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20 00:06

  患者:我最近右上腹一星期左右就痛一次,一個半小時後才有好轉。已經有八次了。彩超提示:膽囊大小84*22mm,囊壁稍毛,囊內見多個強光團,大者9mm,伴身影。膽總管8mm。並且內壁附著5mm高回聲突起,無身影,不活動。診斷為:膽結石,膽息肉,膽囊炎。請問,我的膽囊還具有功能嗎?能否採取保膽手術?有許多大醫院都建議切除膽囊,是不是有手術難度,還是膽結石容易復發,不贊成保膽手術?

  醫生:一般而言,保膽手術是不提倡的。保膽手術曾經一度流行,但現在幾乎沒人做了。其一,對於該切除膽囊的病人,最終大多還是做了膽囊切除術,而第一次手術給第二次手術增大了難度、增加了風險;其二,對於可不切除膽囊的病人,保膽手術常是多餘的,基本上是白挨一刀。你的具體情況,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囊炎,你的膽囊應該是有功能的,但如果你經常發作,就應該手術了。當然,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發作對你沒有大的影響,也不需要急著手術的,但是你這樣的情況(囊內見多個強光團,大者9mm,伴聲影),估計最終少不了一刀的;而且,一旦膽囊內的小石頭經膽囊管掉入膽總管並導致梗阻,可能會需要急診手術了。不宜行保膽手術。保膽手術本身較之膽囊切除並不增加多少難度,但僅做膽囊取石手術的病人,複發率極高。合併膽囊息肉的膽囊結石,有潛在的惡變風險,宜切除膽囊。

  患者:據有些報道,切除膽囊發生結腸癌的幾率高,是嗎?而且易產生腸息肉?

  醫生:有這種說法的,但是十幾二十幾年後才出現的。為了幾個萬分點的幾率而保膽,你就要承受3、5年內復發再手術的膽囊疾病,而再手術較之初次手術無論難度、手術風險都要大的多,往往最終還是保不了膽。因此,各大醫院都沒人做這種手術。

  再給你說一個恐怖的危險:膽囊結石的病人發生膽囊癌的危險性恐怕比若干年後發生結腸癌要可怕得多!!膽囊癌……,一年生存率很低的。

  患者:還有一個疑問。彩超提示,我的膽總管輕度擴張,是不是有膽總管結石?如果有,腹腔鏡會轉為開刀嗎?

  醫生:這個情況有兩種處置方案:

  1、術前做核磁共振,可以比較直觀地顯示膽總管的情況。膽總管如有結石,可先行ERCP+EST取石,再做腹腔鏡切除膽囊;或者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還有直接開放手術。

  2、術中造影。如發現膽總管結石,可直接在腔鏡下做膽總管切開取石、必要時開放手術;或術後再行ERCP+EST(此方案不推薦),但這樣,如果ERCP+EST失敗,要再次開刀了。 具體如何操作,視具體情況商定。

膽囊結石能否行保膽取石術?相關文章
很多膽囊結石的患者擔憂切除膽囊後,會增加結腸癌的患病風險,這種擔憂是可以理解的。膽囊畢竟是人體的一個器官,上帝創造了人,任何一個器官都不是多餘的,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只是目前醫學水平還有很多不能解釋和解決的問題。因此,很多人都提出能否保膽取石,即保留膽囊,單純把結石取淨,理論上講,這個並非不可行,前提是必須取乾淨,保留的膽囊是有功能的。同時,開展此手術的醫院需要具備纖維膽道鏡、膽道硬鏡及其它相關設
發布於 2022-12-08 02:22
0評論
若膽囊結石診斷明確、有急性發作歷史,原則上應採取手術治療。雖然膽囊結石本身並不複雜,但有可能出現急性發病、繼發膽管結石、膽源性胰腺炎、膽囊腸道內瘻、甚至膽囊癌變等情況,加之膽囊結石甚為常見,應引起足夠重視!目前公認、而且切實有效的針對膽囊結石的規範治療仍然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沒有相關合並症的情況下可以滿意地解決問題。保膽取石是治療膽囊結石的有益嘗試,但對其是否能合理、有效、徹底地解決問題還有很
發布於 2023-01-15 02:56
0評論
膽囊結石是最為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大多數膽囊結石患者無症狀,少部分患者膽囊結石會誘發膽絞痛,繼而發生細菌感染,表現為急性、慢性膽囊炎,長期慢性膽囊炎甚至會發展為膽囊癌。膽囊切除術是外科治療有症狀膽囊結石的主要手段。然而膽囊具有貯存、濃縮、排洩膽汁以及調節膽道壓力等多種生理功能。絕大多數患者膽囊切除後,術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但膽囊切除術後仍有小部分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腹脹、腹瀉、納差、厭食、膽汁
發布於 2022-11-24 23:01
0評論
患者提問:病情描述:我女性,55歲,常規體檢時發現膽結石18mm但一直沒有發病症狀。7月份曾有右上腹隱痛,醫生建議微創取石。請李醫生給醫治建議,謝謝了!醫生回覆:光憑目前敘述無法判斷疼痛是否由膽囊疾病引起,按目前的專家共識,像你這麼大的結石,只在有症狀的情況下建議切除膽囊,無症狀可以隨訪。不建議保膽取石。患者提問:李醫生,是否需要先做個膽囊功能檢測,我也不知道是否有這樣一個檢測能否對膽囊做一個健
發布於 2023-01-09 08:56
0評論
激光碎石堅決不可取 在膽管下端靠近膽管進入十二指腸腸腔的位置,也就是十二指腸乳頭內有一個特別精細的結構,叫做oddi括約肌,它起到一個瓣膜的作用,使得膽管內的膽汁順利進入十二指腸,但十二指腸內的腸內容物不能逆流,能夠防止腸道內的細菌進入膽道系統內。膽管內小石頭需要先通過膽總管再通過其下方的十二指腸乳頭(內含oddi括約肌)排出至十二指腸進入腸道,而胰管是和膽總管共同開口後通過十二指腸乳頭分泌胰液
發布於 2023-03-18 11:16
0評論
LaparoscopicCystectomy(LC)Commonbileductexplorationandremovingthestone簡介膽總管結石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前者佔大多數,來源於膽囊結石,後者結石直接生成於膽總管中。膽管未被全部阻塞前可無明顯症狀,但由於飲食等因素導致結石阻塞膽總管,病人會突然出現下述一系列症狀,包括:上腹痛、寒戰、高熱,黃疸,嚴重者還會出現休克、意識障礙等。本病
發布於 2022-12-19 16:15
0評論
概述 比方說患了膽結石。患上了膽結石之後的人們常常會被這種病症困惑中,所以最終小問題變成了大毛病,或者是當自己緊張的時候也會感覺到腹部不適,往往人們會以為自己是患上了胃部,生活當中很多時候人們會因為自己的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而導致身體健康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方說自己稍微吃飽了之後就會感覺到強烈的不適感,其實是因為膽結石導致的,但是當人們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的時候很少有人們能夠引起自己足夠的重視,
發布於 2023-04-23 03:53
0評論
自1882年lengenbuch首創用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症以來,該術式以其良好的治療效果成為膽囊炎膽囊結石的標準治療模式。37年前Mouret首次報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雖其以創傷小、恢復快的強大優勢迅速普及,成為所謂膽囊結石治療的“金標準”,但其實質上仍然是膽囊切除術的技術手段革新,包括目前開展的機器人手術亦是如此,並非治療原則的改變。黃志強院士在《黃家駟外科學》(第7版)中指出:“
發布於 2023-03-24 18:31
0評論
   100多年來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囊結石的確定性方法,如今微創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優越性也已得到證實。但現代醫學發現,膽囊除應該有的儲存、濃縮、收縮排洩膽汁的功能外,還具有複雜的化學和免疫功能,而膽囊切除術又會帶來諸如併發症等後患。因此,原來確定的膽囊切除術並不適用於所有的膽囊結石患者,對有良好膽囊功能的病人,保膽取石手術已經越來越多的被廣大的病員和醫務人員所採納。我院微創外科在國內外較早開展保
發布於 2023-01-14 16:36
0評論
     患者:曾經有過吃了油膩的食物,肚子疼,但過一會兒就好了,而且我好幾個月沒有疼了。醫生要我切除膽囊,目前未採取行動。我正年輕,希望保膽取盡石頭,複發率控制在5%範圍內。化驗、檢查結果:安徽武警醫院彩超:膽囊大小59*20mm,壁厚3mm,毛糙,膽囊內探及多枚強回聲光團,最大約17*8mm,伴聲影,隨體位改變移動,但內外膽管不擴張。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彩超:膽囊大小形態正常,囊壁毛糙,
發布於 2022-10-08 22:4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