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誤區一:高脂血症的人有症狀。
在通常情況下,有高脂血症的人沒有明顯症狀和異常體徵。診斷高脂血症主要通過血液生化檢驗。僅有很少一部分有高脂血症的人可以見到黃色瘤。
2、誤區二:甘油三酯高危害最大。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係最密切,危害最大。臨床上常用血脂檢查指標有4項,包括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這4種指標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最重要,可以滲入動脈血管壁中,開啟動脈粥狀硬化過程,進而引發各種心臟血管疾病,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稱“壞”膽固醇。
3、誤區三:血脂有點高,沒有甚麼關係。
高脂血症與冠心病和中風都有關係。全球進行了許多有關降低膽固醇防治冠心病的研究,結果明確表明,血漿膽固醇降低1%,冠心病事件發生的危險性可降低2%。近些年,高膽固醇與缺血性腦中風的關係的認識也在逐漸加深。流行病學研究和隨機臨床對照研究表明,隨著LDL-C水平的降低,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也可減少。
4、誤區四:不瞭解食品中的成分
為了防止膳食膽固醇過多引起的不良影響,《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日攝入的膳食膽固醇不宜超過300 mg。如果是高血脂者,則應嚴格限制,每日攝入量應不超過200 mg。
5、誤區五:高血脂只有胖人才會得。
實際上,高血脂並不是胖人的專利,很多體型苗條的人也會得。膳食中的脂質對體內脂蛋白水平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在攝入大量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的人群中,其血膽固醇水平比攝入量較低者高出10%~25%。
6、誤區六:只有血脂高的人,才需要服用降膽固醇的藥。
有些人即使血脂不高,也需要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物,比如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中風)或某些糖尿病患者。
7、誤區七:有高脂血症的人,如果血脂正常了,就不需要服藥了。
降脂藥也需要堅持服用,一旦停藥,血脂又會回升,影響治療效果。在血脂達標後,大部分病人仍需用原來的劑量持續服用,沒有冠心病或中風等疾病的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小服用劑量,找到最低有效劑量後長期服用,可以減少副作用。
8、誤區八:魚油可以用來降血脂。
魚油幾乎沒有降膽固醇的作用,也沒有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證據。而最近二十多年的醫學研究發現,他汀類藥物是抑制膽固醇合成最強的藥物,他汀類藥物能夠阻斷膽固醇合成,可以使LDL-C降低25%~55%。大顯著降低冠心病或中風的風險。
9、誤區九:他汀類藥物最大的副作用是肝臟損傷。
他汀可安全用於絕大多數患者。他汀很少導致肝臟疾病。在部分患者中,他汀可導致轉氨酶水平輕度增高,這並非肝毒性表現,一般停藥後就可恢復。罕見情況下,他汀可致肌肉組織損傷,其特徵為肌酸激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