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發作時疼痛難忍,而緩解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往往被看做是富貴病、小毛病。那麼痛風真的只是一個小毛病嗎?
典型的痛風是一種發生在中老年男性和絕經後女性的代謝性疾病。近年來,痛風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門診甚至常常可以看見家長陪同過來的20歲左右的痛風患者。痛風常伴有尿酸增高、高尿酸血癥、發作性急慢性關節炎及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痛風石)和腎臟。
痛風起病時通常只有一個關節受累,常見第一蹠趾關節、跗骨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第一次急性痛風發作常發作在夜間、伴劇烈關節疼痛和腫脹。關節迅速出現紅、腫、觸痛,早期發作通常在3~10天內自行緩解,大多數患者在再次發作前都不會留有後遺表現。長期反覆的痛風發作可引起關節骨質侵蝕、缺損及周圍組織纖維化,是關節發生僵硬記性、活動受限,並可破潰形成瘻管。此外,尿酸鹽結晶可在關節附近幾件、腱鞘及皮膚結締組織中沉積,形成黃白色,大小不一的隆起贅生物即痛風石。在未經治療的患者,首發症狀後20年70%的患者出現痛風石。慢性痛風患者約有1/3有腎臟損害,表現為尿路結石、慢性痛風性腎病,甚至急性腎功能衰竭。
因此,痛風的患者必須在正規醫院專業科室接受規範化治療。
急性發作的患者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一般應休息至關節痛緩解72小時後才可恢復活動。
對於痛風患者,飲食管理很重要,應避免進食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骨髓、海味、貝蟹等;魚蝦類、肉類、豌豆、菠菜中也含一定量嘌呤;蔬菜、水果、牛奶、雞蛋等則少含嘌呤。建議年輕人少飲含糖飲料。嚴格戒酒,尤其是啤酒、黃酒、烈性酒。已有研究發現,適量飲用紅葡萄酒、酸奶、牛奶、進食殷桃可降低血尿酸。肥胖的緩和必須減少熱卡的攝入同時降低體重,多飲水以利於尿酸排出。
嚴格的飲食控制可使血尿酸下降60-120umol/L。大部分患者需要加用降尿酸藥物。
常用的降尿酸藥物包括減少尿酸生成和增加尿酸排洩的藥物。
1、苯溴馬龍:強有力的利尿酸藥,服藥時需注意多飲水,適量服用碳酸氫鈉鹼化尿液以利於尿酸排出,由於苯溴馬龍是通過增加尿酸排洩降低血尿酸水平,故對於嚴重腎臟結石及腎功能衰竭的患者建議慎用。
2、別嘌呤醇:通過抑制尿酸合成降低血尿酸水平,個別患者可有發熱、過敏性皮疹、腹痛、腹瀉、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甚至肝功能損害等副作用,停藥及給予相應治療一般均能恢復。但應注意偶有發生剝脫性壞死性皮炎,病情嚴重,需搶救治療。
3、非布司他:是目前最新的通過抑制尿酸合成降低血尿酸水平的藥物。已有2項大型研究證實,與別嘌呤醇相比起效快、維持尿酸水平穩定,肝腎副作用更小。
綜上所述,如不規範治療,痛風危害巨大,不僅會造成關節侵蝕,肢體殘疾,還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等嚴重的併發症。但注意生活方式併合理用藥,痛風完全可防可治,希望痛風患者能早日擺脫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痛苦,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