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習經皮椎間孔鏡技術的第一天開始,我就問自己這個問題,“脊柱內鏡技術會有美好的未來嗎?它是一股時尚的潮流還是代表著未來真正的趨勢?”
雖然在國內、國際的大會上,已經有許多大師展示了椎間孔鏡手術良好的療效,但是在我剛開始接觸椎間孔鏡的時候始終有一股擔心。在我做骨科住院醫師的時候,胸腔鏡下脊柱側凸矯形術代表著脊柱矯形手術的一股潮流和技術的制高點。十多年前,北京協和醫院和南京鼓樓醫院在國內率先開展胸腔鏡下脊柱側凸矯形手術,一時領風氣之先。我在美國TSRH醫院參觀學習的時候,更是看到Dr. Sucato在胸腔鏡下進行脊柱側凸矯形的翻修手術,讓我驚歎不已。這些先驅們精湛的技巧讓我這個年輕的外科醫生膜拜不已,然而十年過去了,這股浪潮過去了,在世界範圍內只有極少的脊柱外科醫生還在堅持採用胸腔鏡技術進行脊柱側凸的前路鬆解或者矯形手術。
胸腔鏡下脊柱側凸矯形手術不夠微創嗎?為甚麼這個技術最終沒成為普及的技術?顯然,與傳統的前路開胸脊柱側凸矯形手術相比,它是夠微創的,但甚麼因素阻礙了這個技術的普及和發展呢?
胸腔鏡下脊柱側凸矯形術沒能普及開了和堅持下去的幾個主要問題是:適應證較窄、學習曲線過難、併發症較多。椎間孔鏡技術會重蹈覆轍嗎?
椎間孔鏡手術主要針對的疾病是腰椎間盤突出症,與脊柱側凸相比,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常見病、多發病,所以即便嚴格掌握適應證,也有大量的臨床病例可供脊柱外科醫生實踐。那麼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切除術是可學習的嗎?從個人實踐的經驗來看,椎間孔鏡技術主要可以分成3大部分,穿刺技術、置管技術、鏡下操作技術。實際上,從椎間孔鏡技術的發展歷史來看,現在的經皮椎間孔入路的脊柱內鏡技術是經皮穿刺技術和關節鏡技術的雜合和融合。經過多年的發展後,經皮穿刺的椎間盤切吸術這種間接的減壓手術演變成內鏡下的直視減壓手術,從而大大提高了臨床效果,而中間這個橋樑就是“置管技術”。通過良好的術前設計和非常關鍵的椎間孔成形技術,讓工作通道到達周躍教授提出的“靶向”位置,從而完成精準外科的需求,既切除了足夠的椎間盤組織,完成神經根的全程減壓,又最大程度地減少了手術帶來的副損傷,從而實現微創的手術目標。相對於全麻,局麻對人體的創傷更小,符合“快速康復外科”的理念,患者術後恢復更加迅速。成功的椎間孔鏡手術會有一種“立竿見影”的神奇效果,手術後即刻那些飽受坐骨神經痛的腰椎間盤突出病人病痛立即消失,手術者心裡會收穫滿滿的成就感。
不過,這並不是椎間孔鏡手術的全部!
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切除術仍然有非常陡峭的學習曲線,最難的是要在頭腦中建立脊柱的三維解剖感覺。不管是穿刺、置管的時候我們面對的C臂透視圖像,還是鏡下操作時面對的鏡下圖像,它們都是二維的,我們要把它轉化成三維圖像。筆者在學習的過程中最大的體會是,要一步一步的規範化操作,剛剛起步時要嚴格地挑選手術適應證,從簡單到複雜;要守拙,不要取巧,一步步做好椎間孔成形術,讓工作通道到達靶向的位置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儘管椎間孔鏡技術存在學習曲線,但它仍然是可學習的,它的操作步驟是程序化的、規範化的。目前我們有許多的椎間孔鏡技術的學習班、屍體解剖培訓課、大量的視頻教材,還有許多已經成功掌握這項技術的脊柱外科醫生,通過多問、多學,我們可以更快地掌握這項新技術。
椎間孔鏡手術雖然是一個微創手術,但小手術也可以帶來大問題,稍有不慎,就可以引起神經損傷,甚至出現死亡這樣嚴重的後果。脊柱外科醫生也要做出犧牲,手術過程不可避免有一定程度的放射線暴露。總體而言,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切除術的優良率可以達到90-95%的水平,複發率在2.4-6.9%的水平。關鍵是要掌握好鏡下操作技術,達到充分的神經根周圍空間減壓,減壓後神經根可以見到復位回落,鏡下可以看到神經根血管充盈、硬膜和神經根良好的搏動,術中直腿抬高試驗轉為陰性,並看到神經根可以自由滑動。
綜上所述,經皮椎間孔鏡技術為代表的脊柱內鏡手術代表著脊柱外科的發展方向。在筆者眼裡,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技術,而是一名普通的脊柱外科醫生經過努力可以掌握的技術,因此具有了很好的生命力。它確實能給病患帶來良好的效果和更小的創傷、更快的康復!
回顧脊柱外科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將其歸納為一系列的嘗試,即如何讓脊柱外科醫生更安全、更有效地進行脊柱的減壓、融合固定和畸形的矯正。在長達一個世紀的過程中,脊柱外科先驅們以高度的專注和不屈不撓的努力克服了種種困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現在的脊柱內鏡技術仍然處於一個起步的階段,它的主要目標是獲得神經根的減壓,它能解決的脊柱外科問題仍然是有限的。如果要解決更加複雜的脊柱疾病,我們的脊柱外科醫生需要掌握多種脊柱微創技術,並將其進行良好的組合,最終呈現給病人的應該是創傷更小、恢復更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