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二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目前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確的癌症,數據顯示,從高危型HPV持續感染到發生宮頸癌,時間跨度可以達到5~10年。所以有效、積極地開展宮頸癌篩查,早期發現並及時干預,能夠顯著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目前宮頸癌篩查的主要的兩大技術是宮頸細胞學檢測和高危型HPV檢測。宮頸癌篩查的“益處”在於篩查技術的敏感性,就是發現那些有可能發展為癌症的高級別癌前病變及已患浸潤性癌的人群,給予其及時的治療。數據顯示,即便是已發展為宮頸癌,早期治療5年生存率可達到100%。全球近40年來的宮頸癌篩查結果也表明,開展宮頸癌的篩查可以有效降低宮頸癌的發病與死亡率。在中國,自開展細胞學檢查以來,20世紀90年代宮頸癌死亡率較70年代降低了69%。但凡事都有兩面性,不當和過度的篩查,影響了篩查的特異性,也會給人們帶來一系列的“危害”,特別是HPV的檢測,陽性結果中,包含大量一過性感染(無高級別病變),會導致“患者”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由此帶來後續不必要的創傷性檢測(陰道鏡和組織活檢),對患者身體造成傷害,浪費有限的社會醫療資源,並引發一系列家庭和醫患關係等社會問題。
所以,對於宮頸癌的篩查,我們既要追求“益”,同時也要關注“害”,2013年由美國癌症學會(ACS)、美國陰道鏡檢查與宮頸病理學會(ASCCP)和美國臨床病理學會(ASCP)共同提出宮頸癌篩查的最佳策略“篩查益處的最大化、篩查潛在危害的最小化”的,這需要我們採用更精準的篩查技術和方案,關注“高級別病變”,而非“感染”。美國Hologic公司新一代Aptima?HPV以HPV致癌蛋白基因E6E7mRNA為目標檢測物,與高級別病變相關性更高,其在歐美國家臨床實踐中已顯示出與第一代HPVDNA檢測同樣的臨床靈敏性和更卓越的臨床特異性,保持了DNA的“益”,減少了DNA的“害”,可為中國實現精準的宮頸癌篩查提供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