會後王琪教授率部分與會的中國專家訪問了國際著名鼻科專家Huizing教授,其訪談錄全文刊登在“中國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雜誌2010年第6期;2012年我和汪濤醫生去了土耳其ACIBADEM醫院參觀Yakup Avasar的“內鏡微鋸鼻整形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國內曾有幾位耳鼻喉科學者遠渡重洋,在歐美澳等國以“鼻整形”為專題進行留學訪問或參加學習班,回國後著書立學、臨床實踐。
但是目前國內的現實情況是:研究“鼻形態與功能重建”的醫生和醫院還是不多,為此作為負責人我科已舉辦了四次國家級的繼續教育,培養了一批這方面的人才,以給患者更好的服務。目前的手術主要用手法截骨術或復位術的方法矯正鼻骨畸形,用鼻中隔成形術的方法改善鼻腔通氣;或者用“鼻-鼻中隔整形術”的方法來治療歪鼻畸形;這些方法已經為患者同步解決了外形和通氣的問題,並且取得了比較好的滿意度;就我科而言,一年要完成大約1000多臺大大小小的鼻外傷急診手術和500多臺外傷性鼻畸形的手術,患者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
最近我正在探索在內鏡下用電動微鋸行鼻-鼻中隔整形術,為甚麼要這樣做呢?第一:內鏡具有光線好、同步放大,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地方;第二:以往截骨是用錘子敲打截骨刀完成的,而鼻面骨本來就很小,一旦截骨刀不鋒利的話,容易造成鼻骨的爆裂粉碎,影響術後形態;電動微鋸截骨對骨的創傷小,能比較精確截骨,術後腫脹也較輕,符合微創的原則。
內鏡下微鋸鼻-鼻中隔整形術較以前的方法有優點,所以要繼續開動腦筋、精益求精,為提高患者對手術的滿意度而用心研究,力爭術後的鼻子個個美麗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