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功於CT在耳科的應用,Minor等於1998年報道了以聲音和壓力誘導的眩暈為主要症狀的上半規管裂綜合症,並且通過顱中窩入路進行上半規管填塞獲得了治療效果 。經過15年發展歷程,目前對該病的診斷已經成熟,顳骨高分辨CT仍然是診斷上半規管裂的金標準。治療方法也在不斷更新,Mikulec等人嘗試經顱中窩入路用顱骨裂層行上半規管頂壁重建,但是無效。Crovetto等人於2007年報道經乳突入路行上半規管頂壁重建並獲得良好效果。
但是,該方法對乳突及內耳的騷擾還是較大。Nikkar-Esfahani等人於2013年報道圓窗封閉這一微侵襲外科治療上半規管裂的方法,獲得良好效果 。具體方法為,經外耳道徑路進入鼓室,辨認圓窗龕並清除其表面的粘膜,辨認圓窗膜並分別用骨蠟、肌肉和筋膜進行三層閉。
2014年,Silverstein等人報道了圓窗加固手術治療上半規管裂的多中心研究結果,進一步肯定了這一微侵襲外科手術的治療效果,其中Michigan耳研所的Kartush在加固圓窗的同時,將筋膜放置於鐙骨底版周圍,獲得了很好效果,並認為這是一種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
我們於2014年在國內首先用改良的圓窗和卵圓窗加固術治療外傷性上半規管裂的患者(圖1),獲得很好的效果 。該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邊可以完成,顯著降低了手術的風險,因為不進入內耳,對內耳無任何騷擾。
圖1. 用改良的圓窗和卵圓窗加固術治療外傷性上半規管裂的關鍵手術步驟。由於患者伴有聽骨鏈缺損,所以同時進行了聽骨鏈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