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28 01:06

  一例79歲老年女性因頸部及雙肩新發疼痛就診,既往有鉅細胞動脈炎病史,每天服用7.5mg強的松治療。患者11個月前開始出現枕部壓痛和複視,當時紅細胞沉降率為78 mm/h,顳動脈活檢顯示肉芽腫性動脈炎;經過每天60mg強的松治療6天后,患者複視消失;隨著糖皮質激素的逐漸減量,患者頭痛或視覺症狀均未見加重。該患者應如何處理?
  臨床問題
  鉅細胞動脈炎是一種炎症性血管病變,常見於壁層發達有外膜滋養血管的大、中動脈。通常累及的血管床包括:頸動脈外周分支(如顳動脈、枕動脈),眼動脈、椎動脈、遠端鎖骨下動脈、腋動脈及胸主動脈。血管炎導致管腔閉塞,從而發生缺血性併發症,如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有10%-15%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患者視力喪失。此外,主動脈炎還可並發動脈夾層及動脈瘤。
  風溼性多肌痛導致特定肌群疼痛和僵硬,主要是位於頸部、肩膀、上臂和骨盆處的肌群;以晨起症狀最顯著,肌痛的病因未明。影像學顯示存在滑囊和關節旁組織炎症,此外,疼痛肌肉的組織間液可檢測出細胞因子高水平表達。血樣中急性期反應物水平明顯升高,提示肌肉疼痛與機體強烈的系統性炎症反應相關。
  臨床要點
  目前,免疫介導性疾病鉅細胞動脈炎和風溼性多肌痛被認為是慢性疾病,好發於50歲及以上年齡患者。
  如果可能,鉅細胞動脈炎的診斷應通過組織學病變確定。
  糖皮質激素是鉅細胞動脈炎和風溼性多肌痛的標準療法,其中鉅細胞動脈炎的激素使用劑量更大。
  在糖皮質激素逐漸減量的過程中,鉅細胞動脈炎和風溼性多肌痛患者常發生病情反彈,此時激素治療劑量往往需增加10-20%方可見效。
  動脈炎性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會導致失明,應作為急症治療,需及時診斷並以大劑量糖皮質激素開始治療。
  在1/4鉅細胞動脈炎患者中,病變累及主動脈及主動脈主要分支。大血管病變通過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可明確診斷。
  鉅細胞動脈炎或風溼性多肌痛通常不會減少壽命年限,但糖皮質激素療法往往伴發副作用。應密切關注患者的全身情況,特別要注意有無骨質疏鬆、並注意預防肺孢子蟲性肺炎的發生。
  病理生理學特點
  大血管炎分子學研究顯示,血管壁樹突細胞引發病理性級聯反應,並募集T細胞和巨噬細胞形成肉芽腫性浸潤。已確認的兩條主要免疫應答通路分別是:IL12-Th1-INFγ軸以及IL6-Th17-IL17/IL21軸,其中後者可被糖皮質激素有效抑制。
  釋放到動脈壁的效應器細胞因子激活炎症細胞,以內皮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和纖維母細胞為靶點,導致血管腔阻塞性內膜增生。而蛋白水解酶(如金屬蛋白酶)和促血管新生因子(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血小板生長因子)共同促進血管壁的重塑,從而導致相應的影像學特徵表現及相關臨床表現。
  評估及管理
  鉅細胞動脈炎應結合病史、臨床評估、實驗室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進行診斷,以組織學檢查確診。除非併發於鉅細胞動脈炎,風溼性多肌痛因缺乏特徵性的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特徵,診斷相對困難。
  實驗室檢查
  鉅細胞動脈炎和風溼性多肌痛常見紅細胞沉降率(ESR)及C反應蛋白水平(CRP)顯著升高,ESR和CRP的表現與血小板增多和貧血類似。炎症指標的檢測對疾病診斷和長期監控有一定作用,但這些指標水平的升高並不應作為進行免疫抑制療法的唯一標誌物。
  目前,鉅細胞動脈炎和風溼性多肌痛尚未發現高特異性的生物學標記物。白細胞介素6(IL6,CRP產物的主要誘導因子)的水平在未治療患者中特徵性升高,治療後迅速被抑制。
  此外,在慢性疾病患者中,IL6水平往往高於正常水平。但對於臨床決策的指導意義,還沒有證據表明IL6水平的檢測優於CRP,且在常規檢查中並不推薦IL6的檢測。
  當有臨床指徵時,可進行自身抗體(如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或抗環瓜氨酸多肽抗體)檢測以排除其他風溼性疾病,血清電泳可用於鑑別單克隆丙種球蛋白病。原因未明的發熱建議通過血培養鑑別。
  影像學檢查
  鉅細胞動脈炎患者會發生大血管炎。對於已活檢確診的鉅細胞動脈炎患者,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計算機斷層血管成像(CTA)有利於評估病變累及動脈情況(包括狹窄、夾層和動脈瘤的情況)、監測病情進展(圖1)。
  對於懷疑鉅細胞動脈炎而未經活檢確診的患者,以及存在周圍缺血性疾病臨床表現的患者,同樣可以使用MRA和CTA檢測大血管累及情況。
  由於MRA和CTA的有效應用,傳統的血管造影術在規劃血管成形術過程中已較少使用。
  由於18F-FDG PETCCT並不能可靠分辨血管炎和非血管炎性炎症損傷,且對經過治療的血管炎分辨率低,並不推薦常規進行該檢查。
  彩色多普勒超聲可用於淺表動脈的可視化,如顳動脈,但對於深部動脈血管壁的觀察則存在一定的侷限性。此外,高場強MRI作為檢測顳動脈炎症的高敏方法出現,但彩超和MRI均未能取代顳動脈活檢,因顳動脈活檢對微小的炎症性改變也高度靈敏。
  圖
  圖1:兩例鉅細胞動脈炎患者主動脈弓的CTA和MRA圖像。圖A 為活檢確診鉅細胞動脈炎的71歲老年女性患者主動脈根部重建和主動脈弓“象鼻移植手術”後的CTA圖,移植手術止於降主動脈近端。箭頭顯示近端降主動脈處最大程度擴張的動脈瘤。圖像由矢狀面和冠狀面連續軸向圖重新編排的數據構成。圖B為活檢確診鉅細胞動脈炎的72歲老年女性患者主動脈弓及其分支的對比增強MRA圖。箭號顯示雙側鎖骨下動脈和腋動脈的狹窄病變,箭頭指示近端肱動脈長段閉塞。圖片由斯坦福大學放射科D. Fleischmann博士 (Panel A)和 F. Chan博士 (Panel B)提供。
  對於風溼性多肌痛,超聲檢查或MRI可確診肩峰下、三角肌下、轉子和頸部滑囊炎,以及肱二頭肌腱鞘炎。出現外周關節滑膜炎時,應與其他疾病進行鑑別,如風溼性關節炎或炎症性骨關節炎。在目前的分類標準中,超聲檢查結果並不是診斷風溼性多肌痛的必要條件。
  病理分析
  組織學分型是診斷的金標準。但活檢出現陰性結果並不能排除鉅細胞動脈炎的診斷。
  治療
  免疫抑制療法

  鉅細胞動脈炎和風溼性多肌痛均對糖皮質激素治療敏感,儘管對於這兩類疾病還沒有具體的糖皮質激素適應症,但大多數病例在糖皮質激素單藥治療下病情能夠得到良好控制(圖2)。
  治療
  治療
  圖2: 鉅細胞動脈炎和風溼性多肌痛的治療方法。
  :鉅細胞動脈炎的治療取決於疾病的分期,新確診患者(誘導治療)、處於慢性期患者(維持治療)和疾病反彈患者(反彈的處理)的治療方法均羅列出來。糖皮質激素是治療的基礎,其他免疫抑制劑僅有微弱效果或無糖皮質激素替代作用。B:風溼性多肌痛的治療中,糖皮質激素的劑量較低。CRP代表C反應蛋白,ESR代表紅細胞沉降率。
  待探討問題
  鉅細胞動脈炎和風溼性多肌痛目前還沒有明確診斷標準。風溼性多肌痛診斷尤其困難,因為往往無疾病特異性症狀或指徵。對於這兩種疾病的治療,還需要進行隨機試驗以確定最佳方案。而影像學檢查對疾病診斷和監控的意義尚未明確。
  目前,鉅細胞動脈炎和風溼性多肌痛被認為是慢性疾病。患者的炎症標誌物通常會異常升高,甚至在接受治療2年後炎症標誌物的水平仍處於高水平。對亞急性期患者的治理方法仍未明確,而長期積極的免疫抑制治療對疾病結局的影響亦未明確。
  相關指南
  美國風溼病學會(ACR)和關於血管炎的教會山會議討論出鑑別鉅細胞動脈炎和其他血管炎的標準(表1)。這些標準應用於普通人群的診斷特異性尚未明確。
  和ACR對風溼性多肌痛提出了臨時分類標準,但該標準對於區別風溼性多肌痛和風溼性非多肌痛慢性疾病的敏感性只有66%,特異性僅為81%。BSR已制定鉅細胞動脈炎和風溼性多肌痛的治療管理指南,而EULAR也發佈了大血管炎的治療指南。本文中的推薦療法基本與這些已有的指南一致。
  表
  表1:ACR指美國風溼病學會,ESR指紅細胞沉降率,EULAR指歐洲抗風溼病聯盟。根據ACR-EULAR臨時分類標準,風溼性多肌痛的診斷需滿足強制性標準,此外,在不符合超聲檢查結果標準時,附加標準評分需達到4分或以上;在滿足超聲檢查結果標準時,附加標準評分需超過五分。
  小結與建議
  簡介中的患者已活檢確診鉅細胞動脈炎,並對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敏感,且激素減量治療效果良好。現患者出現風溼性多肌痛症狀,且沒有證據支持缺血性復發的出現。在本病例中,強的松劑量應臨時增加到10mg/天以抑制肌痛。
  一旦臨床症狀得到緩解,在檢測臨床反應和炎症標誌物水平的同時,再次嘗試激素的逐漸減量。其他疾病的復發會增加大血管受累風險,應行MRA或CTA進行評估。對患者進行密切隨訪,以監控糖皮質激素治療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鉅細胞動脈炎與風溼性多肌痛如何治療?相關文章
鉅細胞動脈炎:好發於分層良好且具有外膜固有動脈的中等及大動脈,如顳淺動脈、枕動脈、眼動脈、椎動脈、鎖骨下動脈遠端、腋動脈、以及胸主動脈等。風溼性多肌痛:以肌痛,僵硬感為主,分佈於頸、肩、上臂、盆帶等部位;兩者可相互伴隨(可隱性伴隨)或先後出現,也可於治療後激素減量後出現;多發於50歲以上老年人,70-80歲為患病高峰,女性佔60-75%;1、化驗血沉增快(s/s:84%/30%),CRP增高(s
發布於 2022-12-01 22:31
0評論
一提起風溼性疾病,很多人都會想到類風溼關節炎等,但對於風溼性多肌痛卻知之者甚少。那麼,甚麼是風溼性多發性肌痛呢?風溼性多肌痛是多發於老年人的一種疾病,尤以女性為多,一般均發病於50歲以後。其主要特徵是頸、上臂、肩胛、臀、股部位的肌肉痠痛、僵硬不適,夜半至次日晨間更甚。清晨僵硬時間超過1小時,肌痛多為對稱性,即使起病初限於一側,但最終多影響另一側。僵痛以晨間或休息之後再活動時明顯。急性發病者,一般
發布於 2022-11-30 15:01
0評論
概述 風溼性多肌痛是一個危害比較大的疾病,而且建議風溼性多肌痛的人需要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態的。我們知道的,任何疾病的發生,其實都有情緒的因素的,而且只有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才有利於風溼性多肌痛的人改善病情的。風溼性多肌痛的病人會有抬腿發痛的症狀,而且會有上下樓困難的症狀,甚至會難以下蹲。風溼性多肌痛怎麼護理? 步驟/方法: 1、 風溼性多肌痛的病人容易因為精神受刺激啊,還有有時候有過
發布於 2024-05-28 02:09
0評論
概述 風溼性多肌痛是一種診斷比較明顯的風溼類疾病,主要的發病人群就是一些年過五十的老年人,常常會有出現一些血塊沉積的現象。風溼性多肌痛主要的外在表現就是會出現四肢和軀幹周圍的肌肉出現明顯的疼痛,該病會對一些小劑量的激素出現非常明顯的反應。該病的主要的發病原因還不是很清楚,據相關調查可知,大部分都是和年齡因素和遺傳因素有關係。 步驟/方法: 1、 那麼,風溼性多肌痛究竟嚴不嚴重?首先就是出現明
發布於 2024-05-27 16:25
0評論
柴胡桂枝湯治療風溼性多肌痛風溼性多肌痛是一組臨床綜合徵,表現為頸、肩胛帶、骨盆帶肌肉疼痛和僵硬,通常伴全身反應,如血沉增快等。本病發病年齡在五十歲以上,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常規應用小劑量激素治療,但療程長,老年人應用副作用大,而且激素撤減過程中病情容易反覆。因此中醫治療有著很好的優勢。本病屬於中醫痺證範疇。因為發病年齡以老年人多見,病因病機常常為正氣不足,機體衛外不顧,風寒溼邪趁虛侵入,導致
發布於 2022-11-30 15:26
0評論
老年人全身多處肌肉疼痛、乏力、食慾不好、體重下降,需警惕“風溼性多肌痛”。“風溼性多肌痛”好發於大於50歲的老年女性,春秋季易發病。主要表現為對稱性的頸部、背部、肩部、臀部肌肉痠痛和僵硬,有的還伴有關節痛,以肩、膝、腕關節最為顯著,常伴有不明原因發熱;血檢查時可發現血沉、CRP升高,類風溼因子和自身抗體多陰性,關節超聲提示關節非侵蝕關節炎。“風溼性多肌痛”一旦確診,需要立即治療。根據2015年最
發布於 2023-02-18 20:01
0評論
概述 風溼性多肌痛是一種由於風溼性疾病,細菌感染造成的疾病,一般來說,它常常發生在老年人的身上,患者在發病的時候會出現全身痠疼,四肢無力,疲憊不堪,肌肉僵硬,不能夠自由行動,有的患者還會出現呼吸困難的表現。目前來說治療風溼性多肌痛的手段有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兩種治療方法因人而異,下面我就給你一些建議,個人見解,經供參考。 步驟/方法: 1、 風溼性多肌痛常常發生在肩關節,肘關節,腿部,臀部,
發布於 2024-05-27 15:53
0評論
概述 風溼性多肌痛是一種主要以持續性頸、肩胛帶、骨盆帶肌群疼痛僵硬感等症狀為表現的疾病症狀。發生風溼性多肌痛的症狀主要是老年人。身體抵抗力比較差的人也會很容易發生風溼性多肌痛的症狀。發生風溼性多肌痛的症狀後,一般都是需要採用藥物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常用的藥物有激素類的藥物為主。風溼性多肌痛的症狀及時的進行治療,還是會有很高的治癒率。 步驟/方法: 1、 風溼性多肌痛的症狀發生之後,患者如果能及
發布於 2024-05-28 11:53
0評論
風溼性多肌痛是指表現為頸、肩胛及骨盆帶肌疼痛和僵硬的一種疾病,其病因病機尚不清楚,。該病多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發病前多有受涼的誘因。主要表現為肢體肌肉疼痛、僵硬,多呈對稱性,可累及四肢近端肌腱附著點,嚴重者上肢抬舉活動受限、下肢抬腿、下蹲站起甚至行走都會產生困難,可伴有短時發熱,化驗檢查血沉和C反應蛋白升高有明顯的升高。治療該病應用激素治療,可以使疼痛很快緩解,病情得到控制,但缺點是在激素
發布於 2022-11-30 14:21
0評論
概述 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需要承愛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由於不能及時排解,時間長了就會患上很多的疾病,不但身體上受到折磨,而且還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關於疾病的相關知識,比如風溼性多肌痛這種疾病,風溼性多肌痛(是以四肢和軀幹近端疼痛為特徵的臨床綜合徵。 步驟/方法: 1、 風溼性多肌痛這種疾病如果延誤治療,就會加重病情的進一步發展,甚
發布於 2023-11-03 13:5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