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腰痛就等於腰椎間盤突出症嗎?
下腰痛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多見的,作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最常見、最主要的症狀之一,出現了下腰痛就是一定的了腰椎間盤突出症了嗎?二者可以劃等號嗎?其實,臨床上有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下腰痛,而腰椎間盤突出症只是其中一種最常見的疾病。首先應明確下腰部的範圍,一般包括腰椎、骶椎、雙側骶髂關節及其鄰近的組織,疼痛可以涉及腰椎、骶椎、雙側骶髂關節等及周圍的軟組織。引起下腰痛的原因很多,大致包括:下腰部損傷,例如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腰椎韌帶損傷、腰椎骨折、脫位、骶尾部損傷,骶髂關節扭傷等;腰椎先天性或發育的異常,例如先天性的腰椎融合、隱形的脊柱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脊柱峽部不連或滑脫症、第三腰椎橫突肥大、先天性腰椎管狹窄症等;下腰部炎症,例如腰背筋膜炎、腰椎結核、骶髂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第三腰椎橫突滑膜炎等;下腰部腫瘤、腰椎退行性變,例如老年性骨質疏鬆症、腰椎間盤突出症、假性要喝最滑脫、下腰椎失穩等;其他疾患,例如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綜合徵,婦科炎症等。
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怎麼辦?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目的是解除神經刺激或壓迫,減輕或消除神經炎症,促進神經、肌肉功能的恢復等。治療方法有非手術療法、手術療法、和介入療法等。具體方法的選擇需要根據患者具體症狀及相關影像學檢查對突出程度的確定,一般綜合運用各種治療方法,應該說80%-90%的患者可以通過保守療法而獲得痊癒或緩解,腰椎牽引,按摩,藥物等保守療法各有其適應症和禁忌症,選擇時也因人因病而異,不可以盲目進行。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應注意哪些問題?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疾病特點是症狀和治療的多樣性以及康復後的易複發性,腰椎間盤突出症症狀多樣,治療的手段也十分豐富,不同的症狀和分型治療的方法是不同的,療效也是不盡相同,治療中迷信一種方法,而沒有充分根據自身症狀和臨床分型,綜合各種治療方法的優缺點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最終很難取得很好的療效,尤其是神經功能障礙者,由於神經壓迫受損嚴重,神經的修復過程長且不易,需要一段時間的持續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後期康復治療也較長,康復訓練方式單調,持續時間長,患者在沒有充足的相關醫學知識和專業指導的情況下很難堅持治療,這些都是康復後容易復發的原因。許多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一聽說哪裡有新療法就去哪裡治,但在哪裡都不能堅持,最終是跑的地方不少,但效果卻不怎麼理想。其實根據不同的症狀和分型治療的綜合治療總體效果非常好的,不必因為診斷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而感到懼怕,而是應該前往正規診療機構,積極接受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生的誘因有哪些?
最常見誘因:閃腰,腰部突然的負重,腰部暴力扭轉。
不正確的腰部姿勢或過度的腰部活動:如長時間伏案工作、彎腰繫鞋帶等,特別是彎腰負重勞動更加容易誘發已經退變的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導致髓核的突出壓迫神經。
腰部受寒與受溼:這時局部小血管收縮,腰背肌持續痙攣,腰椎間隙內壓力持續增高,導致相應節段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持續增加,容易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生。
各種原因導致的腹內壓突然增高也是很常見的誘因:劇烈咳嗽,嘔吐、打噴嚏、腹部各種疾病導致的腹部肌肉疼痛痙攣等各種情況下,腹內壓增高明顯,這時腰椎間隙的壓力也是增高的,椎間盤承受的壓力遠遠高於正常情況,容易導致已經受損、退變的纖維環破裂,變形的髓核突出壓迫神經。
腰腿痛就等於腰椎間盤突出症嗎?
腰腿痛不等於腰椎間盤突出症,可以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很多而且複雜。雖然腰椎間盤病變是產生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但在診斷中必須充分分析臨床症狀,全面查體,同時結合相關影像學檢查結果,最終才能作出診斷/其他一些疾病也可以出現腰腿痛和的表現,如第三橫突綜合症、脊柱滑脫,腰椎佔位(結核、腫瘤)、椎管狹窄症、梨狀肌綜合症、盆腔疾病、強制性脊柱炎、髖關節炎、伴應力骨折的骨質疏鬆、周圍神經病變、骶髂關節炎等。
為甚麼患者大便或咳嗽時腰腿痛會加重?
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腰腿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當患者咳嗽、打噴嚏、排便,甚至大笑或大聲說話時均可使疼痛加重。婦女妊娠期間也能加重症狀。其主要原因是上述活動均可使患者的腹壓和椎管內的壓力增高,從而刺激了敏感的神經末梢,使腰腿痛進一步加劇。因此,許多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不敢用力咳嗽,排便時也十分小心,就是這個原因。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感覺功能異常有哪些特點?
椎間盤壓迫神經根,可造成受累神經支配區的皮膚感覺異常。椎間盤突出的椎間隙不同則壓迫不同的神經根,因此造成的症狀也不盡相同。受壓神經根支配的皮膚節段會出現感覺的變化。一般先為感覺過敏,受壓一段時間後表現為感覺遲鈍或消失,不同部位皮膚感覺異常對於髓核突出的定位診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臨床常見小腿外側、足外側及趾皮膚感覺麻木。
為甚麼有些人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會癱瘓?
椎間盤髓核可以從正後方突破後縱韌帶,向椎管內突出或脫出,此類病變,稱中央型突出。中央型突出,不一定壓迫兩側神經根,因而可能沒有明顯的坐骨神經痛,其表現類似腰錐管狹窄症,可出現間歇性跛行。也可能出現兩下肢交替疼痛、酸脹,或以一側為重。當腰部突然受傷,力量較大,引起後縱韌帶破裂,或原有中央型突出嚴重,腰部再次受傷,雖然力量不大,都可導致大塊髓核組織突出,嚴重壓迫後方硬脊膜內的脊神經,此時症狀突然加重,兩下肢無力,以至癱瘓,會陰部感覺遲鈍或感覺消失,大小便失控。此即急性癱瘓型腰椎間盤突出症。
有腰痛就一定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嗎?
這是不一定的,腰痛只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一個臨床表現,而腰痛本身,可以由很多疾病或情況引起,有腰痛不一定就是有腰椎間盤突出症,有腰椎間盤突出症也不一定就有腰痛。下面對腰痛的情況分析如下:
1、當用力彎腰,挑重擔或舉重物之後,突然發生腰痛,且腰椎兩旁肌肉發生痙攣而有觸痛,提示可能為急性腰扭傷或腰肌勞損。
2、腰痛如“炸裂”一樣痛,並沿臀部放射至大腿後側、N窩、小腿外側,多有針刺或電擊樣的感覺,腰痛過後下肢感到麻脹,患者躺臥後則症狀可減輕,但站立、行走,甚至咳嗽、打噴嚏、排便用力時,腰痛則明顯加重,提示可能為腰椎間盤突出症。
3、腰痛,尤以第4、5腰椎旁疼痛明顯,並向一側下肢放散,甚至有明顯的麻脹感,平臥時患側下肢不能直腿抬起,提示可能為根性坐骨神經痛。此病多見於30-50歲的中年男子。
腰椎間盤突出症為甚麼會出現腰部活動受限?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腰痛導致腰肌保護性痙攣,腰椎在各個方向活動困難,以前屈活動受限最明顯,腰椎生理前凸變小,完全消失,甚至變為後凸,輕者表現為腰部僵直,活動受限更為明顯,重者臥床不起,翻身困難,甚至晝夜跪伏在床上。
腰椎間盤突出症為甚麼有時會出現脊柱側彎?
腰椎間盤突出症多數患者彎向患側,少數彎向健側。這主要是因為髓核突出的位置不同,神經根為躲避髓核的壓迫,以減輕疼痛症狀,保護性地使腰部脊柱發生不同方向的側彎,椎間盤和椎體的關節突是脊柱運動的基礎,椎間盤髓核的張力和關節突關節的壓力及周圍韌帶的張力,在脊柱處於任何狀態體位時都是互相平穩地保持椎體之間關節的穩定,構成脊柱的內在平衡。
脊柱前、後側方的肌肉群是控制脊柱活動的主要力量,可使脊柱在各個姿勢維持協調和穩定,稱之為外在平衡。人直立時,從前後方位看脊柱應正直無側彎,一旦髓核突出,破壞了脊柱的內在平衡,會使內外平衡失去協調,導致兩個椎體相對位置改變,表現為棘突偏歪和關節突錯縫,使脊柱在外觀上發生側彎。此外,髓核突出後,腰肌都有不同程度的痙攣,腰肌痙攣若是單側的,則對側腰肌相對鬆弛,故而發生側彎,如雙側腰肌痙攣,可使腰部生理性前凸加深或變直,或向後弓腰。所以,腰肌痙攣不僅可以改變腰部的生理彎曲,還可造成側彎。
下肢疼痛好轉,但感到麻木,這說明腰椎間盤突出症好轉了嗎?
有些患者經過反覆推拿、按摩後,自覺下肢疼痛好轉,就錯誤地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症好轉。實際上,必須要具體地分析才能下結論。有些患者的神經根,由於長期受到突出椎間盤的壓迫,導致神經功能損害,以至慢慢痛覺減退,甚至麻木,更嚴重的是肌肉無力萎縮。此時就必須改變治療方案,及時採取措施,否則將會造成不可逆的神經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