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Hibbs 和Albee首先應用腰椎後路融合技術治療脊柱畸形病例,四十餘年後Smith和Robinson 及Cloward提出頸椎前路椎間減壓植骨融合治療頸椎病,脊柱融合技術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和臨床實踐,已被廣泛用於治療各種退行性脊柱疾患。脊柱融合技術通過重建椎間高度、增加節段穩定性,獲得很好的近期療效,是目前治療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常規方法,併成為評價此類疾病治療效果的金標準。然而,融合固定改變了脊柱功能單位正常的生物力學環境,使相應脊柱節段運動功能喪失,導致鄰近節段應力負荷集中、異常活動增加,從而加速了鄰近節段的退變。近幾十年來,能否採用接近脊柱正常生理環境的方法來解決脊柱退行性疾病是各國脊柱外科醫生不斷思索的問題,非融合動態固定的理念和方法應運而生,椎板成型術、人工椎間盤、人工髓核、彈性椎弓根系統和棘突間穩定系統等動態固定的方法和技術相續進入臨床,並取得很好近中期臨床效果。本文對目前脊柱主要的非融合技術做一簡要的述評。
椎板成形X由日本醫師Oyama於1973年首先介紹,該手術一方面擴大椎管間接緩解了脊髓壓迫,同時又保留了頸椎後部結構及頸椎的活動性。隨後出現了許多該手術的不同改進形式,目前被廣泛應用的主要分為兩種:單開門和雙開門。椎板成形X的共同目標是通過重建後方的骨性拱形來增加椎管面積,同時儘量避免減壓節段的融合而保留這些節段頸椎的活動功能。儘管術後患者不同程度和時間存在肩軸疼痛症狀,椎板成形X對頸椎後縱韌帶骨化及長節段脊髓型頸椎病良好的脊髓減壓效果和功能改善已被廣大醫生接受。椎板成形X的椎管擴大和功能改善在頸椎前凸患者的效果要優於頸椎後凸患者。影響椎板成形X手術效果的因素除頸椎序列外還有:脊髓萎縮、症狀持續時間長、老年、嚴重的脊髓壓迫及神經根病變等。
頸椎人工間盤置換(ADR)技術自上世紀末出現以來,與經典的頸椎前路減壓融合術(ACDF)相比,因其先進的理念和保留相應節段生理運動,很快為廣大脊柱外科醫生所接受,目前病例數日益快速增長。現對頸椎ADR技術的整體認識是:充分減壓是手術近期療效的保證,開展頸椎ADR技術必須嚴格控制適應症,這直接影響治療的中遠期療效。單節段置換近中期療效與傳統ACDF手術相比,在症狀緩解、手術併發症、患者滿意度方面無顯著差異,但ADR較ACDF在防止或減緩鄰椎退變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多節段間盤退變病例治療方法出現多種方法共存局面,如多節段ADR、ADR結合椎間融合及ADR結合微創技術,孰優孰劣有待進一步臨床研究。頸椎人工間盤假體呈現多元化,目前尚未優劣之分,各種人工間盤之間各有特色,手術技術也有所差別,使用時存在一定的學習曲線。此外,有關頸椎人工間盤置換的併發症及防治的報道也有所增加,這說明頸椎人工間盤技術正日趨成熟。
腰椎人工間盤技術雖然開展時間(上世紀八十年代)較頸椎早,但仍未得到廣泛開展和推廣,其主要原因有:腰椎人工間盤置換對手術者技術要求高、學習曲線長、併發症多且比較嚴重、翻修難度大,而且腰椎人工間盤假體設計仍存在較多不完善之處,這些均限制了該技術的推廣。令人欣慰的是,近年出現腹腔鏡下腰椎人工間盤技術的初期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為腰椎人工間盤技術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此外,腰椎人工間盤置換的適應症應嚴格限制在間盤源性腰痛,對以腿痛為主的病例進行腰椎人工間盤置換應慎重。
腰椎人工髓核置換技術,由於假體設計一直未達到臨床理想要求,早期應用的嘗試因併發症多、國內特殊的醫療環境,沒有得到較長時間的延續,處於淘汰的邊緣,但人工髓核置換在理念上存在優勢,相信隨著未來假體設計的完善,在脊柱非融合領域應占有一席之地。
腰椎棘突間固定(動態穩定裝置)在棘突間形成一個“漂浮”裝置,適度撐開可分擔椎間盤和關節突關節部分負荷,通過上下棘突間的捆綁帶或其它固定裝置的有限伸縮限制植入節段過度屈伸、降低了棘突間和關節突關節的壓應力,同時保留了相應節段一定範圍的活動度。腰椎棘突間動態穩定系統,因其先進的理念、無需太多的技術學習曲線、翻修容易等優點,推廣較快。國內臨床應用主要集中在Wallis 和Coflex系統兩方面,經過近五年的臨床經驗積累,對其適應症的探索及手術技術方面應注意事項,有了我們國內自己的體會和總結,對其長遠的療效和適應症的把握仍需時間的檢驗,可以說,其未來是光明的,但所需完善的方面仍很多。
腰椎彈性弓根系統和半堅強固定技術,近年國內出現初步應用的報道,早期效果較好,但缺乏系統的研究,國外有十餘年隨訪與堅強固定對比的報道,臨床效果較為滿意,對延緩相鄰節段的退變要優於傳統的堅強固定,但此方面的研究報導尚少,與傳統固定融合孰優孰劣,目前得出結論為時尚早,將來的路仍很長。
總之,脊柱非融合技術為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理念和希望,儘管目前仍不完善,但相信其未來的發展是光明的,其存在的問題需要我們廣大脊柱外科醫師和相關研究者在將來不斷探索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