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脊椎中的馬尾神經錯綜密佈,而腰椎畸形、腰椎管狹窄和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腰椎管狹窄都容易導致馬尾神經被壓迫,馬尾神經受損往往帶來極高的致殘率。能不能早一點發現、早一點診治?昨天,記者從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得知,該院一項研究成果形成的臨床診治優化模式大大降低其發病率,總有效率達到93%。
馬尾神經綜合徵是腰椎疾病患者較為嚴重的併發症。早期症狀比較輕微,可一旦發生就會有多種症狀同時出現,患者往往因為就診和診斷時間延誤而大大影響了治療效果,致殘率非常高。長征醫院骨科史建剛副教授說,馬尾神經的解剖位置非常特殊,是脊髓和周圍神經的橋樑,一旦馬尾神經壓迫損傷,容易形成惡性循環,致使相關神經和功能難以修復,造成永久性功能損害。面對這一世界性的難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骨科主任袁文教授和賈連順教授的指導下,史建剛領銜的研究團隊,在馬尾神經損害的基礎與臨床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創新性研究。
課題組從發病機制入手,創新性地提出了以“症狀體徵”為依據的分期方法,明確了患者在神經壞死之前就確定發病的起點。掌握了這一發病的“時間點”,就可準確測量“臨床前期和臨床早期”,實現了“早期”診斷和治療,大大減少了發病率。據此研究成果形成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最佳手術時機、急性綜合救治、術後抗氧化治療”等一系列臨床診治優化模式,大大降低了其發病率,總有效率達到93%。同時,該研究成果已在全國14家大中型醫院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