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四肢畸形中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上世紀90年代後改稱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女孩比男孩多見,左側比右側多見。本病發生與種族、性別、環境有關,還與孕期胎位(如臀位)、遺傳因素、激素水平(如雌激素致肌肉韌帶鬆弛)及出生後的包裹方法(如蠟燭包)等有關。本病一般有三種類型: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髖關節全脫位。尤其是前者,因沒有脫位,臨床上常常被忽略,導致嚴重不良後果。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也可伴有其他畸形的存在,如斜頸、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等。本病治療效果的好壞同年齡有密切關係,年齡越小不僅療效越好,而且方法越簡單,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治療效果也越來越差,所以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如果小兒出生後發現雙下肢不等長,臀部、大腿皮膚皺褶兩側不對稱,或外展試驗陽性(患兒平臥,屈膝、屈髖各90度,將兩膝、兩髖同時外展、外旋。正常膝外側面可觸及床面,如不能觸及為陽性),就應及早到小兒骨科醫生處進一步檢查,以確定是否有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存在。這對早期發現並獲得良好療效有重要意義。隨著年齡增大,小兒行走跛行,如是雙側都有脫位,則行走時左右搖擺像鴨步態,一般無關節疼痛,家長就應警惕。一旦明確診斷,就應及早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主要是預防股骨頭缺血壞死、再脫位、關節僵硬、關節運動受限的發生。在有經驗的小兒骨科醫生治療下以上情況完全可以減低到最低限度。
發育性髖脫位簡介
發布於 2023-03-15 03:26
發育性髖脫位簡介相關文章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原稱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矯形外科中常見疾病之一,女多於男,左側比右側多一倍,雙側者較少。在我國發病率較高,早期診斷及早治療可以收到最佳效果。一、病因與病理有多種病因學說,但至今仍不十分明確,出生時嬰兒關節囊較鬆弛,但無其它解剖異常情況,生後發生髖臼變淺,方向朝向後上,關節囊和髖臼軟骨組成的盂唇增厚、內翻;股骨頭髮育遲緩、小,骨股頸前傾角增大,晚期關節囊被牽位、增厚、變形、粘連、
發布於 2023-03-15 04:01
0評論
1、甚麼是DDHDDH是一種先天性髖關節發育疾患,髖關節是臼杵關節,DDH髖臼淺小,股骨頭即從臼中滑出,可部分或完全脫出。發病率約為1/1000。2、DDH的病因髖關節脫位是由很多原因導致,包括基因的以及環境的,有發育性髖關節脫位或韌帶鬆弛的家族史,宮內胎位,尤其是臀位者。3、DDH的症狀是甚麼包括:脫位側的腿較另一側短,脫位側的腿外旋,大腿或臀部皮褶不對稱,兩腿間距較正常孩子大等。4、DDH的
發布於 2023-01-10 16:21
0評論
背景資料陳曉東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骨科主任,中華醫學會上海市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骨科質量控制中心成員,上海市醫療事故鑑定中心成員。擅長人工髖關節與膝關節置換手術,人工關節翻修手術,尤其擅長治療青少年以及成人髖臼發育不良的矯治。髖臼發育不良又稱髖關節半脫位,是指髖臼未能得到良好發育而形成的一種髖部畸形。一般來說,患者大多在20歲至40歲左右產生症狀。如果沒
發布於 2023-03-01 07:46
0評論
男性,22歲。雙側髖臼發育不良。長時間行走後,右側髖部出現疼痛。接受髖臼周圍截骨手術後,髖臼對股骨頭的覆蓋接近正常。雙側髖臼發育不良手術前,右側髖關節為半脫位,CE角為負12度,左側為0度髖臼周圍截骨手術後,右側髖臼對股骨頭的覆蓋滿意,CE角為正22度,接近正常。截骨手術後6個月,截骨處已經癒合,患者恢復功能,髖部疼痛消失。
發布於 2023-03-01 07:01
0評論
患者女性20歲因行走時髖部痠痛1年就診,X線見左側髖臼對股骨頭覆蓋不佳,髖關節半脫位。診斷為左側髖臼發育不良,行髖臼周圍截骨術矯形。通過術前術後的X線(圖示)比較,可見髖臼周圍截骨術對此類髖臼發育不良患者具有很好的矯形效果。術前x線片顯示髖關節半脫位,右側股骨頭有一半露在外面,沒有被髖臼覆蓋。髖臼周圍截骨後,股骨頭復位,髖臼對股骨頭覆蓋滿意。
發布於 2023-03-01 07:41
0評論
概述
股骨脛骨骨折,是發生於老年人常見的骨折,這種疾病主要是女性多見,男性相對來說比較少,骨折後的骨折不癒合是佔15%,和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佔約20%到30%,是股骨脛骨骨折後治療的重點和難點,有很多病人多數跌倒的病史,外傷後主訴髖部疼痛,局部有淤血斑,行走和站立困難,活動時疼痛加重,在股骨頸骨折之後,我們需要進行一些功能的訓練,這樣有利於我們的關節活動不會出現喪失,對於使用手術內固定的患者。
發布於 2023-02-03 09:22
0評論
頸性眩暈是由於頸椎病引起的以眩暈、噁心、嘔吐、同時可伴有頭痛、頸痛、頸部活動受限以及失眠、健忘、目脹、視物不清、心慌、氣短、心悸、胸悶、肩部酸沉等一系列症狀,目前在臨床上極為常見。
發布於 2022-12-01 05:26
0評論
擴張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的特點是以左心室(多數)或右心室有明顯擴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縮功能減退,以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為基本特徵。以往曾被稱為充血性心肌病。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較高。男多於女(2.5:1),在我國發病率為13/10萬~84/10萬不等。約20%的DCM患者有心肌病的家族史。起病緩慢,任何年齡均可發病,
發布於 2023-12-28 13:29
0評論
髖臼發育不良(developmentdysplasiaofthehip,DDH)是一種由於發育障礙引起的髖關節應力增加,最終導致髖關節骨關節炎的先天性疾病。沒有疼痛的DDH患者無需手術治療,但每1~2年需行影像學和臨床隨訪進行觀察;避免使用類固醇類藥物和高能量髖部活動。一旦出現髖部疼痛,特別是對伴有日常活動受限的患者,則需要手術治療。方法包括關節置換術、骨盆截骨術、股骨截骨術及關節融合術等。手術
發布於 2023-03-01 07:26
0評論
專家解析髖臼發育不良防治要訣青年女性關節酸脹、疼痛:小心背後另有“埋伏”假如平日裡身姿矯健的“逛街族”突然持續出現膝關節或者髖關節酸脹,多數人或許不會想到,這個看似簡單的關節扭傷背後可能另有隱情。“髖臼發育不良”在發病早期往往表現為膝關節痠痛,這一“聲東擊西”的症狀特點常會“忽悠”患者,致使許多人放鬆警惕,延誤治療。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成人骨科主任陳曉東主任醫師將為大家解析髖臼發育
發布於 2023-03-01 07:3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