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討全髖關節置換術(THA)後,翻修術中髖臼骨缺損重建的方法及療效。
方法 對81例(84髖)在THA翻修術中處理的髖臼骨缺損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AAOS分型法,Ⅰ型7髖,Ⅱ型56髖,Ⅲ型17髖,Ⅳ型4髖。分別採用大直徑非骨水泥假體臼、非骨水泥假體臼+松質顆粒植骨、骨水泥假體臼+Cage+松質顆粒植骨和骨水泥假體臼+定製型假體+松質顆粒植骨等方法,對不同類型骨缺損的患者進行修復。術後定期隨訪,採用Harris方法評估髖關節功能,根據X線片判斷假體是否有鬆動,移植骨是否癒合。
結果 對本組患者進行術後隨訪,平均隨訪45個月(13~118個月)。術後Harris評分平均86.2分,較術前平均改善40.6分。2髖因脫位需進行再翻修,其餘效果良好,X線片無假體鬆動下沉,可見移植骨-宿主骨交界處有連續性小梁骨通過。
結論 在THA翻修術中,大部分髖臼骨缺損可使用較大型號非骨水泥假體或加松質顆粒植骨進行修復;對於影響假體穩定性的較大缺損,使用骨水泥假體臼+Cage+松質顆粒植骨的方法可獲得良好效果;定製型假體在處理嚴重髖臼骨缺損中有獨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