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上有種說法叫“冷積”,過去雖然不多見,但近年來發病率卻越來越高。原因很簡單,隨著冰箱的普及,很多孩子一年四季都可吃到冷飲。
由於小兒的脾胃功能比較虛弱,飲食不知自節,寒溫不會自調,最易被飲食所傷,食涼則生冷,吃熱則生溫,因此很容易遭受寒涼之邪,積結腸胃,從而影響到胃腸的蠕動,時間長了就會形成便秘。
小兒患冷秘後,除了表現為大便幹,如算珠狀、羊屎狀外,大多患兒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或色青,畏寒怕冷,手足發涼。這類小兒這時候單純用瀉下的藥物大多效果不好甚至無效。有些醫生給孩子開出大黃、芒硝等瀉下的藥物,甚至還會加重病情。原因是大黃這一類的藥雖清熱、瀉下作用較好,但多為苦寒之品,而冷 積便秘以後,胃腸道里的陽氣比較弱,再用瀉下的藥物,只能加重病情。
如今,小兒患病熱證較多,不少家長常給孩子吃“瀉火”藥。有的定期給孩子吃王氏保赤丸,有的天天給孩子吃雙黃連、蒲地藍、板藍根之類的藥,美其名曰“不生火”,豈不知這些也是造成小兒脾胃損傷、冷秘發生的原因,因此家長對寶寶切勿過度治療和盲目用藥。