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都屬於血管壓迫神經導致的神經功能障礙,治療上將壓迫神經的血管遠離神經是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說微血管減壓手術是迄今為止首選的治療方案,也是唯一一種有望徹底治癒疾病的微創技術。但是,並非所有的患者都能夠獲得預期的效果,也不是所有手術都絕對安全,因此不斷應用的新技術能夠彌補這一不足,使手術療效更高,手術更安全。
究竟有哪些新技術呢?
1、病因血管的識別與定位技術
過去手術無法知道究竟哪一根血管是真正的病因,因此手術比較盲目。但是,應用現在的電生理學監測技術就可以解決這一難題。主要技術包括:AMR監測,只有將責任血管分離移位後才能出現AMR消失,否則AMR會持續存在;ZLR監測,監測探針只有放置在病因血管上才會出現,而放置在其他非病因血管上時不會出現;EMG監測,可以幫助手術醫生判斷真正的病變部位,間接判斷病因血管的位置,對於位於外側端的病因血管識別有很大的幫助。
2、手術是否徹底的監測技術
減壓手術是否徹底直接決定了手術的效果,過去主要依賴手術醫生的經驗進行判斷,但不夠準確。目前主張依據科學準確的方法進行手術進程評估。包括區域證據、血管證據和電生理學證據。區域證據是指手術必須探查所有可能存在病因血管的部位,不能遺漏;血管證據是指必須對所有與顱神經接觸的血管進行分離和移位,不能有遺漏;電生理學證據是指手術只有在AMR和ZLR都消失後才能結束手術,否則可能手術後無效。
3、減少術中血管意外損傷的技術
比如經小腦裂入路手術技術,可以明顯改變手術的暴露,擴大手術視野,減少對小腦的牽拉,能夠從多角度進行手術操作,減少了對巖靜脈的直接操作。
4、增加手術安全性的技術
包括BAEP監測技術、BTEP監測技術、SEP監測技術、無牽拉顯露技術、溫水沖洗技術、圍手術期應用激素和擴血管藥物技術、保暖技術等。
以上這些技術目前在國內還沒有廣泛應用,甚至還完全沒有應用,我們期待更多關注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並在臨床實踐中創造條件應用,最大限度提高手術的效果和手術的安全性,造福於廣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