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量損傷往往引起髖臼骨折,即使內固定手術能夠重建令人滿意的髖臼關節面,術後髖關節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率仍高達57%,此外,股骨頭缺血壞死的發生率也高達2~40%。因此,一旦發生上述情況,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全髖關節置換手術(THA)。
手術指徵
髖臼骨折後極少一期行THA。其指徵包括:1、患者骨折前髖關節即伴有較為嚴重的關節病,需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治療;2、髖臼骨折合併股骨頸骨折或股骨頭劈裂骨折;3、嚴重骨質疏鬆患者,內固定物無法提供牢固固定。
髖臼骨折晚期行THA的指徵是:1、發生創傷性骨關節炎;2、股骨頭壞死塌陷;3、嚴重的異位骨化。上述三大併發症將引起患者髖關節疼痛及關節活動障礙,最終接受THA。從髖臼骨折到行THA,Romness 等報道為7. 8 年,Weber 等報道為9 年左右。
術前準備
術前需常規檢測紅細胞沉降率和C反應蛋白。髖臼骨折採用後側擴大入路、肥胖症、長期服用非甾體藥物或激素、糖尿病、免疫缺陷、放療等都是引發感染的高危因素。術前進行白細胞分類、血沉及C 反應蛋白測定及穿刺液培養以及術中活組織病理檢查對診斷感染均有幫助。若感染診斷明確,術中應進行關節腔沖洗、抗生素灌注和假體與界面間用抗生素骨水泥,同時應切除股骨頸及壞死骨塊,並放置負壓引流管。根據具體情況,行一期或二期關節置換。
除了常規的骨盆正位和患側髖關節正側位片外,在筆者醫院,還常規進行CT薄層掃描,已明確髖臼骨結構,包括骨缺損情況、異位骨位置等,此外,CT薄層掃描還有助於判斷內固定物位置,特別是螺釘位置,幫助預判螺釘是否會干預髖臼假體安裝。並據此選擇手術入路、內固定處理方式及髖臼缺損或異位骨處理方式。
手術技術
手術入路取決於以下幾點:①原髖臼骨折手術入路;②內固定及異位骨是否需要移除;③是否合併有坐骨神經損傷;④手術醫師對入路的熟悉程度等。筆者所在醫院對這類患者多采用後外側入路,取得了良好效果,至今無鬆動及坐骨神經損傷等併發症出現。如果既往採用後入路(如Kocher-Lagenbeck入路),在選擇THA後外側入路時,應注意既往的瘢痕粘連。沿轉子間線切斷外旋肌群,如果術前沒有坐骨神經損傷表現,通常不顯露坐骨神經,但應觸摸其完整性,並予以保護。後外側入路可以較大範圍顯露髖臼後方,除偶爾需要聯合前方入路輔助移除髖臼前方螺釘外,幾乎可以滿足THA的所有要求。如果既往骨折固定採用了前方入路,應注意在利用後外側入路行髖臼前緣鬆解時,粘連的瘢痕組織可能造成前方血管損傷,應格外小心,但不徹底的鬆解有可能造成假體安裝後的復位困難,這在伴有股骨頭脫位的患者中尤為常見。
髖臼假體以選擇生物型假體為主,罕用骨水泥假體。多數情況下選用普通的生物型髖臼假體即可。當出現如下情況時,我們會考慮使用高摩擦髖臼假體,如Zimmer公司的金屬骨小梁假體等。1、髖臼骨缺損;2、移位骨折塊硬化或壞死;3、正確擴銼髖臼後,髖臼內仍殘留部分瘢痕組織等,可能影響正常的骨長入。目前針對髖臼骨缺損的分類方法主要是AAOS分類、Paprosky分類和Gross分類。我們認為Gross分類更適用與髖臼骨折後的骨缺損描述。Gross分類法將髖臼骨缺損分為I型包容性骨缺損和II型非包容性骨缺損。包容性骨缺損髖臼環完整,手術中可選擇普通假體或翻修假體(髖臼緣固定),缺損區充填顆粒骨。非包容性骨缺損進一步分為IIA和IIB兩種亞型,IIA型為髖臼頂或部分髖臼柱缺損,但髖臼壁缺失面積不超過整個髖臼面積的50%。IIB型為一個或兩個柱缺損,髖臼壁缺失面積超過髖臼面積的50%。之所以以50%為界,在於髖臼假體的初始穩定性依靠髖臼環的夾持作用,當殘留的髖臼環超過50%時,能夠對髖臼假體提供有效的夾持,而無需輔助支撐。反之,當髖臼環無法對髖臼假體提供有效夾持時,則不得不實施輔助支撐,如使用大塊結構骨移植或金屬增強塊等,甚至使用加強環。
關節置換時是否需要取出內固定物尚存爭議。我們認為,如果內固定物(無論鋼板還是螺釘)不妨礙髖臼假體的正確安放,可以不予處理。這不僅可以降低手術難度,減少術中出血和創傷,也有助於髖臼假體初始穩定性的建立。此外,對於穿透內壁的螺釘,取出時更應謹慎,一面造成難以控制的出血。
對於髖臼骨折尤其是手術治療的患者,根據Brooker 分級,異位骨化發生率I~II級為14 %~33 %、III~IV級為4 %~26 %。改良的髂股入路、伴有股骨頭骨折、坐骨神經損傷以及“T”形骨折等是異位骨化的易發因素。對於異位骨的切除我們通常遵循以下原則:手術中妨礙視野;妨礙關節脫位或復位;復位後異位骨影響關節活動範圍,或由於碰撞引起關節不穩。如果出現以上情況,我們會清除異位骨,否則儘量不予清除,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損傷或出血。
處理骨不連時,對於髖臼形態能滿足髖臼杯的覆蓋, 可不予以復位,去除髖臼軟骨、咬除斷端硬化骨或纖維組織,植骨後安裝髖臼假體,可選擇多孔翻修假體,藉助螺釘對骨不連的骨折端進行有效固定,無需髖臼外鋼板固定。但對於部分骨不連病例,需採用重建鋼板牢固固定,才能獲得對髖臼杯的滿意覆蓋。
術後注意事項 術後抗凝劑使用5 周;術後第一天患者即開始進行不負重功能鍛鍊;患肢負重時間應根據假體類型、移植骨種類、大小及穩定性來決定。對於骨缺損明顯的患者,完全負重時間通常延遲至術後12 周。
常見併發症
異位骨化
異位骨化是髖臼骨折全髖人工關節置換術後的常見併發症。文獻報道的發生率很不一致,未行預防用藥的骨水泥型全髖置換的發生率為12%~63%,非骨水泥假體發生率更高為26%~80%,HA塗層假體的發生率67.2%,國內報道的發生率較低,6%~33%不等。病變始發於術後3~6周,表現為髖周軟組織內雲霧狀陰影,2個月後進入成熟期,可見骨小梁結構,可持續1~2年,男性發病率約為女性3倍,病灶常沿臀中肌分佈。Brooker將異位骨化分成五級:0級無異位骨化影;I級軟組織內有骨島形成;II級在骨盆及股骨近端各有骨化塊形成,二者間距離超過25px;III級在骨盆及股骨近端各有骨化塊形成,二者間距離小於25px;IV級有明顯骨橋形成,髖關節強直。骨折後THA異位骨化發生率較高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手術時間長、軟組織創傷重、軟組織內殘留骨屑、止血不徹底致術後血腫等有關。多數患者的異位骨化無臨床意義,僅有5%~10%患者為III、IV級,如果影響到關節活動或有明顯疼痛,可行手術切除。一般認為超過1年、待異位骨化灶成熟後手術。但手術切除對疼痛、關節功能改善作用不確定。對高危患者可採用消炎痛、二磷酸鹽進行預防,消炎痛25mg口服,每日3次,連續2~6周。此外術後立即在5~10天中給予低劑量的放射治療,總量1000~2000rad,也有助於預防異位骨化。
感染
有報道顯示髖臼骨折內固定後進行THA的感染髮生率明顯高於普通THA。Bucholtz等報道的感染率高達20%。Tile等認為這與內固定術後存在低度骨髓炎有關,建議對所有髖臼骨折內固定後需要接受THA的患者進行髖關節穿刺培養,排除潛在的低毒性感染。治療髖關節置換感染的目的在於根除感染、消除疼痛、恢復功能。基本治療原則是徹底清創結合抗生素治療。徹底清創是所有干預手術的基本前提。清創時最好採用原切口,可能的話一併切除竇道。術中徹底清除血腫、瘢痕組織、壞死的骨及軟組織以及假體和殘留的內固定物。如果存在以下情況,可考慮保留假體僅更換內襯,1、感染髮生時間3周以內;2、假體穩定;3、軟組織條件好,無大量瘢痕組織;4、致病菌明確且對抗生素敏感。如果滿足上述條件,則即便保留假體,手術的成功率仍能達到82%~100%,反之,成功率僅為14%~68%。另外,如果患者的其他關節也接受了假體置換或接受過心臟瓣膜置換,為了避免感染播散累及,不建議保留假體。當不保留原關節假體時,可在徹底清創後立即再植新假體即一期翻修術,也可在假體取出後間隔一定時間再植新假體即二期翻修術。選擇一期還是二期主要考慮以下因素:1、細菌對抗生素是否敏感;2、骨與軟組織條件如何,是否存在明顯的組織缺損;3、患者是否具有“高危”感染因素如糖尿病等;4、能否耐受多次手術。I期翻修術治療具有療程短、痛苦少等優點,但其感染清除率低,再感染率高,故其不如II期翻修術治療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