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3 09:22

概述

股骨脛骨骨折,是發生於老年人常見的骨折,這種疾病主要是女性多見,男性相對來說比較少,骨折後的骨折不癒合是佔15%,和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佔約20%到30%,是股骨脛骨骨折後治療的重點和難點,有很多病人多數跌倒的病史,外傷後主訴髖部疼痛,局部有淤血斑,行走和站立困難,活動時疼痛加重,在股骨頸骨折之後,我們需要進行一些功能的訓練,這樣有利於我們的關節活動不會出現喪失,對於使用手術內固定的患者。

步驟/方法:

1、 股骨脛骨骨折我們首先需要觀察的部位有沒有出現裂縫或者是移位的現象,如果病人出現疼痛不明顯,我們可以採用x線診斷骨折是可靠的依據,治療這種疾病一般是兩種方法,一種是非手術治療,另一種是手術治療,要結合自己的病情,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每個病人的病情不一樣,所以說治療的手段也就不一樣。

2、 非手術治療適合於那些沒有出現移位,外展,嵌插型,穩定性好的骨折或者年齡過大的人群,體質過差,不能接受手術的病人,採用非手術治療,首先要病人採取平臥位,患肢外展,可以穿釘子鞋,防止外旋,這樣的姿勢可以有一些內旋位,持續的皮牽引時重量要小於五千克,在脛骨結節或者是股骨踝穿過斯氏針進行遷延治療,牽引治療的時候重量為體重的1/7到1/10左右,一般選用的遷移時間為6到8周左右,十二週後我們可以進行用柺杖負重行走。

3、   手術治療一般適用於有移位或者是內收骨折,頭下型骨折,骨折不癒合,股骨頭缺血壞死,合併炎症髖關節骨關節炎,手術的方法一般包括都是閉合復位及內固定,主要是對用於內旋骨折和有移位的骨折,應儘早給予復位,人工關節置換術等方法,適用於六十歲以上的老人,股骨頭下骨折,有明顯移位或者旋轉的患者,手術的方式選擇取決於,骨折的類型病人的年齡,和身體狀況等有些相關因素進行判斷的。

注意事項:

  對於這種疾病來說一定要注意攝入富含鈣,蛋白質的飲食,注意防止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注意家居安全,床和椅子的高度要適中,方便老年人起坐,切記不能盤腿動作,高血壓,冠心病,偏癱是骨折的機會增加,而老年骨折病人也常常伴有高血壓,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等疾病,過節可能使原有的疾病加重,所以要加強原發病的治療和併發症的預防。

半髖置換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伴脫位療效佳相關文章
患者10歲外傷後,陳舊股骨頸骨折,肢體不等長,採用組配性假體,股骨近端去旋轉。
發布於 2022-12-19 08:30
0評論
從實習時就碰到老年髖部骨折(股骨頸、粗隆間骨折)病人,結合多年經驗,談談自己的體會。老年髖部骨折應儘早坐起,避免長期臥床是首要的,這樣不會出現長期臥床併發症進而影響患者生命。為了達到此目的,若能早期手術當然最好,骨折端穩定後活動起來不會痛。但如果身體條件不允許不能馬上手術,絕對不能一味臥床,最起碼要坐起,因為長期臥床會使老年病人逐步衰竭進而危及生命,就是說骨折不要命、長期臥床是危險的。老年病人一
發布於 2022-09-24 23:24
0評論
老年髖部骨折是常見病與多發病,因此,我將2014年美國骨科學會通過的髖部骨折治療指南帶來與您分享。高級影像檢查疑似髖關節骨折的病例在初步X線檢查未見異常時應進一步行MRI檢查。推薦強度:中等術前區域鎮痛區域鎮痛可以改善髖部骨折患者的術前疼痛推薦強度:強烈術前牽引不支持對髖部骨折的病例常規行術前牽引推薦強度:中等手術時機髖部骨折在入院48小時內手術有利於獲得更好的結果推薦強度:中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
發布於 2023-03-24 04:21
0評論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四肢畸形中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上世紀90年代後改稱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女孩比男孩多見,左側比右側多見。本病發生與種族、性別、環境有關,還與孕期胎位(如臀位)、遺傳因素、激素水平(如雌激素致肌肉韌帶鬆弛)及出生後的包裹方法(如蠟燭包)等有關。本病一般有三種類型: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髖關節全脫位。尤其是前者,因沒有脫位,臨床上常常被忽略,導致嚴重不
發布於 2023-03-15 03:26
0評論
造成老年人發生骨折有兩個基本因素,骨質疏鬆骨強度下降,加之股骨頸上區滋養血管孔密佈,均可使股骨頸生物力學結構削弱,使股骨頸脆弱。另外,因老年人髖周肌群退變,反應遲鈍,不能有效地抵消髖部有害應力,加之髖部受到應力較大(體重2~6倍),局部應力複雜多變,因此不需要多大的暴力,如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轉,甚至在無明顯外傷的情況下都可以發生骨折。而青壯年股骨頸骨折,往往由於嚴重損傷如車禍或高處
發布於 2023-01-15 16:36
0評論
一、護理要點1、股骨頸骨折多見於老年人,感覺及反應都比較遲鈍,生活能力低下,並且有不少老年人合併有其他疾病。因此,護理人員首先應細緻地觀察,瞭解病情,給予及時適當的治療和護理,同時要加強基礎護理,預防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瘡等併發症的發生。2、內固定術後,正確的體位應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嚴禁側臥、患肢內收、外旋、盤腿坐,以防釘移位。二、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護理問題1:由於骨折整復後,要求病人被動體位
發布於 2022-12-01 05:46
0評論
高能量損傷往往引起髖臼骨折,即使內固定手術能夠重建令人滿意的髖臼關節面,術後髖關節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率仍高達57%,此外,股骨頭缺血壞死的發生率也高達2~40%。因此,一旦發生上述情況,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全髖關節置換手術(THA)。手術指徵髖臼骨折後極少一期行THA。其指徵包括:1、患者骨折前髖關節即伴有較為嚴重的關節病,需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治療;2、髖臼骨折合併股骨頸骨折或股骨頭劈裂骨折;3、嚴重
發布於 2023-02-13 19:02
0評論
老年人特別怕摔倒!摔倒就可能再也站不起來了。這與老年人的骨骼老化和骨質疏鬆有一定關聯。那麼,骨折了該怎麼辦?依據現有醫療水平和治療模式,可以告訴患者和家屬的是,骨折並不可怕,關鍵得積極治療。很多時候,骨折後放棄積極治療,躺在床上才可怕,因為臥床引發的併發症危害多,甚至可能直接威脅生命。老年髖部骨折是指發生在60歲(或65歲)以上老年人的股骨近段的骨折(包括:股骨頸、粗隆間、粗隆下),其中股骨頸與
發布於 2023-03-10 12:56
0評論
說到骨折,很多人首先聯想到的就是交通事故、地震塌方、高處墜落,等。年輕人發生骨折的主要原因的確是這些。但對於老年人,輕輕地彎個腰甚至打個噴嚏都可能導致骨折。俗話說「老人的骨頭比較脆」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老年人骨質疏鬆發生率比較高,骨質脆性比較大,不是很大的外力就能造成骨折。而老年人一旦摔跤,常出現的就是髖部骨折。髖部骨折過去也被稱作「人生的最後一次骨折」,其含義就是,人老了,很容易發生骨折,
發布於 2022-12-02 04:51
0評論
股骨頸骨折常發生於老年人,隨著人的壽命延長,其發病率日漸增高。其臨床治療中存在骨折不癒合和股骨頭缺血壞死兩個主要問題。老年人的股骨頸通常合併著骨質疏鬆時,只要一個不湊巧的輕微扭轉跌倒,如在溼滑的浴室、站不穩的樓梯及下床時,便可能造成骨折。治療時機早期治療有利於儘快恢復骨折後血管受壓或痙攣。股骨頸骨折手術原則上不超過2周。骨折復位準確良好的復位是骨癒合重要的條件。牽引患肢,同時在大腿根部加反牽引,
發布於 2023-01-15 17:2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