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笑話故事:老幹部、老教師和老工人三人在一起閒聊,說起百年之後的最後送別儀式上,最希望聽到一句甚麼樣的評語。老幹部說:我最想聽到“廉潔奉公人民好公僕”的評價;老教師說:我最想得到“為人師表桃李滿天下”的讚揚;而那位老工人則幽幽地說道:我希望聽到主持人說:“他還在動”。
是笑話,也不是笑話,一個可能真實、可能虛構的灰色幽默,道出的則是人的天性中對“動”的渴望。動,則生命在,不動,則生命衰或亡。“生命在於運動”,老生常談的一句話,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在現實生活中,未必每個人都能真正地“動起來”。上二、三層樓非得擠電梯者大有人在;機場裡百十米路非得搭乘水平電梯的人不在少數;開著汽車去一公里路開外的菜場買菜的馬大嫂真的很多;數千元的跑步機上積滿灰塵的人家比比皆是;大腹便便、行百步即氣喘吁吁的富態人士更是隨處可見……這些現象告訴我們一個不爭的事實:高度物質文明的現代社會,人們的運動觀已經淡漠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雖然各方科普作家、各種科普讀物,聲嘶力竭、長篇累牘地告誡人們要運動、運動,然效果一直不盡如人意。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就出在兩個字:態度!
態度是認知、觀點和內心的體現,態度又是行動的起點。如果不能對運動的重要性有正確的認識,不能用積極、負責和持之以恆的態度對待運動,實際上也是對生命的消極和不負責任。
就在寫稿之前的兩個小時,與集團的一位IT同事談到我每天的必走之路,同事在驚歎我魔鬼般身材的同時,更驚異於我的堅持。同事告訴我,他一直超重,而且患有脂肪肝,也知道運動的重要性,但總是在體檢之後,讀到超聲檢查報告上的 “重度脂肪肝”五個字,讀到肝功能報告上的異常轉氨酶數值,才能促使他運動一陣子,幾天後又迴歸以往,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四五個小時,加班很晚回家,“累得”不想走路。
類似於我這位同事的情況應該非常普遍,尤其是那些白領們,他們長年累月蝸居在不通風的寫字樓,守著電子計算機,喝著垃圾飲料,午夜12點之後睡覺,這種靜得出奇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實在堪憂啊!現實中的教訓已經很多。就在今年初,我的另一位IT部門27歲同事,突發心臟功能衰竭,住進某醫院重病監護室,無法確診病因,最終在長征醫院心臟科被診斷為肺動脈栓塞!病因就是久坐不動。久坐,容易導致下肢血管內血栓形成,一旦脫落,血栓則會隨血流掉到肺部血管,繼而可以引起危及生命的肺栓塞。當時,這個27歲的小夥子,可謂命懸一線吶!現雖已治癒,但體質已非從前。
運動真的有那麼難嗎?否也!只要你能夠改變態度,強化意識,運動可以無所不在,無處不能。
我也常常需要在電腦前面工作超過4個小時,但我一定會在中途離開辦公室溜達十幾分鍾;我常常乘飛機出差,但我會非常珍惜候機廳那長長的走道;我工作的地點位於長征醫院和上海市醫學會之間,經常要到這兩個單位辦事,但我拒絕開車而為步行;當我工作十數個小時精神極度疲乏之後,我絕對不會選擇坐臥,而是在小區裡慢速奔跑數十分鐘。若還要說我的難能可貴之處,那就是手機“健康”App圖標彙總上的記錄,它顯示的日均步行距離永遠在10公里以上!這就是我的態度,是對運動的態度,也是對生命的態度。讀者諸君:你也能做到的。至於如何合理、科學和個性化地運動,請深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