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28 08:01

  提到眩暈,很多人都會想到高血壓,高血脂,血粘度過高等內科疾病,殊不知,臨床上引起眩暈的最主要原因卻不是這些。國外臨床資料表明,在所有頭暈患者中,約有40%與頸椎有關,頸性眩暈在整個眩暈患者中所佔比重僅次於美尼爾綜合徵。
  頸性眩暈目前認為主要機理是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和頸交感神經機能亢進。由於骨質增生、錯位,頸肌的痙攣和異常等內外因素直接或間接對椎動脈造成壓迫 ,或刺激其周圍的交感神經 ,引起椎動脈收縮 ,使其管腔變窄 ,而致供血不足,並最終影響導致前庭迷路缺血 ,產生眩暈症狀。頸性眩暈的臨床表現中 ,眩暈是其最突出的症狀 ,具有旋轉感、失定位感、昏沉感等 ,多於回頭轉頸、起床臥床、伸屈脖子等頭頸體位改變時發生 ,發作時間有瞬現即逝、持續數秒的 ,也有長達一天甚至數天者 ,症狀多為眩暈 ,頭痛,並伴有噁心、嘔吐、胸悶、心慌、出汗異常等症狀。多數人還有頸項強直 ,活動受限。此外 ,還常伴有耳鳴、聽力下降、鼻塞、咽痛、咽喉異物感、聲音改變、視物模糊等症狀,體檢時多數患者可在後枕及肩背部找到極敏感的壓痛點。頸性眩暈輔助診斷主要有 X光平片、 C T、核磁共振、腦血流圖、頸顱多普勒超聲、血液流變學檢查等。診斷時關鍵在於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暈 ,尤其是腦血管病變和耳源性及眼源性眩暈 ,必要時請有關專科醫生協助診斷。
  臨床上中醫結合理療對此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如牽引、腦循環治療儀配合針灸、針刀、手法、藥水注射、中藥口服外用等。其主要機理是可以調整頸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學關係 ,放鬆頸部軟組織 ,特別是椎動脈行經過程中最易受到壓迫刺激的枕下三角區,從而減少或消除因病變造成的各種因素對椎動脈直接或間接的壓迫與刺激 ,改善前庭迷路的血供,往往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中醫結合理療,方法簡便安全 ,療效迅速穩定,大多數患者3-5次治療就可獲得顯效。當然,治療後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對於鞏固療效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頸性眩暈及其如何治療?相關文章
頸性眩暈是指由於頸部病變引起椎動脈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暈,常有以下特徵:頭暈或眩暈伴隨頸部疼痛;頭暈或眩暈多出現在頸部活動後;往往伴有噁心、偶有嘔吐,停止活動休息一會,症狀消失或明顯減輕,部分病人伴有血壓偏高。此病發病突然,嚴重時會出現猝倒;部分患者頸扭轉試驗陽性;頸部X線檢查異常,如頸椎反屈、椎體不穩、椎間盤突出。頸性眩暈多發於40歲以上,男女無明顯差別。對於經常伏案工作、使用電腦或長時間低頭手術
發布於 2023-03-27 17:41
0評論
何為頸性眩暈?“天旋地轉”、“頭昏眼花”、“噁心嘔吐”等等,這些詞語是在臨床工作中越來越頻繁的聽到患者的傾訴,傾訴的人群在逐漸增多,年齡也逐漸趨向年輕化。“一開始只是有點暈,沒在意,後來漸漸發展到劇烈的頭暈,不能翻身轉脖子,精神差,睡眠不好,嚴重時甚至噁心嘔吐,看了很多醫院的神經內科,五官科,眼科,查過頭顱CT,核磁共振,前庭功能都沒問題,也吃了很多藥,就是暈,好不了,請假休息一段時間會好轉一些
發布於 2022-12-26 13:55
0評論
頸性眩暈是由於頸椎病引起的以眩暈、噁心、嘔吐、同時可伴有頭痛、頸痛、頸部活動受限以及失眠、健忘、目脹、視物不清、心慌、氣短、心悸、胸悶、肩部酸沉等一系列症狀,目前在臨床上極為常見。
發布於 2022-12-01 05:26
0評論
美尼爾綜合症表現為反覆發作的旋轉性眩暈,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耳鳴和耳脹滿感。發作間期無眩暈。中華耳鼻咽喉科學會1996年10月制定了梅尼埃病診斷依據:(1)反覆發作的旋轉性眩暈,持續20分鐘至數小時,至少發作兩次以上。常伴噁心、嘔吐、平衡障礙。無意識喪失。可伴水平或水平旋轉性眼震;(2)至少一次純音測聽為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早期低頻聽力下降,聽力波動,隨病情進展聽力損失逐漸加重。可出現重振現象;
發布於 2023-03-16 22:26
0評論
眩暈是臨床常見症狀,其發生機制較為複雜,除與內科、耳鼻喉科疾患相關外,還與頸椎病的發生有關。由頸椎病相關因素引起的眩暈,稱之為頸性眩暈,在交感性頸椎病和椎動脈型頸椎病均可出現。1、治療方法1.1、臥位拔伸理筋手法(1)俯臥位理筋手法:取患者取俯臥位,以一指禪推法、滾法和按揉法在頸項、肩及上背部常規操作,約5min;接著以食、中、環三指指腹著力,由下而上沿直線平推,兩手協同,交替進行,包括督脈和兩
發布於 2023-03-12 07:21
0評論
美尼爾綜合症表現為反覆發作的旋轉性眩暈,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耳鳴和耳脹滿感。發作間期無眩暈。中華耳鼻咽喉科學會1996年10月制定了梅尼埃病診斷依據:1、反覆發作的旋轉性眩暈,持續20分鐘至數小時,至少發作兩次以上。常伴噁心、嘔吐、平衡障礙。無意識喪失。可伴水平或水平旋轉性眼震。2、至少一次純音測聽為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早期低頻聽力下降,聽力波動,隨病情進展聽力損失逐漸加重。可出現重振現象。3、
發布於 2023-02-28 05:51
0評論
中醫認為眩暈是因“攝生不慎,氣血虧損,陰陽失調,或情志所傷,心氣鬱結,心火暴盛,或因風陽”而損害腦系。 現代醫學則認為眩暈可能由疾病引起,比如腦動脈硬化、小腦出血等腦血管疾病;或者是腦部的腫瘤、膿腫、結核瘤、寄生蟲等引起的顱內壓增高導致的腦組織移位、水腫,都可以引起眩暈。此外,變性和脫髓鞘疾病及某些炎症(如腦幹腦炎等)也可引發眩暈。 眩暈是一種病症表現。許多疾病發作時,都可能引起眩暈。 通常有以
發布於 2024-04-23 11:09
0評論
頸性眩暈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因長期伏案工作,頸部肌肉處於一種不協調狀態而使頸肌慢性勞損,隨年齡增長,頸椎發生生理變化。椎間盤退變,環樞椎移位,骨質增生產生,壓迫牽拉周圍軟組織,炎症刺激頸上交感神經而導致椎-基動脈痙攣收縮,供血減少而產生眩暈。《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暈,目無所見,懈怠安臥。”從病因病機上看,雖有痰濁中阻,氣血不足,肝腎虧損之分,但其根本在髓海不足,為本虛標實
發布於 2023-03-14 04:41
0評論
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BPPV)是一常見的內耳機械性疾患,佔所有眩暈症的20%左右,也是約半數耳源性眩暈症的原因。此病雖然為耳科疾病,但常在神經科首診,且多誤診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頸性眩暈而延誤了治療。現結合文獻,對其病因、發病機制以及診治作進一簡要總結以增加對該疾患的瞭解,減少誤診率。臨床表現:BPPV的臨床表現有5個特徵:(1)潛伏期:頭位變化後1~4秒鐘後才出現眩暈;(2)旋轉性:眩暈
發布於 2022-09-24 23:17
0評論
眩暈通常可由以下方面的功能異常引起:1、內耳(1)原因明確的疾病:炎症、藥物中毒、外傷、梅毒、循環不良;(2)原因不明的疾病:美尼爾病、伴眩暈的突發性耳聾、良性發作性頭位性眩暈。2、聽神經:神經炎、帶狀皰疹、聽骨骨折、聽神經瘤。3、中樞(1)腦幹疾病:動脈供血不足、神經膠質瘤、多發性硬化症等;(2)小腦疾病:出血、梗塞、腫瘤;(3)大腦疾病:癲癇、腫瘤;(4)慢性腦血管供血不足。4、視器官:眼肌
發布於 2023-01-04 13:4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