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在人體中身兼“重”任,除了承重外,跑跑跳跳也都離不開它。俗話說“人老膝先老”,膝關節就像一頭老黃牛,默默耕耘幾十年,勞苦功高,往往也最容易受傷害。很多人到了退休左右,膝蓋越來越不爭氣,除了疼痛外,還常有變形,尤其是活動度受限。那麼,有沒有辦法讓老年人患病的膝蓋重新靈活地動起來呢?請看這篇“王老先生看病記”,相信您看完也就明白了。
――題記
有位王老先生,今年70幾歲,搞了一輩子機械研究,為國家貢獻了青春年華。本應安享晚年,怎奈近幾年膝蓋疼痛難耐,給生活增添了無盡煩惱。兒女想盡孝心,帶老父親旅遊,卻不敢出遠門。老先生便來找我看病,一來二去成了熟人。
記得他第一次來我門診時,看上去身板硬朗,但手拄柺杖,稍跛行,還有點羅圈腿。他見到我很欣喜,但也難掩一絲愁容。見狀,我的心中便已知曉了五六分。
“老先生,您怎麼不好?”我開口問到。
“翁大夫,總算見到您了!”老先生顯得有點激動,“我的膝蓋疼了七八年,最初忍忍也就算了,但最近一兩年逐漸疼得厲害,哪兒都去不了。”
“腿能伸直、能回彎嗎?”我邊問邊查,發現他的膝關節活動度在5°到90°左右,遠小於正常人的0°到150°。除此之外,還存在內翻畸形,關節間隙壓痛陽性。
老先生配合著我的檢查,說:“上下樓時非常疼,也不敢走遠路。”
“可不,關節已經變形了。”我讓他拍膝關節X光片,進一步明確診斷。
半小時後,片子出來了。
我把片子放上燈箱,仔細察看,對他說:“這種病叫做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老先生沉吟到。
見他有疑惑,我向他講解:“正常的膝關節有一層薄薄的軟骨,相當於一個保護墊片。甚麼是軟骨呢?就是我們平常吃雞鴨時,吃到的白白的脆骨。”
“軟骨在X光片上不顯影,因此可以看到關節間隙。但您看,您的內側關節間隙幾乎沒有了,說明軟骨已經磨損得相當嚴重。”聽到這,他點點頭。我接著說,“沒有了軟骨的保護,走路時骨頭磨骨頭,骨膜上神經和血管豐富,因而十分疼痛。長此以往膝關節會長骨刺,甚至變形。”
“得這種病的原因是甚麼呢?”老先生是工科出生,想要一探究竟。
“這是一種退行性病變,換句話說,是人體衰老的表現。近年來科研人員進行了大量研究,但遺憾的是還並未找到確切的原因。可以肯定的是,肥胖、重體力活、運動過度等會增加膝關節的負擔,加大患病風險。”
“原來是這樣。”他若有所思,“翁大夫,這種病該如何治療呢?”
“早期的骨關節炎,軟骨有一定程度的磨損,進行保守治療,主要是吃藥、打針、貼膏藥、理療等,目的是緩解疼痛、保護軟骨、延緩病情發展。”我回答說,“骨頭是可以再生的,哪怕90歲摔骨折了,也可以再長上。但軟骨一旦磨沒了,就不能再生。您的骨關節炎已經到了中晚期,保守治療很難奏效。要想徹底治癒,只能做手術了。”
一聽要手術,老先生似乎缺少思想準備,面露難色。他想了想,接著問到:“是甚麼樣的手術呢?”
“我們把壞掉的軟骨薄薄地切掉,換上人造的‘合金軟骨’,關節中間再加上耐磨的墊片,讓膝關節可以像正常人一樣靈活自如。術後兩三天便可以下地,經過兩三個月左右的康復訓練,就基本和正常人一樣了。”隨後,我給他展示了我們繪製的精美手術圖片,介紹了手術原理,搞了一輩子機械設計的王老先生聽得饒有興致。
“新換的軟骨可以用多少年呢?”他接著問。
“只要不摔壞、不感染,用20年左右沒有問題。據文獻報道,有的最長用了三四十年。”
“甚麼歲數做這個手術最合適呢?”
“目前,由於人工組件使用壽命的限制,年輕人不到萬不得已不選擇這種手術。但對於患有中晚期骨關節炎的老年人,恰恰是越早做越好。”
“為甚麼對這部分老年人是越早做越好呀?”老先生有點不解。
“首先,得了嚴重骨關節炎的老年人生活質量相當低,長年累月受病痛折磨,吃藥打針不起作用,唯有越早做手術,才能早解脫、早享福。”他聽後連連點頭,我繼續說,“另一方面,如果一味拖延,一旦老年人心肺功能不好,手術風險會大大增加,到那時就算想做,恐怕也做不了。”
“翁大夫,很感謝您。”他說,“我回家和兒女商量商量。”
“好的,不客氣。”
老先生離開後,又迎來下一位患者。忙碌的門診工作繼續著……
一週後,王老先生的一雙兒女陪他來複診。
“最近怎麼樣?”我詢問到。
沒等老先生開口,他兒子搶先說到:“翁大夫,我父親這膝關節,真是太痛苦了!這麼一直拖著也不是辦法,我們決定做這個手術。我們還想問問,手術風險大嗎?”
“只要手術技術過關,術後不感染,手術成功率非常高。”我回答,“老先生,您自己怎麼想呢?”
“我這回來,就是想做手術。”他點點頭,對我說,“翁大夫,我還有一個問題。”
“您說。”
“您能親自給我做手術嗎?”老先生向我抱以期待的目光。
“當然可以!”
不久後,王老先生住院一週,兒女的照顧細緻入微,一片孝心讓我感動。手術順順利利,術後定期複查。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年後的某天門診,一個健步如飛的身影“噌”地一聲來到我面前。定睛一看,不是別人,正是工程師王老先生。
“翁大夫,我女兒剛帶我出國旅遊回來,我來看看您!”他笑得燦爛,不見了一年前的那絲愁容,人更年輕了。
“最近感覺怎麼樣?”我微笑著問他。
“您瞧瞧!”話音未落,他已在診室內快步走了兩個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