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液中,血小板是最小的細胞,在體內起止血作用。血小板減少症的直接表現是容易出血,如皮膚上的出血點和瘀斑、牙齦出血、流鼻血,產後出血過多或分娩時剖腹產傷口出血過多都可能發生,甚至影響胎兒,導致自然流產、胎兒宮內死亡或新生兒顱內出血。
血小板減少症是懷孕期間最常見的血液學異常。懷孕後,由於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釋、血液高凝狀態導致的消耗增加以及胎盤對血小板的收集和利用增加,可出現血小板計數的生理性減少,通常不低於70×109/L,被稱為 "妊娠期血小板減少症"。這個水平的血小板計數通常沒有出血的跡象,妊娠和分娩可以順利進行,產後恢復正常。
如果血小板計數下降到50×109/L以下,甚至20×109/L,那麼就很可能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由於機體免疫功能紊亂,產生抗自身血小板抗體,導致血小板被過度破壞,壽命明顯縮短,導致數量明顯下降。大多數患者在懷孕前就有血小板減少的情況,只是沒有症狀,在懷孕期間沒有被發現並惡化,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在懷孕後出現。醫生首先會根據症狀和相關檢查排除繼發於病毒或細菌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幽門螺旋桿菌等)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和抗磷脂抗體綜合徵)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的可能性。如果高度懷疑血小板減少是由於嚴重的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或再生障礙性貧血,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骨髓穿刺。在懷孕期間做骨髓穿刺檢查的風險不大,但為了避免母體壓力、恐懼、疼痛和對局部麻醉劑過敏對胎兒的影響,如果考慮到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懷孕期間可以不做骨髓穿刺檢查。
患有血小板減少症的孕婦應王文生限制活動,避免外傷,並避免便秘。無症狀的正常孕婦,血小板>20X109/L,在分娩前不需要治療。分娩方式由產科指徵決定,不受血小板計數的影響。為減少分娩時出血的風險,應採取措施使正常陰道分娩的血小板計數達到>50X109/L,剖腹產的血小板計數達到>50X109/L,但硬膜外麻醉需要血小板計數達到>80X109/L。可在分娩前1-2周靜脈注射丙種免疫球蛋白或在分娩當天進行單採血小板輸注。血小板計數<20x109/L的孕婦需要儘快治療以提高血小板水平,因為嚴重的自發性出血的風險更大。在懷孕早期,丙種球蛋白對胎兒是安全的,但糖皮質激素可能會增加懷孕前三個月的胎兒畸形風險。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你需要與醫生討論是否繼續妊娠。血小板<< span="">10′109/L或有出血傾向者,在分娩前可輸血以減少出血的危險,但反覆輸血小板產生血小板抗體會導致血小板輸注無效,所以在懷孕期間不應依賴血小板輸注。新生兒可能會受到母體抗血小板抗體的影響,因此應監測血小板計數,直到產後2-5天血小板最少,血小板20′109/L或出血時應給予丙種球蛋白和血小板輸注。
其他可能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嚴重疾病,如先兆子癇、HELLP綜合徵、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溶血性尿毒症(HUS)、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都是嚴重威脅孕產婦生命的疾病,需要住院並積極治療。
產檢發現血小板減少怎麼辦?
發布於 2022-10-08 10:18
產檢發現血小板減少怎麼辦?相關文章
準媽媽們建檔開始定期產檢,都會抽血做血常規檢查。很多人可能會被醫生告知輕度貧血,也就是血紅蛋白水平低於110g/L(但大於90g/L)。懷孕後,由於妊娠期孕婦血容量增加,可使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相對降低;而且胎兒的生長髮育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鐵、葉酸、維生素等攝入相對不足引起血紅蛋白進一步下降,就會出現貧血。所以,妊娠期輕度貧血是常見的生理現象,不用緊張,適當補充鐵劑和葉酸,增加飲食營養攝入就可以了
發布於 2022-10-08 10:23
0評論
概述
血小板主要的功能是促進止血和加速凝血,血小板還有維護毛細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而當血小板減少時,給患者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在生活中很多人對血小板減少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甚至在出現這種疾病時還不知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只要多瞭解血小板減少的有關知識,才能在生活中做好預防,那麼血小板減少的表現都有哪些呢?讓我們看看具體的介紹吧。
步驟/方法:
1、
週期性血小板減少症。本病是一種不明原因的週期
發布於 2022-11-23 20:16
0評論
對急性發作的出血及血小板數過低時應適當休息,防止各種損傷引起嚴重出血。治療本病的目的在於控制出血現象,減少血小板破壞,改善血小板的生成情況。目前常用治療方法有下列幾項:
1.腎上腺皮質激素。這是治療本病的重要藥物,對急、慢性病例均有一定療效,其劑量應根據病情而定。病情較輕者強的松0.5毫克/公斤體重/日,中度嚴重者強的松1毫克/公斤體重/日。非常嚴重者血小板低於1萬/立方毫米強的松2毫克/公斤體
發布於 2024-11-16 07:31
0評論
懷孕是每個女性一生中的大事,如何生下健康的寶寶是每個準媽媽所關心的話題。一般第一次和以後多次產前檢查醫生都要給孕婦驗血常規,而其中除血色素、白細胞外,醫生特別關注的是血小板的情況。因為血小板和出凝血系統密切相關,而且孕期出現血小板減少可能提示某種疾病。其中最常見的是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主要由於自身抗體與血小板結合,引起血小板生存期縮短,通過骨穿及血小板抗體可確診,有急性和慢性兩種,
發布於 2023-01-08 05:06
0評論
1、妊娠合併血小板減少的病因及診斷妊娠合併血小板減少可由多種疾病引起,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重度妊高徵先兆子癇、HIV感染、藥物誘發、瀰漫性血管內溶血、血栓性血小板減低以及溶血性尿毒症等。孕前已有病史者,常明確診斷為妊娠合併症。此類患者應在疾病穩定或緩解後妊娠,在妊娠期仍需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一旦發現病情惡化,隨時調整治療方案。孕期發病的血
發布於 2023-01-28 14:02
0評論
血小板減少症的治療隨其病因和嚴重程度而多變,需迅速鑑別病因,若有可能應予以糾正(如在肝素有關的血小板減少症停用肝素).由於血小板反覆輸注會產生同種血小板抗體,造成療效的降低,因而要間歇性使用以預防上述抗體產生.若血小板減少是由於血小板消耗,則血小板輸注應保留於治療致命性或中樞神經系出血.若由於骨髓衰竭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則血小板輸注保留於治療急性出血或嚴重性血小板減少(如血小板數<10000
發布於 2024-07-02 08:05
0評論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以血小板減少為特徵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皮膚及臟器的出血性傾向以及血小板顯著減少,可分為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臨床上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兩種。急性型常見於兒童。起病急驟,少數病例表現為暴發性起病。可有輕度發熱、畏寒,突發廣泛性皮膚黏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皮膚瘀點多為全身性,以下肢多見,分佈均勻。黏
發布於 2024-07-02 08:18
0評論
一、血小板減少的危害1: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特點是血小板顯著減少,伴有皮膚粘膜紫癜,嚴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齦滲血、婦女月經量過多或嚴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狀,併發顱內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
二、血小板減少的危害2:手術後大出血;
三、血小板減少的危害3:多發性瘀斑、紫癜最常出現於腿部;
四、血小板減少的危害4:引起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內出血可危及生命;
五、急性型多為10歲以
發布於 2024-10-02 11:54
0評論
血小板減少是指血液中血小板計數<100×10。血小板減少見於多種血液性疾病、風溼免疫病、放化療損傷及藥物相關性血小板減少。根據血小板減少程度可出現不同臨床表現:輕者可有皮膚出血點、淤斑,牙齦滲血、鼻衄,重者可表現為臟器出血:如嘔血、黑便、血尿及腦出血等。
病因:
1.血小板生成減少
(1)遺傳性:如Fanconi貧血、先天性伴畸形無巨核細胞血小板減少症及May-Hegglin異常等。
(2
發布於 2024-10-02 11:48
0評論
適宜食物
宜食用高蛋白飲食:血小板減少的飲食,應供給高蛋白飲食,飲食中宜多選用牛奶、瘦肉、魚類、蛋類、豆類等食品。宜食用含鐵豐富食物:紫癜病人同時伴有貧血,則宜在飲食中進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豬肚、禽類、瘦肉、蛋黃。蔬菜中含鐵量較高的馬蘭頭、油菜、薺菜、芹菜、大頭菜、黃花菜、莧菜、菠菜、番茄等食物可經常食用。麵筋、麥麩、銀耳、蘑菇、香菇等也可在烹飪菜餚中應用。
中醫益食
宜食用偏寒涼食物:
發布於 2024-10-02 11:3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