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29 03:42

  股骨髖臼撞擊症(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FAI)是近年來認識的因股骨頭、頸或髖臼較細微結構異常引起的一類疾病。現已表明,所謂原發性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其中有相當比例是因FAI引起的。股骨頸部骨性突出或髖臼邊緣異常,在髖關節旋轉活動時(特別是屈髖與內旋的終末)引起反覆的微創,最終導致髖臼盂唇和關節軟骨損傷而引起退行性關節炎。
  FAI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凸輪型(cam impingement),主要原因為股骨頭不圓,頭頸部突起偏心距增加(offset),當髖關節屈曲內旋活動時,突起的股骨頭頸部反覆撞擊髖臼盂唇,引起盂唇損傷。一類為鉗夾型(pincer impingement),主要原因為髖臼結構異常,如髂前下棘位置異常、肥大,髖臼邊緣局部異常突出,髖臼反傾或過深,使股骨頭前上部覆蓋增加,當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時,髖臼盂唇反覆撞擊而損傷。臨床上約80%的FAI為混合型。

  FAI的臨床症狀為髖部疼痛,疼痛部位以大腿根部、臀部或腹股溝為最多發部位,少數也可表現為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疼痛有時伴關節卡住感,在改變體位(如臥位改變股骨頭位置,或從低椅久坐後突然站立等)時出現關節絞鎖感和死腿症(dead leg)。臨床檢查可發現腹股溝部壓痛,髖關節強力內旋時疼痛,有時可出現彈響。最重要的體徵為撞擊試驗陽性(McCarthy徵),即內收內旋患髖由伸直至屈曲時有彈響或劇痛,此疼痛類似平時疼痛出現時的感覺。
  髖臼盂唇最常損傷的部位為髖臼的前上緣,即相當於12o ~3o之間,後側損傷的機會不多,此多發生在髖臼發育不良繼發骨關節炎患者。
  引起股骨近端結構輕度異常的原因為股骨頭頸先天性發育的不完美(最常見)、股骨頭骨骺滑脫(SCFE),股骨頸骨折後復位不良,嚴重髖外翻等。髖部結構正常,但在一些運動項目的運動員反覆屈曲內旋內收位動作(如跨欄、足球等)也會引起髖臼盂唇損傷。
  需與FAI鑑別的疾病有:髖關節外的彈響髖及大轉子滑囊炎、髂腰肌滑囊炎。關節內病變如關節內遊離體,關節軟骨病變等。
  FAI的診斷除臨床病史及體檢外,常規X線片(雙髖正位加蛙式位)上可顯示股骨頭頸部突起(槍柄樣畸形),股骨頭、頸交界處纖維囊性變,髖臼過度覆蓋,髖臼後傾(retroversior)(交叉徵及後壁徵)等,三維CT重建股骨頭頸結構對測定股骨頭頸α角更精確(正常α角為40o,FAI可增至60o~70o)。
  普通MRI對髖臼盂唇損傷陽性率僅在30~40%,且要應用高分辨率、高磁通量(3.0T)的機器才能顯示,而且假陽性時有發生,目前診斷髖臼盂唇損傷的金標準為MRA,即將1:200的gadolinium,DTPA12~15ml注入髖關節腔,然後作放射位、軸斜位、冠狀位掃描,T1抑脂像可較清楚顯示盂唇的狀況及髖臼與股骨頭的軟骨情況。其準確率可達91~96%。偶有假陰性者,用髖關節鏡檢查可補充MRA的不足。
  對有症狀和體徵,X線片及CT掃描陽性改變,MRA可疑或顯示不清者,髖關節鏡檢查有較高的陽性發現。
  對有症狀的FAI,非手術治療無效。手術治療可針對病因分別進行。
  對單純股骨頭、頸隆起者,可在關節鏡下或切開將隆起磨平,股骨頭、頸成型。
  對單純髖臼盂唇損傷者,可用關節鏡或切開作撕裂盂唇切除。近年來發展到將撕裂的盂唇清創後重新固定。
  對合並髖臼嚴重反傾者,對年青尚未發生關節炎或輕、中度(TonnisⅠ、Ⅱ期)者,可考慮作髖臼周圍截骨,以改變髖臼朝向。但對髖臼加深或突入者,則截骨術無幫助,可考慮將髖臼前上緣骨質切除1~1.5cm,然後將盂唇重新固定在髖臼緣。

   

髖關節鏡手術治療股骨髖臼撞擊示意圖

髖關節外科脫位術治療股骨髖臼撞擊徵

  前景展望
  Espinosa等〔22〕對接受髖臼唇修整術的52位FAI患者(60例髖)進行回顧性分析。按手術方式分為2組,第1組手術方式為將撕裂的髖臼唇切除,第2組手術方式為將撕裂的髖臼唇縫合至修整重建後的髖臼緣上。在術後1年和2年的隨訪發現,第2組患者關節功能的恢復及生活質量明顯好於第1組,且影像學上關節炎發生率也明顯小於第1組;因此學者認為,儘量保留髖臼唇的手術在臨床取得的療效和影像學表現上均顯示出優越性。      Murphy等〔23〕對接受股骨截骨術的23位FAI患者(23例髖)進行回顧性研究,其結果顯示:23例患者都未出現股骨頭壞死;其中15例患者在未進行二次手術的前提下療效顯著;1例患者因復發髖臼唇撕裂再次進行了髖關節鏡手術;其餘7例患者最終進行了全髖翻修術。在7例進行了全髖翻修術的患者中,有4例在接受股骨截骨術後一段時間(64年到95年)療效是明顯的,後期病情才發生進展;只有3例在接受截骨術後早期療效即不顯著。但是必須說明的是:這3例患者手術前已經存在除FAI以外的其它髖關節疾病,其中1例是骨性關節炎,其他2例是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因此,他們認為,在認真篩選FAI患者的基礎上行股骨截骨術是安全的並且療效是顯著的。      髖關節鏡探查治療術對FAI的早期效果非常顯著,且具有患者術後恢復迅速的優點。一項對158位接受髖關節鏡手術治療的患者的回顧性研究顯示:大部分患者的髖關節疼痛症狀在3個月減輕50%,5個月減輕75%,1年減輕95%〔13〕。這個結果和髖關節切開手術療效相當。     目前臨床上可見大量的年輕髖關節疼痛患者,如何對他們進行正確的診斷,除了詳細詢問病史及詳細查體外,還要進行X線、3D CT和MRI檢查。

前景展望

 

    

Espinosa

等〔

22

〕對接受髖臼唇修整術的

52

FAI

患者

(60

例髖

)

進行回顧性分析。按手

術方式分為

2

組,

1

組手術方式為將撕裂的髖臼唇切除,

2

組手術方式為將撕裂的髖臼

唇縫合至修整重建後的髖臼緣上。

在術後

1

年和

2

年的隨訪發現,

2

組患者關節功能的恢

復及生活質量明顯好於第

1

組,

且影像學上關節炎發生率也明顯小於第

1

組;

因此學者認為,

儘量保留髖臼唇的手術在臨床取得的療效和影像學表現上均顯示出優越性。

 

    

Murphy

等〔

23

〕對接受股骨截骨術的

23

FAI

患者

(23

例髖

)

進行回顧性研究,其結果

顯示:

23

例患者都未出現股骨頭壞死;

其中

15

例患者在未進行二次手術的前提下療效顯著;

1

例患者因復發髖臼唇撕裂再次進行了髖關節鏡手術;

其餘

7

例患者最終進行了全髖翻修術。

7

例進行了全髖翻修術的患者中,

4

例在接受股骨截骨術後一段時間

(6

4

年到

9

5

)

療效是明顯的,

後期病情才發生進展;

只有

3

例在接受截骨術後早期療效即不顯著。

但是必

股骨髖臼撞擊症相關文章
髖關節疼痛多見於老年人,主要原因是髖關節數十年的過重關節軸向負荷導致關節軟骨退行性改變所致。但是在臨床上確有部分中青年患者,尤其是經常運動,也會表現為髖關節的長期疼痛,這種情況用上述發病機制就很難做出解釋。由賓夕法尼亞大學影像系的Kaye博士提供的一則經典案例,或許可以給我們一種新的啟示。患者,35歲男性,伴有髖關節疼痛數年。行髖關節磁共振檢查結果如下。影像學表現:分別為斜軸位T1加權和冠狀位質
發布於 2022-09-24 22:29
0評論
由於長期從事髖關節診斷和治療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通過門診時和患者的交流,感覺到很多患者先前的診斷都不清楚。由於目前從事此方面微創治療工作的醫務人員較少,今年通過關節鏡診斷和治療了不少此方面患者,獲得了較好的結果,在診斷和治療上有一些心得。如果有此方面痛苦而沒有得到確診的患者,可以進行諮詢,我將盡我最大努力進行診斷和治療。髖關節撞擊綜合症(FAI)是近十幾年發現的問題,過去認為歐美人多見,現在發
發布於 2022-12-21 17:20
0評論
男性,22歲。雙側髖臼發育不良。長時間行走後,右側髖部出現疼痛。接受髖臼周圍截骨手術後,髖臼對股骨頭的覆蓋接近正常。雙側髖臼發育不良手術前,右側髖關節為半脫位,CE角為負12度,左側為0度髖臼周圍截骨手術後,右側髖臼對股骨頭的覆蓋滿意,CE角為正22度,接近正常。截骨手術後6個月,截骨處已經癒合,患者恢復功能,髖部疼痛消失。
發布於 2023-03-01 07:01
0評論
患者女性20歲因行走時髖部痠痛1年就診,X線見左側髖臼對股骨頭覆蓋不佳,髖關節半脫位。診斷為左側髖臼發育不良,行髖臼周圍截骨術矯形。通過術前術後的X線(圖示)比較,可見髖臼周圍截骨術對此類髖臼發育不良患者具有很好的矯形效果。術前x線片顯示髖關節半脫位,右側股骨頭有一半露在外面,沒有被髖臼覆蓋。髖臼周圍截骨後,股骨頭復位,髖臼對股骨頭覆蓋滿意。
發布於 2023-03-01 07:41
0評論
股骨頭向盆腔內突入,超過髂坐線並引起疼痛或功能障礙者為髖臼內陷症。原發性髖臼內陷症少見,臨床上多為其他疾病導致的繼發性內陷,如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感染、創傷和代謝遺傳性疾病等。由於存在髖臼內壁缺損,骨強度低及髖關節中心內移,髖臼內陷症的處理始終是關節外科醫師面臨的難題。近年來全髖關節置換術已逐漸成為治療成人髖臼內陷症的主要方法,但在療效和處理方法上仍有爭議。我科近年來採用全髖關節置換術治
發布於 2023-02-14 04:02
0評論
目的探討髖臼鈦板加顆粒植骨治療髖臼嚴重骨缺損的臨床效果。方法應用該技術治療27例患者,髖臼骨缺損分型(AAOS分類)Ⅰ型6例;ⅡC型4例;Ⅲ型17例,術前髖關節Harris評分平均37分,術後根據臨床及X線進行評估。結果所有患者均採用該方法重建髖臼,術後假體脫位1例,原因是重建鈦板前傾過多與大粗隆發生撞擊,經鑿去部分粗隆骨質消除撞擊因素後治癒。其餘病例無併發症,平均隨訪3年,Harris評分平均
發布於 2023-01-15 15:31
0評論
背景資料陳曉東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骨科主任,中華醫學會上海市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骨科質量控制中心成員,上海市醫療事故鑑定中心成員。擅長人工髖關節與膝關節置換手術,人工關節翻修手術,尤其擅長治療青少年以及成人髖臼發育不良的矯治。髖臼發育不良又稱髖關節半脫位,是指髖臼未能得到良好發育而形成的一種髖部畸形。一般來說,患者大多在20歲至40歲左右產生症狀。如果沒
發布於 2023-03-01 07:46
0評論
    春季到了,青少年戶外運動增加,因髖關節疼痛就診的青壯年患者在門診中很常見。在我國,這些患者中最常見的病因為股骨頭缺血壞死,髖關節發育不良,髖關節炎性疾病如強直性脊柱炎,等等。但是其中有部分患者的髖關節疼痛症狀隱襲,病程緩慢,髖關節畸形不重,因而難於明確診斷為某種疾病。青少年髖部疼痛需謹防髖關節撞擊綜合症。髖關節撞擊綜合徵,又稱為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femoroacetabular imp
發布於 2023-03-21 00:46
0評論
拿著X光片來就診的家長經常會有這樣的問題:“有的醫生說,我們家寶寶的‘髖臼指數’超過了25°,屬於偏大,這有問題嗎?需要治療嗎?”我們知道,髖臼指數的變化,反映的是髖臼結構的骨化情況,也是髖臼成熟程度的一個表現,是與年齡密切相關的。人體組織結構內部存在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組織結構趨於成熟的變化,對於骨關節系統,主要表現為X光片所能看到的骨化情況。髖臼的骨化情況反映在骨盆X線平片
發布於 2023-03-03 03:21
0評論
如何做好髖臼周圍截骨術?手術的程序化和精細化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是引起成人繼發性髖關節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髖臼周圍截骨術能夠有效改善髖臼覆蓋、增加負重關節面,內移髖關節的旋轉中心,從而減小髖關節負重面軟骨應力,達到預防和推遲骨關節炎發生的目的。應用髖臼周圍截骨術治療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以來,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該術式得到廣泛認可與應用。重視伯爾尼髖臼周圍截骨術的程序化、精細化操作和圍手術期處理,
發布於 2022-12-02 03:3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